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古代党争到现代政党的演化,来自现代民主运动的转化。由生死搏斗转为法律框架内的权力争夺,被认为是政治上的文明进步。一、问题的提出:方法论上的变革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利益团体。团体谋取自己的团体利益,自古就存在。古代社会,我们称政治的党争;现代社会,我们才称为政党。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是否存在一个贯通古今的"政党"概念?要解决这些难题,我们需要从方法论上着手,有必要将研究方法从政治学转移到社会学,重新界定政党的概念。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政党的核心议题是政治权力者与政治异议者,围绕民主政治,或是代议制或是委任制,进行政治的宣传,政治的选举或推选,以及政治资金的筹措。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党派就是一种政治团体,为了谋取政治利益,通过团体组织的团体行为,以公共组织的名义获取公共的资源与收益。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政党意识?需要什么样的政党意识?在人们的理解和运用时,并非那么一致,甚至对民主党派应不应该有政党意识产生怀疑,每遇政治风波,又有人会问还提不提加强政党意识?最近,中共中央统战部宋堃副部长谈到政党意识时说,不是经过这场政治风波后就不提加强政党意识了,关键要搞清楚是什么样的政党意识。可见搞清楚政党意识的准确涵义,对从事民主党派工作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澳门有众多的社会团体,其中,许多团体积极参与政治,并且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分析澳门社团,有助于正确认识澳门政治的现状,也有助于探索澳门回归后实现澳人治澳的途径与机制。澳门社会团体之概况目前,澳门共有社会团体400多个。根据成员身份,这些社团可分为土生葡人社团与华人社团。也可根据是否从事政治活动,分为政治社团与非政治社团。政治社团包括:政党组织(葡萄牙政党在澳门的下属机构)、公民社团。非政治社团主要根据行业、类群组织起来,故亦可称为界别社团。其“主业”从事经济、文化、福利、体育等非政治性活动…  相似文献   

4.
一民初,中国社会曾出现过有史以来未曾见过的政党政治蓬勃兴起的景象,一时成立的政党和类似政党的政治团体约有300多个。对于这种政党林立现象,一般史书都认为它是封建君主专制被推倒、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结果。的确,由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人民获得了言论、集会、结社的自由,因而民主空气十分活跃;而党禁的开放,则直接为政党政治的开展提供了可能。然而,这一现象的出现还与作为执致党的同盟会政治思想领导软弱、组织涣散有关。民初建立的不少较有影响的政党几乎都是从同  相似文献   

5.
政党的法律地位随着现代政党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斗争的多样化,政党的法律地位问题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尽管各国宪法和法律关于政党的法律地位及其活动的规定相差甚远,但国家通过法律对政党活动由原来的不闻不问或基本上不闻不间发展到作出某种规定,已成为当今世界立宪活动的共同趋势。政党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团体,其合法存在的标志一般表现在能够得到政府的承认(这种承认主要是指事实上的承认),即允许其公开进行活动而木被取缔。随着立法的发展,一些国家开始通过法律来确认政党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凡属取得了上述地位的政党,都…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政党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国情决定的和历史的选择,在政党现代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关键问题不在于变换政党体制,而在于政治各要素之间的政治交流是否通畅,政治流通互动是否良好,使民众的政治诉求得到充分表达,拓展政治流通现代路径要把发展党内民主,推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重视民众通过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新兴媒体等政治沟通渠道实现参政议政,满足民众参政意愿。  相似文献   

7.
政党概念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概念是整个政治理论的基石,但与此同时,也因其多变和自相矛盾而声名狼藉。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政治争论就是关于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政治术语的争论。而政党这一概念也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政党的产生是基于群体的利益还是国家的利益?如果是前者,那么政党政府的出现会不会导致特殊利益挑战普遍利益?第二,政党的目的是执掌政权还是影响权力?第三,政党的组织性是否一个普遍的判断?政党的组织性会带来哪些负面问题?本文尝试对以上三个层面的问题做出解答。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我们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的研究任务。在调查研究和撰写《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过程当中,我们碰到了诸多疑难和有争议的问题,现在不揣浅陋,择其主要者写在下面,与各位读者共同研究、讨论。 一、关于中国民主党派是否是政党的问题 有人认为中国的民主党派够不上科学意义上的政党,只是一般性的政治团体。他们的理论根据有二:一是出自于人们对西方国家政党的传统观点;二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理  相似文献   

9.
政党立法与政党制度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党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政党政治的充分发展,政党活动和政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以至于有人说,没有政党就没有现代政治。政治与法制也是密不可分的,现代政治的另一个特点是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逐渐法律化和规范化。因此,研究政党立法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各国政党立法情况究竟怎样呢?本文拟从这一问题的分析中找出关于政党立法的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政党是指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执掌或参与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政党概念是政治学教材中的重点,也是许多学生理解的难点。在历年的政治高考卷中屡屡出现考查这一知识点的试题,现在的文综测试中也不少见。而一些同学由于对政党概念存在种种认识误区,在理解教材相关内容和解答政党有关习题时显得有些困难。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弄清相关问题。一、政党的第一层含义:它是一种政治组织误区一:政党是政治组织,政治组织也就一定是政党。解析:政党与政治组织之间的确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政党的党员…  相似文献   

11.
新型政党制度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是多党合作,运行的基本方式是政治协商。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同属于并共同构成这一完整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作为党派合作的政治机关,作为各党派团体及各界别代表人士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作为专门协商机构,是新型政党制度运行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王树华 《政策》2006,(11):37-38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其主要职能和工作原则、方式,同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紧密相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民政协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实行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作用,促进我省政党关系的和谐。政党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前提。促进政党关系和谐,要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人民政协是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中共湖北省…  相似文献   

13.
(接上期)8.关于政党和政党制度教育部关于调整《政治常识》教学内容的方案删去政党和政党制度的概念,旨在减少理论难度,改变学生死记硬背概念的状况,但并不等于在教材中不必出现这两个概念,因为它是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关于这部分的教学可以突出如下几个要点和重点。一是由政党执掌国家政权是民主政治的产物。教材用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提法似应改为执掌或掌握政权的提法更贴切,因西方国家一般不提领导政权,领导政权是我们对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政权体系中重要作用的提法。由政党执掌政权是民主政治的产物,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  相似文献   

14.
天冉  辽野 《台声》2000,(8):7-8
今年 ,台湾地区产生了新的领导人。由于众所周知的台湾新领导人的政治背景 ,特别是他在一系列讲话中 ,在是否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 ,使两岸关系面临新的复杂因素。台湾向何处去 ?海峡两岸能否保持和平与稳定 ,已成为海内外中国人十分关注的问题。2000年6月20日 ,全国台联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来访的台湾政党联谊会访问团举行“反‘台独’ ,促统一座谈会” ,就共同反对“台独” ,发展两岸关系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交换见解 ,增进共识。台湾政党联谊会访问团由岛内部分政党、团体的近30位负责人组…  相似文献   

15.
政党是近代政治的产物.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以后,政党政治便逐渐成为近代政治体系的主流.在当今世界,政党的存在几乎是各国普遍的政治现象,以政党为主角的现代政治已经成为世界上普遍的政治形式.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的一些政党为了争取更多的选民,谋求上台执政,在所谓"淡化意识形态"和"淡化左右之争"思想的影响下,纷纷调整自己的思路,朝着"全民化"的方向转变,有的政党甚至直接更名为"全民党".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发表后,在国际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些人认为,我们党正在由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变成"全民党",还有的人甚至认为我们过去批苏联赫鲁晓夫提出的"全民党"批错了,中国共产党就是应该改为"全民党".那么,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全民党呢?中国共产党究竟能不能改成全民党呢?本文试对此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6.
叶海波 《岭南学刊》2008,1(1):41-45
西方关于政党法律性质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先后形成政党机关说、政党团体说和政党媒介说三种理论。政党机关说注重于政党的公共属性;政党团体说则偏重于政党的自由属性;政党媒介说认为政党活动于社会公共领域,具有公共性和自由性,是社会和国家间信息交换的媒介。三种理论均深受国家社会二元论的影响,部分或全面地揭示了政党所具有的公共性和自由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是西方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政党产生发展过程中,尽管以英国与美国为主,伴随着整个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暗含了许多政党伦理理念,诸如政党合作、政党民主、政治斗争、政治忠诚等;但也有两个特别值得注意的案例,一个是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政治伦理价值,一个是苏共执政模式失败的伦理教训。同时,政党伦理的发展与政党的产生发展几乎是同步的,政党的出现是对旧道德反思和反抗的结果,政党的组成都充满着浓郁的政治伦理色彩。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哪种更加符合政治伦理,则需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8.
陈祺 《新东方》2016,(4):74-77
新加坡的政治结构曾一度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威权政治的体现。在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愈加多元的新加坡,如何在威权政治与民主政治的区间内选择一个均衡的位置,是对其政府与政党的一个考验。在李光耀逝世一年后的今天,人民行动党仍是新加坡唯一执政党,在国内的政党竞争中仍占据着绝对性的优势,但与此同时,其余23个政党也在不断发展,年轻一代的新加坡人开始思考推行全面两党制的优点。新加坡的政治格局还会笼罩在李氏威权下多久?这样的格局是否还会带领新加坡不断开拓更好地发展方向?相信这不仅是值得新加坡政府深思熟虑的问题,更是许多借鉴着新加坡模式的国家正在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政党制度化是现代政党的显著特征,也是政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就是不断推进政党制度化的过程。制度化一般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建构以及制度运行机制等方面。就此而言,全面从严治党在制度化方面的努力主要包括: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制定和完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以及制度实施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体系和制度能力的建构。其中,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建构是政党制度化的基本内核;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政党制度化的价值指引;党内政治生活是政党制度化运行的关键场域;而党内监督是确保制度有效执行的基本保障。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体现了政党制度化发展的内在遵循,推进了党的建设的科学化、理性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在学习、研究、传播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和表述,阐明它的研究对象时也各有各的思路。如有的认为党的学说研究对象是工人阶级政党产生、发展和党的自身建设的客观规律,是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和运用政权的客观规律,是研究工人阶级政党的活动同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活动相互关系的客观规律。那么,党的学说规律,党的建设规律,党的领导规律,是一个规律还是三个规律?是一个基本规律还是相互制约的三个特殊规律?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我认为确有探讨和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