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鹿特丹规则》以调整“海运+其他”运输方式的模式扩大了海运公约所调整的运输合同的适用范围,使其能够适用于包含海上运输的多式联运合同关系,但其毕竟不是国际多式联运公约,因而证明其适用于国际多式联运合同的合法性和可行性及其适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货物运输中,由于货物的始发地有时不在沿海港口,或者货物的终到站位于内陆,这样就不能仅依靠海上运输来传送货物,而必须同其他运输方式结合起来,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内河运输和空中运输等.这种将海上运输同其他运输结合起来的运输方式,我们称它为多式联运.关于调整多式联运的法律规范,国际上主要有1980年5月在日内瓦通过的《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1992年11月,在我国新通过的海商法中,第四章内也设专节对多式联运中的有关问题作了特别规定,以用来调整国际多式联运中各方的法律关系.目前,在国际货物联运实践中,托运人一般多选择采用船方签发的联运提单作为托运的文件,而不选  相似文献   

3.
海洋法公约生效的有关问题●江寄鸥五十年来,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把诸多国际法的基本原理付诸现实。——联合国秘书长加利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已一年多了。这一被大多数国家政府和国际法专家称为联合国在法律领域一项主要成就的公约,已为世界各国原...  相似文献   

4.
《鹿特丹规则》下多式联运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特丹规则》作为第一部调整多式联运的国际海运公约,影响范围广泛。从公约中多式联运的定义入手,阐述现有公约的不足,具体分析该公约中多式联运制度的不同之处,如多式联运的限定、承运人的责任期间,并结合学者观点,对《鹿特丹规则》试图解决条约冲突的制度展开论述,研究公约在实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新通过的《鹿特丹规则》,在内容上有很大变化,引入了不少新的概念,创设了一些新的制度,是一部调整海上货物运输及多式联运的世纪公约。我国应推动该公约尽早生效,并适时地加入公约,以促进我国航运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试析国际禁毒公约中的罪刑规范王凌毒品犯罪作为一种国际犯罪,主要是由以下国际禁毒公约规定的: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经修正的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1988年《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以下分别...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兼论我国批准《公约》的意义王浩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96年5月15日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国际社会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政治、法律和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8.
60年代以来,国际恐怖主义和国际贩毒活动日益猖獗,在有关国际组织的主持下,国际上先后制订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地防止和惩处旨在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损害国际关系的犯罪的国际条约。如1970年《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1971年《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1973年《关于防止和惩处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约》、1979年《反对劫持人质国际公约》和1998年《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等。到目前为止,我国参加的与禁止国际犯罪有关的国际条约有10多个,涉及的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国际统一适用──评马格努斯的《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法释义》一书徐国建1980年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业已成为当今社会私法国际统一的最成功的范例。截至1994年6月1日已有包括我国在内的37个国家批准了该公约。无可否...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现代海洋法和国际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现代海洋法和国际法的贡献王可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已于1994年11月16日生效。1996年5月15日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已批准该公约。这项举世瞩目的海洋法公约,全面系统地规定了现今关于海洋的国际法律制...  相似文献   

11.
《纽约公约》在中国的司法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年,联合国通过了《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在其后50年间,该公约对国际商事仲裁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86年12月2日决定加入《纽约公约》,并于次年1月22日向联合国递交批准书,该公约自1987年4月22日起正式对我国生效。在公约通过50周年,我国批准《公约》20余年之际,回顾《纽约公约》的生命历程及其所影响的整个国际商事仲裁体系,展望国际商事仲  相似文献   

12.
新规     
《法人》2004,(1):11-11
中国签署《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墨西哥当地时间2003年12月10日,正在墨西哥梅里达出席《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高级别政治签署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于2003年10月31日由联合国大会通过。《公约》是第一项全球性反腐败法律文书,确立了被转移他国的腐败资产返还的原则,为国际反腐败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述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概述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反腐败公约》或《公约》)。同年12月9日,联合国开始在墨西哥梅里达市召开为期3天的高级别政治会议,会上决定将每年的12月9日定为“联合国反腐败日”。该公约是联合国通过的第一项用于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对各国加强国内的反腐败行动、提高反腐败成效、促进国际反腐败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政府参与了谈判的全过程,并为公约的制定提出了很多积极的建议。12月10日中国代表在墨西哥举行的联合国高级别政治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签署…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洗钱犯罪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成为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大公害。针对洗钱行为日益猖獗的社会现实,1988年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公约》,该公约将有关  相似文献   

15.
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发表至今,已经五十周年了。这个宣言将联合国宪章中有关国际人权法的条款进一步充实,并给予权威性的解释。还有联合国1966年两项国际人权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简称A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简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贪官外逃带到境外的资金数额令人触目惊心,为此,我国加大了与国际社会合作的力度,2003年12月10日,在联合国高级别政治会议上,我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的签署必将为我国完善现有诉讼制度,堵住贪官外逃后路起到积极作用。 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签署,为我国反腐败斗争提  相似文献   

17.
陈雷 《中国法律》2006,(4):36-38,103-105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正式法律文件,于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并于2005年12月14日在全球生效。  相似文献   

18.
陈柏新 《犯罪研究》2008,12(2):62-65,70
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反腐败公约》),这是通过国际合作打击腐败的首部国际法律文件,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反腐败公约》第50条规定了特殊侦查手段。我国应当借鉴《反腐败公约》的规定,赋予检察机关特殊侦查手段,同时设立科学严格的程序进行制约。  相似文献   

19.
《纽约公约》(全称为《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Convention on the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Arbitral Awards,以下简称《公约》)于1958年在联合国主持下订立。我国于1987年1月22日申请加入《公约》,最高人民法院于1987年4月10日发出《关于执行我国加入的〈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通知》,《公约》自1987年4月22日起对我国生效。自《公约》生效以来,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促进国际商事纠纷的解决、便利仲裁裁决在世界范围内的强制执行等《公约》的宗旨与目的得到成功落实;《公约》的开放性、前瞻性赢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公约》52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公约》是一部成功的国际立法,是执行情况最好的国际公约之一。一、《公约》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了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消除对妇女的任何形式歧视公约》。今年联合国妇女十年世界会议召开时,我国代表团团长康克清在该公约上签了字。这是一项保护妇女权利的人权公约。人权问题可分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西方许多国际法学者认为,国际保护人权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关于人权问题的国际文件绝大多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或产生的,而主要又是联合国活动的结果。在列入联合国《人权国际文件汇编》的五十个公约、宣言中,有三十八个之多是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制定或通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法上存在某些人道主义性质的规范,如十九世纪末海牙公约中有关战时保护平民的条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