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中国法制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重视法治建设的皇帝。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一上台,就命长孙无忌、房玄龄主持修订和完善唐高祖李渊时期制定的《武德律》,历时十年,于贞观十一年(637年)完成了《贞观律》(12卷,500条)。《贞观律》的颁行,对“贞观盛世”治国安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贞观二卿者指唐太宗贞观元年大理寺(注一) 少卿戴胄和贞观十一年大理寺正卿刘德威。唐太宗李世民是开创唐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最大的独裁者。尽管历史上还称赞唐太宗是英明圣睿的一代明君,但他也是一个经常以言代法,屡次有法不依的皇帝。有一次魏征请他修定一下武德律,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封建君主。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轻徭薄赋,吏治比较清明,开创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唐太宗从隋朝奢侈腐化而亡国的事实中吸取教训,在治贪理政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颇为后人赞誉。禁奢重俭历代帝王由于所处的特殊地位,多有追求华美衣食,到处巡幸游猎,以显荣耀的通病。唐太宗在前半身则注意预防这种“病”。他把“禁奢重俭”作为安邦定国的重要措施。贞观7年2月,唐太宗外出巡视到达蒲州,刺史赵元楷为了取媚皇帝,驱使城中百姓穿着单衣,冒着春寒夹道欢迎唐太宗的车驾,还预先把州府和城…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法制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重视法治建设的皇帝.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一上台,就命长孙无忌、房玄龄主持修订和完善唐高祖李渊时期制定的《武德律》,历时十年,于贞观十一年(637年)完成了《贞观律》(12卷,500条).《贞观律》的颁行,对"贞观盛世"治国安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贞观年间,唐朝政治最为清明,唐太宗在历史上是受非议最少的一个君主。《贞观政要》集中体现了唐太宗集团的政治思想,有关廉政问题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该书研究唐太宗集团廉政思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一魏征,这位被唐太宗誉为“人镜”的杰出政治家,在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是有口皆碑的辅弼重臣。他在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完成“贞观之治”的大业中,其卓著政绩是足以与太宗交相辉映的。唐太宗自己就常常当着群臣夸耀他说;天下安宁“皆魏征之力也”。因此,贞观十七年,当魏征病逝时,太宗破例亲临凌烟阁纪念堂,对着魏征的遗像,悲痛地挽诗曰:“唯当掩泣云  相似文献   

7.
抑制豪强和权贵,惩治贪官污吏 唐太宗对于享受特权的阶层有着特别的警惕,他之所以取年号为“贞观”,就是要示天下以公  相似文献   

8.
亚瑟 《政府法制》2011,(21):24-24
唐人吴兢编撰的《贞观政要》一书中,记载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三次桃花运:第一次桃花运,发生在贞观元年(六二七)。幽州都督右领军、庐江王瑗因为谋反被诛杀后,其宠姬入宫,成为唐太宗的美人(嫔妃的一个级别)。大概是因为人长得漂亮,得以在太宗身边服侍。 第二次桃花运,发生在贞观二年。  相似文献   

9.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共23年,是中国历史上业绩杰出的君主。他统治时期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后人常用贞观之治来表达对唐太宗政绩的肯定和对贞观时期太平盛世的景仰和向往。据《旧唐书·志第三十·刑法(二)》记载:会  相似文献   

10.
戴胄何许人?是唐太宗手下的大理少卿(司法官)。《旧唐书》上记载了他敢于犯颜执法的一件事:唐太宗李世民为巩固政权,发展经济和文化,“朝廷盛开选举”,资历是应选的必要条件。个别应选士人为金榜题名,营私舞弊,“诈伪资荫”。唐太宗  相似文献   

11.
何兵 《政府法制》2010,(13):36-36
贞观元年,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官员贵精不贵多。滥竽充数的官员,如同画地作饼,徒劳无益。请你们认真想想这个道理,编定官员的职数,裁汰官员。房玄龄立即行动起来,将文武官员的编制定为640人(按此前为2000多人,裁掉了三分之二)。《新唐书·百官志》上说:“太宗省内、外官定制为730员。”“省内”是指中央部委,“外官”是指地方要员。  相似文献   

12.
张渤宁 《政府法制》2011,(24):19-19
明人吴承恩的《西游记》被后世尊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其想象丰赡,文辞优美,可谓是一部光芒万丈的千古奇书。但该书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中有一句这样的对话,那是被斩首的泾河龙王,他手提一颗首级,高喊:“唐太宗!还我命来……”  相似文献   

13.
唐太宗是中国封建帝王中的佼佼者,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开平时代——贞观盛世.他的非凡才能和优秀品质对后世影响力之大、影响面之广,恐怕是他这个英明君主自己所始料未及的.他不仅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景慕,而且他的影响至今仍超越着国界.日本山本七平手撰写的《帝王学——〈贞观政要〉的领导艺术》,几乎成为九十年代日本政界和工商界高层人士人手一册的必读物.唐太宗的政治思想、军事才能、外交政策、行政领导艺术等诸多成就,对于面临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现实,仍然具有宝贵的可供继承和借鉴的价值.本文将仅就其行政领导艺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忠公为国,直言进谏逾二百;身居陋室,廉洁清风度一生。这是后人为赞扬唐代廉洁敢谏的名臣魏征而写的一副对联。魏征以“居安思危,节奢以俭”,直言进谏名垂青史。他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殚精竭虑,协助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他一生留下了许多治国安邦的名言。贞观中后期,唐太宗见国家的形势越来越好,对初期的困境日渐淡忘,励精图治的锐气也渐渐消减,奢侈之心却不断滋长,耗资巨大大建飞山宫。魏征上奏说:“隋炀帝恃其富强,穷奢极欲,使百姓穷困,以至身死人手,社稷为虚。天下难得而易失,若奢靡铺张,殃咎必至。”使唐太宗猛然醒悟。…  相似文献   

15.
唐代政权初建,赃罪盛行。贞观初年,濮州刺史庞相寿(唐太宗的老部下)因贪污而被“免官解任”,沧州刺史席辩因“坐赃”而被处死,当时的皇叔江夏王李道宗,虽“俸禄甚高,恩赐不少,足有余财,却贪婪不止”,也因“赃罪”而被削封邑、免官入狱。可见,当时官场不乏职务犯罪歪风,当时的统治者也注重反腐败———“治吏”。在“治吏兴唐”的历程中,包含了封建统治者对吏治的重视、对相应立法的完善以及在“人事”方面的策略、激励与监督的防范管理机制等。1.统治者对吏治的重视。《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在京流…  相似文献   

16.
唐太宗被称为“千古一帝”,实行“慎刑宽法”的清明政治。在位期间,朝廷每处决一名重囚犯,他都要求“三覆五奏”,并把死刑的终审权收归中央,以免出现冤假错案。他还一再告诫大臣们说:“死者不可复生,用法务在宽简。”从贞观六年(632年),他让近400名死囚犯回家过年的创举中,我们就可以领略到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犯人的关怀。对犯人尚且如此,那么对开国功臣和社稷重臣更应当珍惜呵护,但李世民却多次制造冤假错案,让一些有功之臣蒙受不白之冤,不少贤能之士遭受无妄之灾。  相似文献   

17.
贞观六年,唐太宗想要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唯独宰相魏征一人反对。唐太宗感觉失了面子,质问魏征:“为何众人皆支持朕举行封禅大典,独你魏征一人反对?”魏征则道:“陛下功业虽高,但恩泽尚未及全国;国家已太平,但物资还不丰富;外邦虽已臣服,但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祥瑞虽多次出现,但法网还不够紧密;年成虽说不错,但仓库还是空乏。所以,我认为不可举行封禅。”唐太宗沉默不语。  相似文献   

18.
陈岚 《检察风云》2010,(22):91-91
最近看电视连续剧《贞观之治》,肖翼呈献给唐太宗李世民的《兰亭集序》真迹是一卷单纸,这是对的,编导在这方面是用了心的。因为中国书画的装裱是宋代米芾发明的,他著有《装潢志》。中国书画自从开始有了裱背技术,才使中国纸张的保存能达到“纸寿十年”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刘继兴 《政府法制》2012,(21):44-45
被誉为“中国的大仲马”、“民国第一写手”的张恨水,是张学良最钦佩的作家。他数次登门拜访张恨水,力邀其出山做官,还亲自约张恨水为奉天《新民晚报》写长篇小说……这民国年间著名的一文一武“二张”,以文结缘,以心相诚,共同演绎了家周梦、乱世情。  相似文献   

20.
贞观君臣在隋末大乱造成的废墟上,拨乱反正,终使国富民安,天下归心,史称“贞观之治”。贞观君臣为政重视正上梁,作表率,以便天下行效。唐太宗登基不久,就指出:“君,源也;臣,流也。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也。”太宗在长期的政治生涯中发现,权位一高,就会有各种势力以各种形式腐蚀攻击,“或以勇力,或以辨口,或以谄谀,或以奸诈,辐凑攻之,各求以售”,因此,君主、大臣在拒抗腐蚀方面的表率作用十分重要。贞观六年,魏征告诉太宗选官用人的重要:“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太宗表示要选用“才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