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领导干部官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官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体现为恪守职业道德与遵循权力道德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来看,应该以"公正为民"作为官德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其中",公正"是官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价值目标,而"为民"则是权力道德建设的基本价值规约。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官德建设要在精神动力和制度保障两个关键环节上把"公正为民"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现代"官德"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石,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向导,是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建设的保证。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至关重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需要。因此,要建立"官德"规范体系;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行使职权能力;完善法规制度,制约权力行使。  相似文献   

3.
官德作为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德,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针对官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官德体系,坚持德法并举原则,推动制度创新,是搞好官德建设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4.
公务道德作为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供给公共服务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可以划分为强制性公务道德和非强制性公务道德。在我国公务道德建设过程中存在公务道德教育强调形式而忽视实效、公务道德建设依赖道德自律而忽视制度他律、公务道德规范重视制定而轻视执行等三重困境。为了寻求破解困境的密码,需要从合理进行公务道德的价值引导、认真抓好公务道德的教育培训、将公务道德上升为法律法规以及科学构建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5.
制度伦理作为制约权力的一种手段,是从外部环境入手,通过制度、法律、法规等建立健全伦理道德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把一定社会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提升、规定为制度,并使其规范化、法制化。从制度伦理层面强化官德建设,对官德的实现具有普遍性,有助于官德规范的把握,有助于官员道德的养成,是官德实现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南宋心学大师陆九渊秉承儒家德治观念,在"荆门之政"中提出"正人心"的执政方针并开展了一系列治政实践,取得了卓越政绩。其管理思想和方法启示我们,改善社会治理要彰显道德之维,加强道德建设应与政治实践相结合。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注重发挥政治、制度的力量,把德育工作和政府的其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法律扬善抑恶的作用。提升社会道德水平要从官德抓起,领导干部要明辨义利之理,实干躬行,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提升官德水平要善于运用制度和机制约束,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健全选拔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7.
官德建设是关系到国家道德建设成败的关键。由于官德是社会的主体道德,是统治集团所倡导的道德模式,能对全体公民的道德建设起到示范作用。官德不治,是不可能施行出“德”政的,反腐倡廉就必然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在反腐倡廉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官德建设纳入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之中,切实提高为官者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8.
浅谈加强和完善官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德建设是当前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加强和完善官德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因此,要逐步加强、完善适应时代要求的官德教育体系和社会道德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9.
加强官德建设是关乎党风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深刻解读“官德”的内涵,是社会主义政权稳定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官德建设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推进官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坚持制度建设原则;坚持教化内省原则,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自身修养,这是当前官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制度德育适应了当前高校德育改革的需要。传统德育只注重学生个体心性道德建设,忽视德育制度建设;只注重德育的制度化和科学化,忽视德育制度的德性;教育目标有些过于崇高,偏离实际;忽视学生对制度的遵从心理和敬畏意识的培养,忽视制度执行中的公正。为此,要充分发挥制度对德育的保障作用;德育制度的形成要采纳学生的意见;制度运行离不开一定社会基础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青年人应当通过道德修养铸造理想的道德人格。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自觉地、长期地开展内心道德观的斗争,从而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青年加强道德修养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和现实中许多人的道德修养实践,为青年人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和参考的道德修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临市场经济带来的严峻挑战,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中华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道德智慧的结晶,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信息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要继承优秀的传统道德,并尊重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相似文献   

13.
现实的德育过程中,过多地强调道德知识的灌输,忽略了这些道德知识与受教育者现实生活的关系,导致出现当代道德教育实效性较差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在德育过程中让受教育者体会到德育内容对他们的主体意义。在德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教育和信仰教育,可以增强受教育者处理道德问题的智慧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企业信用不仅仅是道德和法律的问题 ,更涉及到信用体制的构建和操作问题 ,涉及到信用文化的建设问题。而要推进企业信用文化建设 ,必须德、法、机制并举 ,企业、政府、社会齐心协力 ,三管齐下。企业要本着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的目标 ,进行切实的诚信教育 ;政府应该在构建信用政府的基础上 ,为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 ;社会应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并致力于形成防范信用风险的机制 ,为企业和整个社会的信用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新形势下,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机制,应当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以思想道德教育建设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的"四有"新人为目标,积极探索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科学领导机制、理论指导机制、重点内容机制、"四位一体"机制、载体活动机制和法制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新的形势赋予了师德新时期的新内涵,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推进新时期师德建设,必须转变观念以奠定加强师德建设的前提;完善法律以保障教师的社会地位;健全制度以强化师德政策导向;加强师德教育以提高师德水平;优化外部环境以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人本化德育是当前德育发展的趋势,在德育过程中它强调人的主体性、人的自我价值,并从个体的自我需要出发进行道德教育,从而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因此,从人本化德育的本质入手,探讨新时期大学生人体化德育的构建模式,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最基本也最原初的标志,它维系着社会道德生活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见义不为现象的出现昭示着社会公德系统产生了严重的故障.形成见义不为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经济体制转型带来道德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缺乏必要的道德共识;道德控制系统的乏力,使人们大多各行其是;保证和保障见义勇为的社会法规不完善,体制不健全,使人们行善的动机受损.矫正见义不为的缺德现象,需要我们在结合法治的基础上,加大社会道德调控的力度,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重建社会主义正义体系,使见义勇为、扶危助难的道德情操深入人心,促进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团结,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德建设是推动实现中国梦的需要,要全面加强社会公德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国家方面要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完善立法和制度体系,完善公德立法、改善公德制度来推动和保障公德建设的顺利实行;社会方面要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道德模范的影响力;学校方面要加强社会公德教育,促进其与知识教育的融合;个人方面要增强自身公德意识,用公德标准指导个人实践。  相似文献   

20.
加强道德建设从“道德底线”抓起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 ,是实施以德治国战略方针的需要 ,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 ,也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因此 ,综合运用多种有效措施 ,强化“道德底线”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