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时代。有学者如此断言,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正在从政治时代、经济时代向文化时代过渡。  相似文献   

2.
魏波 《长白学刊》2007,(2):148-151
文化在对时代课题的回应中构筑了历史演变的基本架构。“轴心时代”的中国正值春秋战国时期,重建社会秩序、价值体系和意义世界的呼唤成为时代的课题。作为一种回应,“百家争鸣”的思想景观涌现出来,由此形成了中国文化精神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奠定了绵延两千年的文化传统的基石。在“新轴心时代”,中国再次面临同样的时代课题,文化的创造与复兴再次成为历史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于浩  文中芝 《中国人大》2012,(22):12-14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文化时代的来临既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面对经过了十年的文化改革,中国正尝试回答:我们的文化品格是什么,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  相似文献   

4.
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作用,是我们党的一条宝贵经验和一大政治优势。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结合时代条件、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坚持不懈推进文化建设,有力推动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们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现代世界已进入了一种新的文明构架,即文化主导的时代.文化在民族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出.面对这样的文化时代,尤其是面对中国现代化的实际,需要我们建构起一种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6.
改革三十年中国文化的发展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它必须遵循其固有的发展逻辑。改革三十年来,中国文化发展和演进所体现的是历史逻辑、时代逻辑和创新逻辑及其有机统一。正是在这种内在逻辑的作用下,当代中国文化在不断的批判和反思中向前发展并日趋成熟。探讨改革时代文化发展的逻辑,有利于我们提高文化的自觉以推进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锋精神,就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文化精神。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雷锋精神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不仅赢得了过去和现在,而且必将赢得未来。社会在进步,世界在发展,时代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雷锋精神那与历史同行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化现代化是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中国文化现代化发展经过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特点进行研究和探讨,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阶段,即新石器时代中期渔猎畜牧向农耕时代过渡的阶段,存在着中华文明肇启的伏羲时代!这个时代的主要成就就是产生了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内涵丰富的伏羲文化。伏羲文化留给了我们当代人重要的精神财富,其中最主要的是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形态的、有极高文化价值的、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开端的伏羲八卦,以及作为中华民族性格基因的伏羲“盛德大业”的人生目的论。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性文献。其中,“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思想,对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理性升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从容应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兼收并蓄,以及对落后文化的彻底批判,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的中国因奥运聚焦了世界的眼光。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盛会,更是弘扬民族文化,向世界展现中国悠久  相似文献   

12.
王金清 《政协天地》2012,(12):28-3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远古有孔子,近古有朱熹,此二者,皆在中国文化史、传统思想史、教育史和礼教史上发出万丈光芒,构筑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主流汉儒文化。在儒学史上,汉后有无数先儒、先贤,被封建王朝列入“十哲”之内的唯有朱熹。  相似文献   

13.
"少年中国"这个20世纪初爱国民主知识分子的强国之梦,在民族危机日重的中国,成为重塑中国形象的时代命题,独步于五四新文化时期。其核心人物王光祈,主张从改造国民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入手,以科学的精神和积极的社会活动来创造一个理想的"少年中国",实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其包含的重塑国民文化素质的社会改造方案,对研究五四时期以王光祈为代表的爱国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在近现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转型中的历史价值,探讨新时期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写什么样的标语,用什么方式书写标语,都取决于时代的需要。从标语的变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窥见时代的变迁。而标语口号,也因具有言简意赅、准确贴切、生动形象、朗朗上翻等特征而倍受国人青睐。发展到今天,标语已经成了中国人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标语口号算是正宗的中国特色。新中国成立的60年,也是“标语文化”嬗变的60年。  相似文献   

15.
韩凤荣 《长白学刊》2011,(4):146-149
刹激消资、负债消费曾经被认为是治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良药,由此衍生出西方社会的消费主义、现实主义、个人主义以及与此相连的透支文化.金融危机表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消费文化、借货文化、透支未来已经陷入深刻危机,这一危机实质上是西方人存在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危机.与此相反,中国在危机中的表现展现了中国节俭、勤劳文化的时代魅力和意...  相似文献   

16.
智媒时代为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提供了新机遇,“智+媒”的对外传播有利于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推动世界新秩序建构,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智媒时代中国故事的话语表达,要跨越中西方认知障碍,坚持内外有别和外外有别,推动话语表达的时代化和普适化,不断创新中国故事的话语表达方式。此外,智媒时代中国故事的传播逻辑要坚持从宏大国家叙事到日常生活实践的传播内容重构,坚持从单一话语主体到多元叙事主体的传播主体重构,坚持从普及化广泛化到智能精准推动的传播对象重构,坚持从单向度独白式到多元化对话式的传播方式重构,坚持从线性信息传播到可视化可触摸的传播环境重构。  相似文献   

17.
《政策》2008,(11):61-61
代金平、何宏兵在2008年第3期《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撰文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的产物.而当今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文化经济”的蓬勃兴起。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学发展观与文化经济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文化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宏观背景,科学发展观则是对文化经济时代的自觉回应。首先,文化经济与科学发展观在精神实质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以人为本”是文化经济和科学发展观共同的灵魂.由此表达了二者高度的契合。在价值取向上.文化经济与科学发展观都是以满足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的社会和主体的归宿是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价值,是中国伦理思想的主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思想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供了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当前中国面临社会转型时期的现实要求,是巩固我党执政党地位的需要,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陈筠 《两岸关系》2009,(12):34-35
“前十年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时代,后十年是中国文化与创意崛起的时代。”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创意司代司长迪米特·甘特雪夫说。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中国一个领先的产业,北京的文博会是最好的证明。”世界地球基金会理事会联合创始人、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说。  相似文献   

20.
杨时 《今日广西》2007,(19):60-63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出书是只有少数精英才能做到的事。而今天。随着中国进入大众文化时代。无论上大学,还是参与电视娱乐节目。平民百姓都成了主角。“草根”出书。也不再只是梦想:“人人可出书。个个是作家。”您信吗?请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