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中经济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展望韩国LG(乐喜金星)集团中国本部董事长千辰焕一、贸易(一)韩中贸易的现状。据中国海关统计,1994年韩中贸易额为117.2亿美元,韩国已是中国的第六贸易对象国,中国是韩国的第三位贸易伙伴。两国间贸易规模正以年平均增长30...  相似文献   

2.
2005年初,韩国国防部长尹光雄于3月29日至4月2日访问中国,随后即宣布将加深韩中军事关系,韩国防部提出了具体的加强对华军事交流与合作的实施计划。韩国此举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战略意图是要确保韩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形成对美制约机制;并继续推进“六方会谈”。对此,我国应创造条件予以支持和推动;并密切与韩国的军事关系,阻止美国以韩国为平台干预台湾事务;两国的军事合作将给我国在黄海经济活动带来新的难题,应积极研拟对策。  相似文献   

3.
韩国全北大学代表团于2008年12月14日访问中国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会)并进行学术座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会)副院长刘亚政研究员主持了座谈会,他对韩国全北大学代表团的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院(会)的相关情况,韩国全北大学法学院院长白锺仁教授和东北亚法研究所所长金元基教授也分别介绍了全北大学和东北亚法研究所的自然、历史和科研情况。  相似文献   

4.
2014年7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一、习近平主席访问韩国,中韩两国政治经济关系进一步拉近。3-4日,习近平主席出访韩国并会见朴瑾惠总统。双方同意加快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争取在年底前完成;积极建构人民币与韩元直接交易体系,促进双边贸易,使两国贸易额在2015年达到3000亿美元;加强民间交流,深化“战略伙伴合作关系”;中韩将合作研究二战期间日本强征“慰安妇”问题,并于2015年共同庆祝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和朝鲜半岛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光复”70周年。目前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和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五大外资来源国。  相似文献   

5.
2007年11月,韩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了《韩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构架下服务贸易协议》,这是继《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之后东盟签署的第二份服务贸易协议。本文拟论述韩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特点,并分析韩国与东盟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特点和前景。  相似文献   

6.
韩国企业对华投资的现状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韩两国是近邻,随着两国政治关系的改善,特别是1992年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以后,经过双方十多年的共同努力,中韩关系得以全面发展,尤其经贸往来的发展更为迅猛。目前,韩国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经贸伙伴之一。按中国的国别统计,韩国是中国的第4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第4大投资国。  相似文献   

7.
韩国对俄贸易分为三个发展阶段:高速发展期、下滑期和恢复期。韩国对俄出口产品结构与中国类似,直接投资较少。韩国实施了《对俄全方位通商战略》其主要内容是:侧重俄中小城市建立贸易关系,加大机械设备、药品和建材出口,加强信息搜集,制定中低价产品出口战略,推广在俄本土加工生产、销售,扩大对俄营销网络。这些做法对我国开展对俄经贸合作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8.
韩国对中国投资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中两国建交14年来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和变化。初期,韩国对中国投资侧重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出口加工项目。进入成熟发展期后,韩国有必要在投资项目规模、投资战略,投资区域、投资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今后中韩的经济交流会有相当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韩国尹锡悦政府2022年5月10日正式成立,但推进对华政策的环境和条件并不乐观。尹锡悦政府对华政策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包括以美中战略竞争为代表的国际秩序的变化、韩美同盟基调、朝核和朝鲜因素、韩国和中国的国家认同变化以及韩中国内舆论等。其有利因素是,2022年是韩中建交30周年,韩中两国都十分重视经济合作,两国社会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等持续多年。从新总统尹锡悦的发言和外交安保组的构成等方面来看,新政府基本上会推进以韩美同盟为基础的对华外交,这与各种内外政策环境相结合,可能会考验韩中关系。尹锡悦政府初期韩中合作可能并不顺利,但以迎来建交30周年为契机,两国政府应以相互信任和合作为基础解决矛盾,面向未来发展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10.
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琴 《东南亚》2007,(2):28-33
2005年12月13日,在第九次韩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韩国总统卢武铉与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泰国-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关于落实韩国与东盟全面合作伙伴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06年7月,文莱、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盟5国与韩国实施减税措施(泰国暂时未加入货物贸易协议),而其他东盟4国将于较晚时期执行。《韩国-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标志着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它表明韩国与东盟的关系进入了新阶段,也使东亚区域一体化呈现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韩国经济技术合作在短短的几年里,已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经济技术合作的过程中,山东省作为中国最早对韩国开放,以及韩国对华投资的重点地区,以其合作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充分显示出双方以经济技术优势互补与平等互利为基础的发展潜力和合作前景。本文根据中国山东省与韩国经济技术优势互补基础的分析,讨论了双方经济技术的优势互补及产业选择,并提出推动双方经济技术合作与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韩中交流现状和我们时期望〔韩〕李东福1992年8月24日,国和中国建交以来,两国之间保持了令人瞩目的交流和合作,并建立和发展了作为国际化时代同伴者的友好关系。这种关系,是以韩国总统金泳三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为核心的两国领导人之间频繁的高层会谈和互访、...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已严重影响中国和韩国经济的发展。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GDP)年均增长10.2%,200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中国经济仅增长9%.是6年来增长水平最低的。预计2009年经济增长将降至8%左右,对外贸易将是负增长。金融危机也严重地冲击了韩国经济。2007年韩国GDP总额达9,697.9亿美元,人均GDPI.98万美元。但2008年韩国经济只增长2.5%,为新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很多西方媒体甚至称韩国将成为“亚洲的冰岛”。2008年11月4日发表的美林报告中.将韩国列为全球风险最高的十个国家和地区之一.其名次仅低于澳大利亚和瑞士之后,排在第三位。韩国发展研究院最近发表的预测认为,2009年韩国经济将减少2-3%.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2月19日,五年一度的韩国总统大选揭晓,新国家党总统候选人朴槿惠(Park Geun-hye)以51.6%的得票率击败最大的在野党统合民主党(简称民主党)候选人文在寅(得票率48.2%),当选韩国第18届总统。朴槿惠是前总统朴正熙之女,其当选标志着韩国首位“二代”总统和东亚近代以来上首位女性首脑的诞生,同时也意味着中右势力将在未来五年里继续掌握韩国政权,延续韩国稳健保守的内外政策。  相似文献   

15.
1992年,无论对韩国经济发展,还是对中韩关系都具有特殊意义。韩国经济在这一年继续滑坡,GNP只增长3%。制造业库存剧增,企业倒闭创纪录,设备投资锐减,股市价格暴跌。但物价较平稳,工资增长适度,国际收支赤字减少到50亿美元。经济滑坡的深层原因固然是韩国经济自身的结构性弱点和国际经济环境恶化所致,但政策上的失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1993年,韩国经济形势将是“忧中有喜”,上半年缓慢走出谷底,下半年将有所增长,可望达到6%左右的增长率。韩国经济今后的重要出路之一,就在于扩大韩中、韩越经贸关系,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韩经贸关系将要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6.
中新双边贸易在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约10%。1998年的总贸易额达149亿新元。中国目前是新加坡第6大贸易伙伴,新加坡则是中国第7大贸易伙伴。新加坡是中国第4大工业资来源,排在香港、台湾(台区)和美国之后。新加坡在中国的累计实际投资额达210亿新元。吸引最多新加坡投资的5大中国省市依次是江苏、福建、上海、广东和山东。中新贸易现状  相似文献   

17.
韩国-东盟经贸关系及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昕 《亚非纵横》2005,(2):55-58
2002年东盟正式启动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并确定到2020年建成;同时加强与外部的联系,与中国、日本、印度等建立自由贸易区。目前,韩国与东盟准备建立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8.
正5月2—5日,应"韩国21世纪韩中交流协会"邀请,戚振宏院长率团赴韩,为参加"第二期韩中知名人士教育培训课程"的学员讲授"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来自韩国政界、学界、商界和媒体等的百余位知名人士与会,反响热烈。期间,代表团还走访了韩国外交部、国立外交院、"一带一路"研究院,就朝鲜半岛南北首脑会谈等问题与韩方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19.
中韩贸易及其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韩贸易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双边贸易之一。现在,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韩国对进口中国产品需求增加对推进两国贸易平衡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存在着促进双方贸易的有利条件与优势,中韩贸易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印度的经贸关系——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印经贸关系的现状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印两国政治外交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双边经贸合作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双边商品贸易持续增长,商品贸易结构有一定变化据中国海关的统计资料,中印双边贸易额从1991年的2.648亿美元扩大为1998年的19.22亿美元,增长了6倍多,现在印度已成为中国在南亚的最大贸易伙伴,在中国外贸伙伴中名列第20位(见表1)。表1 中国与印度的商品贸易(1991~1998年)     (亿美元)     时间中国对印出口中国从印度进口贸易平衡贸易总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