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困境与出路: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土地流转是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是促进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制度创新。当前,我国农地流转面临诸多困境:农地产权关系不清晰,土地流转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二元户籍制度和农民工社保真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位等因素制约着农村土地的自由流转。而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切实保障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不断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和积极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和专业型农业种养大户,加强农地流转各项配套制度建设则是破解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困境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
农地流转是保障国家粮食充足、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然而,农地流转存在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土地市场中介组织不完善等众多障碍。因此,采取完善农地产权制度、规范农地流转行为等一系列措施将有效健全农地流转制度,推动农地合理、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由于对土地流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土地流转市场化运行机制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流转、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跟不上形势、流转行为不规范及土地流转进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必须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关系,建立土地流转监管机制,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范云芳 《中国发展》2012,12(2):55-59
该文阐述了西安市长安区和高陵县依据当地实际,采取形式多样的土地流转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也存在因观念问题、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市场机制不健全、法规不完善等产生的诸多制约因素。因此,该文提出应该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健全法律法规、发展社会服务业、创新流转机制等,加速土地科学合理流转,同时也要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保障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农地非农化建设、农民难以得到入股土地经营的股权和农地土壤质量遭到破坏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主要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规范农地流转、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强入股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以及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调查枣阳市农村土地流转状况,揭示了我国当前土地流转进程加快、非农资本开始介入、土地流转的范围不断拓宽等积极趋势;同时指出由于我国农村土地管理立法滞后,农地权属不清,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土地流转呈现农户之间自发转包为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总体偏小的特征;提出完善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培植核心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农业板块,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配套机制等促进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释放的制度效应,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使农地资源进一步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在此背景下,乡村既有的利益格局被搅动,农村剩余人口的生计受到冲击。本文尝试建构土地流转的人口分析范式,从家庭束缚和人力资本两个维度,将农村剩余人口划分为相对剩余人口和绝对剩余人口两种不同类型,阐释他们与土地结合而形成的生计模式,即“范围经济”和“老人农业”,在此基础上,分析资本下乡促成的土地规模流转如何重塑他们的生计。最后从社会政策的角度,提出如何完善社会保护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就业格局,以缓解因土地规模流转对农村剩余人口造成的生计压力。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流转是我国进一步释放农村生产力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本来应该基于农民自由、自愿基础上的土地流转却经常出现违背农民意愿的强制性流转行为,这给农村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必须建立有效机制来约束土地流转中的地方政府强制行为.  相似文献   

9.
农地流转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作为重要的推动者,政府应承担起保护稀缺土地资源、维护农民利益、做好农地流转服务工作的任务。实践中,政府存在缺位、越位等失范行为。鉴于此,应准确定位政府角色,转变服务理念和政府职能,积极引导规范农地流转、提供完善的服务,健全监督约束机制,以实现农地流转的规范化、法治化。  相似文献   

10.
公茂刚  赵菲 《长白学刊》2023,(5):110-121
“三权分置”改革为农地与金融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发展农地金融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拓宽农业融资渠道,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本文基于我国已有的土地银行、土地信托、土地抵押贷款证券化、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农地与金融融合发展模式比较分析认为:农地与金融融合的运行模式呈现多样性特点,且具备基本的风险补偿机制,初步建立起农地与金融融合发展制度体系。但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农地与金融融合发展依然存在法律制度不完善、农村土地价值评估机制不完善、政府多环节介入以及农地流转市场不健全的问题。故而顺应数字乡村及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提出“新型经营主体+金融机构+大数据技术”模式、“农户+农村合作金融”模式以及“农业大户+土地银行+龙头企业”模式三种农地与金融融合发展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土地流转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如东县积极探索,通过落实政策、宣传引导、示范带动、科学规划等举措,扎实推进了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步伐逐年加快,流转面积逐步增多,呈现出多元化经营实体、多样性经营方式、多方获益实现多赢的良好局面。但流转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流转行为不规范,风险防范与预警机制未健全,监督、管理、服务不到位等。为此建议:一、严格以中央和省市土地流转的政策文件规范  相似文献   

12.
杜威漩 《长白学刊》2011,(3):109-113
农本思想、"官本位"思想使得农民不愿流转自己的土地,"小富即安"甚至"安于现状"的风险厌恶心理使得农民不敢流转自己的土地,以"差序格局"为特征的农村人际关系网络导致农地流转失范.实现农地有效流转的非正式制度创新在于:塑造现代市场经济理念以替代农民的农本思想;塑造平等、法制理念以替代"官本位"思想;培育农民的企业家精神以...  相似文献   

13.
实行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合理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合理规划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中连片种植,向局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帮助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下面,笔者就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谈几点粗浅的体会和认识。一、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县  相似文献   

14.
杨海坤 《江苏政协》2008,(11):33-33
<正>[现状]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流转形式从比较单一向多样化转变,流转范围快速扩展;流转的主体多元化,流转的结果规模化。存在的矛盾为:土地流转的操作程序不够规范,中介组织、服务、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剖分农民思想上还存在一些片面认识。  相似文献   

15.
刘寒梅  刘任 《重庆行政》2013,14(4):37-39
地方政府作为土地管理的责任主体,在农田利用、保护和流转的过程中肩负着主要责任.严峻的现实是可耕地减少和毁坏的趋势仍在继续;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导致的土地流转纠纷日益增多;土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蚀等问题依然突出.建立相应的机制以规范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高农田的产出率,促进土地资源的市场化运作等将具有较为显著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长健  徐丽峰 《桂海论丛》2010,25(2):106-11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绝大部分农民游离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之外,严重影响着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承担了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功能,从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角度来看,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发展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推进土地流转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各级政府、村级组织和农户是农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着的三个主体,每一层次的主体都存在着对流转的制约方面。虽然农户是进行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最终微观决策主体,但其决策是在政府的制度供给与村级组织的实施机制的双重影响制约下做出的。所以,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土地使用权流转,从政策层面来说,更多地要依靠各级政府和村级组织。  相似文献   

18.
农民的诸多权益,都是间接或者直接以土地为载体,失去土地就失去了与土地相连的一系列权益。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即失地农民群体。他们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在农地流转中他们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是农村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黄秋菱 《当代广西》2008,(23):54-5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相似文献   

20.
鄢斌 《理论月刊》2006,(9):171-173
现有的农村土地承包制,虽然解决了公平问题,却不利于土地有效流转,实现效率。所以,本文考虑在现有的体制基础上,如何才能兼顾效率与公平。在完善农地相关产权关系的基础上,以农村股份合作社为组织依托,通过农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联合构架,建立农地流转定额社保金制度。这样既能促进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流转,实现有限农地的集约化、高效化利用,从而提高农地综合利用效率,也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最低生活保障,在一定层面上兼顾了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