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酷日本     
《时事报告》2012,(1):69
"酷日本"是日本针对海外受众打造的国家形象和品牌战略。概念中既包括日本料理、茶道、歌舞伎等传统文化,也包括动漫、游戏等现代流行文化,还包括汽车、电器等产品形象。"酷日本"希望通过宣传日本软实力,提升上述各类品牌附加价值。上世纪90年代日本就提出  相似文献   

2.
酷日本     
《时事报告》2012,(1):69-69
"酷日本"是日本针对海外受众打造的国家形象和品牌战略。概念中既包括日本料理、茶道、歌舞伎等传统文化,也包括动漫、游戏等现代流行文化,还包括汽车、电器等产品形象。"酷日本"希望通过宣传日本软实力,提升上述各类品牌附加价值。  相似文献   

3.
日本动漫传播和中国的动漫亚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敏 《新东方》2007,(9):62-64
一、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和兴旺日本是世界文化产业第二大国,日本国民十分喜爱漫画,漫画文化非常发达。据日本三菱研究所的调查,日本有87%的人喜欢漫画、有84%的人拥有与漫画人物形象相关的物品。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口号:"让三岁到八十岁的人都有漫画看",由此可见漫画在日本受欢迎的程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的情报工作深受其情报文化影响。日本独特的地理位置、民族文化、民族性格共同促使了日本情报文化的形成。从日本的历史、民族文化和民族特点入手,探讨日本情报文化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并挖掘了影响日本情报文化的因素:神道教、《孙子兵法》思想、法西斯思想,从历史发展与文化传承的角度介绍了日本的情报文化。  相似文献   

5.
袁成亮 《理论月刊》2008,(8):164-167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之所以走上了军国主义罪恶之路,这与日本明治时期所形成的一套较为完整的带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的国家发展理论是密不可分的。这个理论包括"大日本主义"的国家观,"以邻为壑"的国家安全观、"强兵富国"的国家发展观、"天皇神国"的国家教育观等。彻底清除日本军国主义,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活,不但要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罪行,而且还要彻底批判日本明治维新后形成的以"大日本主义"为核心的国家发展理论。而日本也只有在彻底肃清战前日本国家发展理论流毒影响后,才能真正走上与邻国友好相处的永久和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上来看,妈祖信仰传入日本并在日本进一步传播受到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朝贡秩序的重要影响,其随着中日贸易的发展先由中国传播到西日本九州岛,然后再进一步传播到东日本地区。落海妈祖像漂至,倭寇掠夺妈祖像至日本供奉,华商、华僧与难民的带入以及日本信徒自发传播是妈祖信仰东传日本的主要途径。循此途径,平户、五岛地区和萨摩地区以及长崎地区成为日本妈祖信仰的重要传承地。妈祖信仰在日本传播的路径体现了中、日之间的政治、经济互动,还揭示了文化层面的融通,对于当今的区域联通理念及战略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薇 《人民论坛》2010,(12):56-57
日本当代的司法考试制度发端于明治维新以来的法制近代化过程。追溯日本司法考试制度的历史渊源,明确日本旧司法考试制度特点和弊端,探讨日本司法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因、理念和方法,从而提出改革后日本法律职业培养体系将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日本非常重视警察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先后颁布实施《国家公务员法》、《地方公务员法》、《警察法》、《警察法施行令》等法律法规,对日本警察管理相关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用法律、法规明确规范警察管理,使得日本警察人事管理、警察教育、编制、经费、装备有法可依,有力地推动了警察各项工作的开展。当前,我国公安机关正在不断推进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日本警察管理法制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非常值得我国公安机关学习和借鉴。一、日本警察管理法制化建设概况1947年10月21日,日本颁布作为日本公务员制度统一法规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雨虹桥 《小康》2006,(3):82-82
对日本,尤其当代日本,很多国人感觉很熟悉,其实知之甚少。这非常令人担忧。尽管国人习惯了读日本卡通书,看日本电影、电视和动画,用日本产品和技术,但基于民间深深的历史积怨,又满足于中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MadeinChina”产品遍布世界以及奥运会上大把的金牌,国人不肯、不  相似文献   

10.
她是一位杰出的旅日华人女企业家,她在国内学的是医学,却在日本创办了人才派遣公司;她在日本声名鹊起,被誉为日本最成功的华人女企业家、崛起于日本男权商业社会的中国女性;她旅居日本18年,随时可以加入日本国籍,却始终愿意只做一个中国人;她投资拍摄环保电影《鹤乡情》,她承办世界华商大会的第一届书画展,她把中国的绘画艺术、舞蹈艺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元素一项一项弘扬到日本,促进着中日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受到中国文化部、文联、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以及日本各界的高度评价……今春奥运圣火在日本传递时,她慷慨解囊提供赞助;在胡锦涛主席访日之际,她又作为200位华人华侨代表之一受到亲切接见,这更坚定了她文化报国的信念。她就是华人女企业家、日本太阳升集团总裁吕娟。  相似文献   

11.
李一鸣 《新东方》2016,(4):71-73
思考日本文化的来源,不能局限于以日本为中心,而应当放到东亚文化当中来考察。日本文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其他国家文化的力量,逐渐凝集起来,最终形成了日本文化。而在历史上,中国文化对于日本文化、制度、文学艺术等的生成与发展都曾产生过较为深远和持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谷 《理论月刊》2006,(5):158-160
道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研究道家思想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学界对此关注不够。本文主要通过对日本思想文化史上一些代表性的人物和文献如圣德太子、《古事记》、《怀风藻》等的分析,对日本古代文化中所包含的道家思想作了一个概述。  相似文献   

13.
均衡发展之路——日本国土规划的历程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本国土规划的历史演变日本十分重视国土规划工作,国土开发严格按照国土规划进行。日本通过国土规划统筹利用了土地和资源,调整了城乡差距,合理地进行了产业布局,实现了地区间的均衡发展。日本的国土规划  相似文献   

14.
创立于中国、成长在日本的禅宗,对于日本人民族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禅不等于禅宗,禅也不等于禅意。……从禅到禅宗,再到禅意,可以说是一种发展、一种文化态势和延伸。”[1]日本或许是世界上拥有庭园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且有从1300年前到今天的各式各样的庭园。以日本的特色庭园为切入点,结合禅宗在日本的传播路径,探讨禅意识对日本民族性格的双重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们把握日本民族的部分特性,并加深对日本民族今昔行为模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吕梦非 《协商论坛》2012,(10):50-51
二战后盟国安排美、英、中等国派兵占领日本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美、苏、中、英等11个同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由美国全权统一办理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同时苏、英、中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也应派军队对日本进行占领。  相似文献   

16.
日本老年人的就业率之高、工作意愿之强,引起了世界关注。追求生存性安全需求的满足,是日本老年人"退而不休"的首要原因;追求个人自我全面发展需求的满足,是日本老年人"退而不休"的第二大理由。而从日本社会文化性格特点来看,日本老年人青睐"退而不休",既是日本社会个人化、无缘化的现实所致,也是日本人以求道为人生动力的社会心理使然。  相似文献   

17.
杨洁  姜凌 《前沿》2011,(18):165-167
西方的大航海时代、思想启蒙的发展和明朝实行的海禁政策,为16世纪中叶日本第一次和西欧文化接触提供了契机。葡萄牙带来了枪支和制造枪支的技术,促成了日本形成步枪队,给日本的武士团和城池的建筑结构等带来了重大变革。随着西班牙和葡萄牙基督教传教士的到来,他们试图将西欧文化移植到日本,并以西方的修辞语言、几何、音乐和天文为主,伴随着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医学、政治学伦理学等传授到日本。虽然这种接触在17世纪初就由于日本转而实行锁国政策发生改变,但是作为日本与西欧文化的第一次接触,其过程和影响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8.
日语中没有“崛起”一词,但却有“世界第一”的说法。随便找一家日本企业去参观,主人在介绍时,都有可能提到他们公司的某个“世界第一”或“日本第一”。日本媒体常用“世界第一”来形容日本的某一事、某一物或某一人。用得那么多,日本人、在日本的外国人都听习惯了。在日本,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想  相似文献   

19.
李群  赵炎秋 《湖湘论坛》2010,23(4):64-70
中国国粹主义文化思潮与日本政教社派的"保存国粹"运动密切相关。"国粹派"主将章太炎的思想和主张同样受到日本国粹运动的影响和启发。章太炎青睐印度文化但看轻日本文化,加上日本政府勾结清政府打击中国革命和妄图独占中国、称霸亚洲的真实意图和险恶用心,促使章太炎在宣传保存国粹,以及如何进行保存时,选择印度而不是日本作为保存国粹的参照对象。章太炎国粹思想的萌发、转变到最终形成,与他对日本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特别是日本亚细亚主义的本质的认识过程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简要介绍日本签证制度的基础上,归纳其特点,并进一步预测日本签证制度的未来走向,窥见过渡时期的日本移民、难民政策的端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