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李东 《国际资料信息》2006,(7):39-39,43
今年3月,美国<外交事务>杂志载文称,美正用高精度的新式隐形技术进一步使其核武库现代化,而俄罗斯核武库却在不断萎缩,美国将有能力一次性摧毁俄所有战略核力量,使其不再对美构成威慑.一石激起千层浪,俄罗斯军界、政界人士纷纷予以回击,称这只不过是美国有些人关于核实力的浪漫主义梦想.美俄双方相互叫板使俄罗斯的核力量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面临严重挑战和危机,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对核不扩散机制采取利己主义做法:一方面,该机制的相关条约在拥有世界上最大核武库的美国未能得到全面签署和履行;另一方面,美国又不断利用核不扩散机制牵制其他国家,维护美在世界各地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3.
运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对俄罗斯核政策与核战略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冷战高峰时期前苏联核政策与核战略是一个非常适宜于用现实主义分析的框架;冷战末期原苏联和冷战结束初期俄罗斯核政策与核战略是一个相当适宜于用自由制度主义分析的框架;而当前俄罗斯核政策与核战略则是一个基本适宜于用建构主义分析的框架.当前,俄罗斯在核力量建设目标上谋求与美国保持低水平的核均势.在核武器使用政策方面,俄罗斯从"不首先使用"转到"首先使用",再到"先发制人",并将核威慑作为施加压力和维持国际战略平衡的工具.俄核武库现在依然过于庞大,但在当前情况下有助于保持全球战略平衡.俄过于依赖核武器来维护其大国地位与自尊,将可能与美国陷入安全困境.俄防扩散政策有助于阻止核武器扩散和落入恐怖组织手中,但俄罗斯有时对商业利益超过对防扩散的考虑.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后其庞大的核武库也一分为四,在核武器系统、核材料、核科学家及核技术等三个层次都出现了失控的核扩散危机。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从各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援助,使前苏联庞大的"核遗产"得到了妥善的处理。因苏联解体而一度出现的核国家增多的问题得以解决,核扩散危机也基本得到消除。这不仅有效地捍卫了国际核不扩散体制,而且在实践上也是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补充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安全也是重大的贡献。当朝鲜和伊朗核问题屡成危机而长期困扰国际社会时,我们重温这段历史,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 2006年3月,美国两位学者利伯和普雷斯在影响较大的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发表题为<美国核老大的崛起>的长文,大言不惭地声称美国现在有能力先发制人地对俄国和中国实施第一次核打击,摧毁俄中所有的远程核打击力量,并可保证其本土不遭核报复.①此事在俄国朝野激起轩然大波,一片哗然.实际上,俄罗斯拥有庞大和先进的核武库及航天力量.譬如,全球卫星地面定位系统在现今航天力量各系统中当属与军事联系最密切的系统.这方面美国有GPS,俄国则有"格洛纳斯"(ГЛОНАС),而欧洲的"伽利略"还在研制筹建之中.又如,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俄国合作研制建设的国际空间载人轨道站在资金上以美国为主,但技术上则以俄国为主.美国航天飞机再次失事后,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对俄的技术依赖更重.俄国国土又最为广袤.因此,实际上美国是无力一次性地摧毁俄罗斯所有的甚至主要的远程核打击力量的,俄罗斯完全有能力在美国发动第一次核打击后进行致命的核反击,把美国(以及伙同美国对俄攻击和参与美国拦截俄反击核导弹的盟国)毁灭(当然自己最后也毁灭).  相似文献   

6.
透视“9&#183;11”事件后美国对东南亚的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不仅摧毁了美国的两栋大楼,而且也深深地震撼了美国公众脆弱的心理,但是对美国政治精英层来说,却是为美国"正义"地深深触及世界战略要地、谋求其国家最大化利益缔造了极好的借口.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战略重点就一分为二--欧洲与亚洲并重,而"9·11"事件后,美国更加重视亚洲的战略意义.美国在亚洲地区的战略目标是防止亚洲安全形势的恶化,其核心是必须防止一个地区性或洲一级霸权国家的产生,其一是为了防止美国在世界重要地区被剥夺经济、政治和军事参与权;其二是防止资源过于集中某国,因为在美国看来,过于集中就会出现一个挑战美国霸权的国家.中国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在亚洲逐渐显示其实力,在美国看来,这会对其国家利益构成潜在的威胁,会像前苏联那样挑战美国的独尊地位.  相似文献   

7.
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是在美苏两极体制崩溃后的新历史条件下,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维护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按照美国的蓝图建立一个新的世界体系. 苏联的解体带来全球性的冲击,使美的全球战略面临严重挑战:前苏联地区形势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美欧联盟的基础进一步动摇;美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面临调整;美国国内问题的影响和牵制.  相似文献   

8.
在东北亚地区,只有朝鲜不是《核不扩散条约》成员国,其他国家在核不扩散条约框架内享有不同的地位。专家把核武器的扩散分为纵向扩散(即核武库的逐渐增加)和横向扩散(即核大国数量的增加)。目前,东北亚地区核武器纵向扩散的威胁可能来自外部干预势力,如美国。此外,还有中国和朝鲜,它们已经是事实上的有核国家。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的好坏,与美国关系最大.目前对美国经济减速的判断,主要分歧在V型还是U型.对V型的判断,我始终有几个疑惑:一是美国经济减速至今已一年多了,为什么仍没有探底的迹象?从今年二季度GDP增长0.7%的数据看,减速是逐步走向谷底,可谷底有多深无人知晓.二是如果是V型,那么迅速拉动美国经济复苏的动力和增长点是什么?三是未来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危险是通胀还是紧缩压力?如果日本经济在两年内没有走出停滞的迹象,欧洲和东亚经济在减速,未来全球通货紧缩的压力在增大,美国经济是很难独自积累能量迅速走出谷底的.因此,这次美国经济减速是U型的,不仅进一步减速乃至衰退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持续的时间会比预期的要长,主要是结构性因素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印关系的发展状况不仅是由中印两国自身的内在需要决定的 ,而且美国因素的存在也会对中印关系的性质、范围、亲疏程度和未来走向产生巨大影响。美国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促使中印两国更强调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多极化 ,另一方面 ,美国拉一方压另一方的政策也会离间中印两国关系。目前 ,美国的对印、对华政策仍然在调整之中 ,受其影响 ,中印关系的未来走势也呈现几种可能。  相似文献   

11.
美国对华政策大辩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美国国内进行的对华政策大辩论,对以往几十年间美国奉行的以接触为主的政策及效果进行反思与评估,辩论的参与者可大致分为强硬派、顺应派和维持现行政策派,各派代表人物都有自己不同的出发点和政策主张.这场大辩论反映出中美关系新态势的大背景下美国国内在对华政策上的多元思考,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辩论虽必然会对美国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产生影响,但不致引发根本性交化.  相似文献   

12.
欧亚大陆过去和现在都是世界地缘政治的中心.而冷战以来,特别是"9·11"以来,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形势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其中有三点比较明显:一是中俄印接近,二是美国欧亚大陆政策变化,三是非传统安全因素对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的影响. 欧亚大陆有四大力量中心,包括欧洲、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其中,欧洲这几年通过欧盟的扩大,已经把大多数欧洲国家吸收了进来,但其发展势头似乎开始下降,进入了内部消化时期,这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期.而中俄印则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发展.俄罗斯不仅经济发展很快,几年中GDP成倍增长,而且军事力量恢复很快,不断显示其实力,政治外交底气也很足,敢于抗衡西方和美国;印度虽然仍很落后,但这几年的发展速度也较快;中国则继续保持10%的年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13.
1999年3月以来,美籍华人科学家李文和被诬为“中国间谍”,由此引发的“中国间谍案”在美新闻媒体和政界被炒得沸沸扬扬。它成了笼罩在中美关系上的又一大阴影,严重影响着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 毫无根据的指控 1995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得到所谓密报,称“中国已经获得了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一些核机密,其中包括美国核武库中W-88核弹头的设计资料”。1996年,美国联邦调查局人员进驻该实验室,开始搜寻那个“泄密者”,并从一开始就盯上了室内美籍华人科学家李文和,后又将其确定为“嫌疑犯”。立案的主要依据是:1988年美国开始生产W-  相似文献   

14.
在2016年这个大选年当中,美国政治、社会风起云涌.特朗普、桑德斯等非传统候选人异军突起;民粹主义、反精英、反智情绪大行其道;长期被认为是“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的全球化受到质疑;族裔矛盾与警民冲突叠加引发多起枪支暴力事件.当前的美国呈现出一种“高能”状态. 一、美国面临“真问题”.对于此次大选折射出的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学术界及舆论媒体已有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描述.粗略说来,美国社会面临着贫富差距拉大、中产阶级缩水、白人中下阶层“被剥夺感”强烈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一些美国选民认为国家的政治层面无所作为,因而产生了强烈的“愤怒”感.对美国面临的问题,看几个数字即可有一个更直观、具体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9·11"事件后,美国战略精英在对华战略上取得了共识,这一共识是对华战略中的自由主义思路、现实主义思路和新保守主义思路的"三合一"。布什第二任期将延续这一对华战略,其中更多地体现现实主义思路和自由主义的思路,而具有"反华亲台"特点的新保守主义的影响将会受到一定的抑制。"9·11"事件后美国对华战略共识的达成冷战后,由于前苏联解体,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不复存在,美国对华战略就像美国的大战略一样失去了"定位仪"。美国两个政党之间、主流精英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45年美国首次成功进行原子弹爆炸试验以来,人类即进入一个崭新的核时代。几十年来美苏出于争霸的需要,竞相发展核武器,争夺核优势,核武库越来越膨胀,核武器质量越来越升级,破坏力越来越高,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和人类生存。伴随着核武器而来的裁军谈判虽一直未断,但谈判并未能制止核武器发展,相反,核竞赛仍以难以逆转的趋势继续升级。如何制止军备竞赛,如何使美苏真正拿出诚意进行认真谈判以达成大规模削减核武器的裁军协议,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世界和平与安宁,也关系到我国四化建设能否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7.
(二 ) 干涉与主权问题美国是否会减少对拉美地区的军事干预也是国外学者争论的一个问题。一些学者认为 ,美国的军事干预将减少 ,理由有 3点 :第一 ,“两极冲突的结束使美国很难为它干预外围国家的事务找到借口” ;第二 ,军事干预产生的负面影响非常大 ;第三 ,解决移民、反毒、武器控制、边界冲突、环境、民主化等问题 ,“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直接干预不能起到根本的作用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 ,冷战后“美国的干预不可能消失” ,甚至会采取更激烈的方式。这派学者的论据有 3个 :一是美国不再担心苏联的报复 ,行动更加自由 ;二是冷…  相似文献   

18.
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于1993年发表其最新著作:《失去控制:21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该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1995年7月翻译出版,共16万字。作者还是“美欧日三边委员会”美方领导人,该机构主席为美财团首脑戴维·洛克菲勒。作者出生于波兰,对前苏联、东欧以及与欧洲有关的战略问题有深入的研究。作为国际政治问题的知名学者,布热津斯基观察问题的现实主义态度使他对国际形势  相似文献   

19.
中美太空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建交以来,双方在诸多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太空领域直接合作的成果却有限.美国不愿与中国进行太空合作出于多种考虑:担心敏感技术转移会促进中国导弹技术和反卫星武器的发展;自私自利的国际太空合作标准;与中国的合作有损其"人权卫士"声誉.但是,中国在太空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并积极开展太空外交,谋求太空多极化,促使美国考虑与中国建立太空合作关系的可能性.一些美国人提出了中美太空合作的三种方式:在太空商业领域合作,换取中国对事关美国安全利益的支持;在诸如太空碎片缓解等较低层次的太空活动领域合作;共同参加国际多边太空合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小布什政府对全球战略的调整,美国重新强调了对非洲战略中以尼日利亚和南非为双边外交的重点,维护美国在非洲的影响和利益.美国华盛顿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的非洲研究项目对"克林顿时期对非洲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今年4月发表的研究报告"美国在非洲的重要双边关系:尼日利亚和南非",是该项研究的一部分.报告中有关美国对南非政策的论述和政策建议反映出美国政府的南非情结:一方面,作为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链结,南非在美国的战略利益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可或缺也无可替代;另一方面,目前美国对南非的政策力度不够,不利于美国进一步影响和利用南非发挥其作用.作者们认为,小布什政府在寻求巩固美国在非洲的影响的过程中,将会期待南非发挥更大的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