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征订启事     
舒瑜 《现代领导》2006,(3):30-30
“面子”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是个人要求他人对自己表示尊重或顺从而得到的相应评价,也是个体为了迎合某一社会圈认同的形象,经过印象整饰后而表现在他人心目中认同性的心理与行为的序列地位。领导干部作为一个社会人,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使他们获得和失去面了有着与普通群众不同的特点。当权力成为刻意追求面子的手段时,就会在挣面子中失去面子;当权力成为造福于民的手段时,就会在打破少数人的利益均衡中获得更为宽泛意义的面子。现实中,领导干部很容易由于“挣面子”和“给面子”而导致自身行为的偏差,因此,必须对他们的面子资源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和规范,方可能获得社会和个人期待的最大有效度。  相似文献   

2.
丁安卿 《政策》2002,(11):56-56
所谓面子,是指一个人的尊严和名声。科学的面子观所昭示的生存智慧,是数千年文明史中耀眼的一页。讲气节、讲自尊、讲人格的许多史篇,至今仍然在激励着中华儿女昂扬进取,奋发争先,使我们在努力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更加重视自身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3.
董晶晶 《群众》2007,(11):47-48
“面子”者,“情面”也,人皆有之。所谓领导者的“面子效应”,在这里主要指这样一种现象,即循正常途径无法办成的事,只要领导出面,对方往往会看领导的“面子”,从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事情轻松地得到解决。社会学家告诉我们:“面子”是个人在某一特定情境中的自我感觉和社会认同,而个人在社会环境下被认同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个人在社会关系网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人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社会性是主要的根本的,人是社会的人,个人离不开社会。 2.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但由于种种原因也会发生矛盾。因此,个人必须正确对待三者利益的关系,应学习和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二、教材分析“导语”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生和人生观中的根本问题。因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贯穿于人生和人生观的所有问题中,所以讲人生观首先要讲这个根本问题。根本问题弄清楚了,其他问题也就好解决了。二是要正确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必须先懂得“人是社会的人”这个道理,所以先要  相似文献   

5.
劳斌同志:修身使人高尚,使人能成为对人民有益、对社会有用之八,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就我耳闻目睹的情况来说,往往又使人产生别种想法。传统的修身现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其中,“为人谋而不忠乎”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两条列在前面。所强调的意思是:与人共事要讲“忠”,即忠诚、忠实;与人相处要讲“信”,即信用、信誉。这些意思,就是用现在的眼光去看,仍不失为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原则。可是,眼下一部分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得很复杂。你讲“忠”和“信”,他搞“假”和“骗”,有时弄得吃亏还不知道是怎么吃的。有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是伦理学中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高一学生缺乏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知识和社会生活实践等,使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为突破这个难点,讲清人的本质,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一、开讲——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以旧导新要讲清“人的本质是什么”,先须弄清“什么是人的本质”。沪编实验本对人的本质的概念未作交代,缺了一个层次,使新课题的提出显得比较突然。如何较自然地由旧课导入新课?这是教学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面对难题,我曾设想先给学生介绍“本质”、“人的本质”的概念,然后再导入新课。这样讲起来也许较顺口,但学生对概念中提及的“内  相似文献   

7.
范玉刚 《人民论坛》2012,(21):58-59
正向的面子文化因其契合社会主流价值,颇能弘扬时代精神;反向的面子文化因充斥"杂音"和"噪音",而消解、混淆和颠覆主流价值观,使人的思想愈加迷茫中国人向来讲面子,形成了很多关于面子的言论和观念,而且面子文化还与时俱进。一定程度上,面子文化的变迁折射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中国人在历史上就是好面子中国人好面子,关于面子的典故,历史上不乏一些经典描述。如《孟子》记载的"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中,那个"齐人"就是为人所熟知的好面子的典型。  相似文献   

8.
漫谈“说情风”邵青山,甄其云在执法实践中,不论查处一般案件,还是查处大案要案,总有不少人暗地活动,不仅家属和亲朋出头露面,社会“关系网”里的人也不甘寂寞。有的同情,有的惋惜,也有的袒护。有些人则把这种在关键时候是否能“拉人一把”视为是否“讲感情”、“...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必然的,还是不可理解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还是修正主义的?林彪、“四人帮”诽“富”颂“穷”,鼓吹“富则修”、“富则资”,使人们提“富”则惧、提“富”则避,时至今日,这种荒诞无稽的理论仍在阵阵袭扰着人们的思想。“能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吗?”“这符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吗?”“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吗?”这一个个“?”,在一些同志的头脑里缠绕。对此,我们必须予以明确的回答。所谓“先富”,是与后富相比较而言  相似文献   

10.
赵加积 《前进》2004,(5):26-27
浙江提出“建设信用浙江”后,又有山西提出“建设信用山西”等等。信用问题已列入许多省市建设的一件大事。什么是信用呢?所谓信用,是指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信用构成了人之间、单位之间、商品交易之间的关系或活动基继础。信用有许多特点:一是像影子一样时时刻刻、隐隐约约地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并在双方之间发挥作用。二是默默地影响着人、单位和商家的形象,信誉好则形象好,反之则形象差。三是信用有不同的属性,从经济学角度讲它属于无形资产,从社会伦理学角度讲它属于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11.
对于人际交往中礼貌系统和策略的研究业已成为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西方学者Browm&Levinson(1978,1987)有关Negative Face(通常翻译为消极面子)和Positvie Face(通常翻译为积极面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中的脸和面子二者之间的区别、量化关系、个人脸值与社交脸值、个人面子与社交面子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对中国人所说的脸/面子与Brown&Levinson所研究的Face内涵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二者的差异和通行译文的不正确处,提供汉语中“Positive Face”和“Negative Face”两词的参考译法。  相似文献   

12.
闲言碎语     
俗话说:“人有脸,树有皮”,意在强调面子的重要性。面子在汉文化中历史悠久,无处不在,政治和生活层面都有面子的影子。早在汉代刘、项之争,项羽大败,而为了面子项羽死也不肯回江东。无独有偶,三国时期东吴小霸王孙策,是一位美男子。有一次他出去打猎,被许贡的门人所刺,伤及面部,后医生给他敷了膏药,并嘱其不要生气,不要照镜子,伤口愈合就没事了。但偏偏孙策是个爱美的人,过几天他实在按捺不住,非让手下人拿镜子照一下,结果一照出大事了,因面部贴一些膏药吓坏了孙策自己,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实在太难看了,于是大喊一声:“面且如此,尚能建功立业呼。”这一喊不要紧,把伤口都给崩裂了,流血不止,没几天就死了。可见面子能抬举人,也能害死人。  相似文献   

13.
桑士达 《今日浙江》2006,(14):62-62
荣辱,属于道德范畴,凡人皆有荣辱意识。做人德为先,先贤哲人皆倡导“志于道、据于德”,孔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孟子则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东汉的王充讲“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北宋的司马光则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王安石亦道“所荣者善行,所耻者恶名。”历史昭告人们,一个具有高尚人品、完美人格的人,才是“大写”的人;有大德的人,才能立大志、干大事、创大业、建大功。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社会集团和社会的人都有自己的荣辱观。荣辱问题非同小可,它关乎人的思想品德、民族素质乃至国家形象。不…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社会中,"面子"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在乡村秩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乡村治理中,我们应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面子观",将个人面子的争取与公共秩序的构建相结合,充分发挥面子在乡村中的"通货"作用,使乡村社会井然有序,并充满人情味。  相似文献   

15.
一位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针对个别同志是非面前模棱两可、放弃原则的现象,严肃地指出:“党委内部该讲原则就要讲原则,不能用‘圆则’代替原则。”所谓讲原则,就是一切按规矩办事,是则是,非是非,泾渭分明,毫不含糊。而讲“圆则”恰恰相反,“曲率半径处处相等,磨擦系数点点为零”,圆通世故,是非不分。其实,推崇“圆则”的人,也并非没有原则,不讲原则便是他们奉行的原则。如有的遇着  相似文献   

16.
说“面子”     
关于“面子”,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是,体面或表面的虚荣。国人是非常看重面子的,所谓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可见人的脸面与生命同等重要,如果一个人丢失了脸面,宁可去死。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自诞生那一天起,正是由于有了面子意识,才推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明程度不断提高。或说,面子是法律规范的基础,是道德规范的底线,它维系的是正常的人际关系。一个人如果不要面子,那他就会置法律、道德于不顾,不择手段,伤天害理,无所不及,就会成为衣冠禽兽。  相似文献   

17.
赵永华同志这篇从专业角度谈“和谐”的文章给人以重要启示:一是事在人为。树与环境能否和谐关键在人,树由人种人管,只有人树立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观念,才能把树管好;二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社会要和谐需从时时、事事、处处着手,每个人若从自己的身边做起,把自己主管的业务做好,和谐社会就能加快实现;三是做事要讲科学。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植树不讲科学要吃苦头,干其他任何事,不讲科学也难以成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毛泽东,他们在讲矛盾规律时,都是既讲对立面的对立,又讲对立面的统一的,所以矛盾规律又称对立统一规律。提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前提就是承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两对矛盾,所以才产生改造的问题和在改造中要注意和谐发展的问题,因为这种改造,并不是为了破坏和毁灭自然或社会,而是为了把自然和社会改造得更加符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三个和谐发展,不但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而且符合实践的需要。翻开邓小平改革开放年代的著作,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除“改革”、“开放”两个…  相似文献   

19.
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与思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孔子的一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学得多少,学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是否多思。因为只有多思,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并经过分析、归纳、推理,掌握事物的概念和本质,形成多种能力。可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多思的主动性是十分重要的。在政治课教学中,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多思的主动性呢?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讲”就是“思”,好象只要多讲,学生就能多思;也有人认为“练”就是“思”,仿佛机械的重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在一次招聘厅(局)级领导干部时,出了这样一道面试题:“你认为一山能容二虎吗?”这道题看似简单,其实颇具匠心。表面上看是自然界中动物间相处的问题,实际上是测评考生与同事合作和人际关系交往中的相容艺术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两只“虎”在一个单位工作,是完全可以相容的。首先,这里讲的“虎”是人不是猛兽,人是万物之灵,必定能深明大义,互相谦让;再者,这里讲的“虎”不是一般的人,而是能力突出,成绩斐然,备受重用的能人,他们往往是受党教育培养多年,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综合修养都堪称一流的强者,也必然懂得同事间能在一起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