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近年来,在政治、经济及社会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台湾就业市场发生了若干重要变化,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特点。分析这些变化及特点,不仅有助于了解就业市场的主要动向,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窥视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轨迹和脉络。一、就业结构的深刻变化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服务业的就业人口大幅增多,就业比例快速提升,取代工业部门,而居三大产业之冠。台湾的产业部门一般是进行以下分类:农业(又称第一产业)包括农业、牧业、林业、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历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数据,对2011—2019年十年间16~34岁青年群体就业率及就业结构变动特征及趋势展开分析。研究发现,青年就业群体规模缩减、就业人口占比略有下降,就业形势整体平稳,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依然严峻。青年就业群体受教育程度大幅上升,青年就业形式以受雇为主,制造业依然是青年群体就业的主要行业。伴随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青年劳动力快速转移至第三产业。从事生产技术类岗位的青年就业人数明显下降,商业、服务类人员增幅较大。在互联网、金融业等技术密集型的高收入行业中青年就业人数快速增加。青年群体择业更注重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也更看重经济回报。  相似文献   

3.
广东经济快速发展不仅为广东本省与外省人口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广东面临就业岗位存在很大缺口、就业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部分企业存在违反劳动就业法规、就业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等影响劳工权益的困难和问题,今后应实行积极灵活的扩大就业政策.调整和优化就业结构,加强劳动执法力度和加大就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从而保护劳工权益.推动企业和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东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的就业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杰 《岭南学刊》2004,(5):59-62
本文通过对广东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分析并结合有关数据研究发现,广东产业结构的快速演进极大地改变了就业结构,使就业结构不断软化,核心就业率逐步提高;但广东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又造成了行业就业和外来人口就业分布的地区差异性,一些行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大小和该地区相应产业的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些特征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把握广东省的就业状况、制定促进就业的政策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的关系及现实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失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中与就业关系最为密切的政策,它与就业之间既相互支持,又相互影响。为了解决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使之适应现有的就业结构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就业结构的变化,必须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进行创新,即适当合理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加大失业保险基金筹集力度,实行有区别的失业保险政策,突出失业保险的就业导向。  相似文献   

6.
据台湾社会福处团体励馨基金会针对12岁至18岁青少年调查发现,台湾青少年面临最大困扰莫过于就业困难和网络色情。据联合报报道,励馨基金会在2000年1月20日发表了“展望2000少年红皮书”,提出了2000年台湾青少年问题的总体报告,报告显示就业困难和网络色情是困扰台湾青少年最严重的两大问题。励馨基金会研究员刘淑翎指出,就业困难是台湾青少年的第一大问题。据统计资料显示,台湾国中阶段辍学生比率为1%,约一万人,而这尚不包括国中阶段之后未升学也未就业、或自高中休学、退学的青少年。因此励馨估计台湾至少有两万名以上的中辍生青…  相似文献   

7.
【热词】就业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习近平总书记在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人民期盼有更稳定的工作。【观点】观点一:"更高质量的就业",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等。观点二:如果存在大量失业人员,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即使少数人就业状况再好,对整个社会而言,就业质量自然不能说是好的。观点三: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最根本的还是必须坚持  相似文献   

8.
周青梅 《青年论坛》2009,(6):111-113
"奥肯定律"在我国出现变异的原因在于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并不促进就业。经济结构决定了我国的就业结构和就业现状,经济结构又取决于一国的政策选择。就业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制度问题,政府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时要把就业优先作为原则之一,扶持第三产业、中小民营企业等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提供了灵活的就业方式,消除了传统的劳动分工和性别差异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女性的就业模式和就业结构。但我国女性IT人员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受到社会、组织和自身阻碍因素的影响,离职和流动比较大。组织应重视信息化的间接影响,完善人力资源创新管理体制、绩效与薪酬公平制度建设,通过对女性IT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赋予她们一定的管理权力,提升她们对专业的信心和对工作的满足,真正促进她们平等地参与就业和工作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实现全社会比较充分的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基本要求。解决好城乡就业问题,是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2002年,民建北京市委就北京市劳动需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安置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对北京市城乡就业工作形成了一些看法。城乡就业的趋势分析近年来,我市就业状况虽保持了基本稳定的形势,但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应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1.从业人员增长率相对下降,就业人口比例减少近几年,我市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年均增长率。然而,从全市就业人口比例  相似文献   

11.
新就业形态的类型特征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新就业形态的关键不只是新技术、新经济和新业态,而是随之而来的劳动关系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劳动方式的变革。根据劳动关系的"新"和劳动方式的"新",新就业形态可划分为三大基本类型:以"去雇主化"为典型特征的新就业形态(Ⅰ型)、以"多雇主化"为典型特征的新就业形态(Ⅱ型)、以标准劳动关系下劳动方式的新型化为特征的新就业形态(Ⅲ型)。新就业形态亟待克服的主要短板是由劳动关系的"新"所导致的,其中最为突出表现是I型新就业形态中的"去雇主化"带来的劳动者法律身份认定和权益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受大环境的影响,大部分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倾向于事业单位或三甲医院等稳定的单位就业,导致就业结构呈现不均衡分布。文章对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近两年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目前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探讨了高职护理专业在新形势下存在的就业问题,进而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层面提出了促进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992-2012年湖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湖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非一致性,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也未能真正实现同频共振的发展。湖北省当前的产业结构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数量、层次、结构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政府、企业、高校和学生必须形成合力,从而达到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的共赢。  相似文献   

14.
萧遥 《台声》2005,(10):14-14
10月1日起,天津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按照劳动保障部新的《台湾和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办理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当地的就业手续。经许可取得就业证的台、港、澳人员在当地就业将受到法律保护。同时,天津市劳动保障部门将要制定台、港、澳居民在津就业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等相关细则。天津市劳动保障部门提醒,凡原《就业证》有效期在今年10月1日届满的,需继续延长聘雇就业期的,用人单位或从事个体经营的香港、澳门居民应及时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就业证》备案登记手续。台港澳居民在大陆就业更便利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台…  相似文献   

15.
一台湾青少年未升学未就业的问题,主要是指国中生(相当于大陆初中生)毕业之后既不升学又不就业这一病态的青少年社会问题。台湾大量出现青少年这一严重社会问题,与台湾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台湾国小六年、国中三年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国中那三年是不留级、不退学、不开除的。换  相似文献   

16.
政策     
台湾开放政务官赴大陆探亲;澳门劳动关系法将实施;财政部实施以工代赈支持就业  相似文献   

17.
赖德胜  何勤 《人民论坛》2023,(11):40-45
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具有专用性人力资本较低、就业过渡性特征明显、就业形式多样化等典型特征,相较于其他群体,青年群体面临在劳动力市场脆弱性更强、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意愿尚未得到充分满足、政策支持不精准等问题。解决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困难问题,需要密切关注青年群体就业面临的新趋势新变化,通过短期实现经济稳增长“解痛点”与长期结构性调整“促长远”相结合,以确保短期促就业效果明显,长期通过就业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不断提升青年群体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新就业形态下,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直接影响着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对促进新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旨在梳理关于新就业形态下灵活就业人员劳动保障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并从构建平台经济、劳动者、政府、社会四个角度出发,利用双因素理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进行保障因素和激励因素分析,提出了构建“四位一体”利益共同体的观点,以及促进新就业形态下灵活就业人员劳动保障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崔恒良  张阳 《传承》2009,(16):106-107
当前中国所面临的现实就业挑战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源总量及供求矛盾的挑战、产业结构滞后导致就业结构失衡的挑战、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的挑战、大学生就业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下就业的挑战等五方面内容。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党和政府更应该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抓住关系就业全局性、战略性的一些重大问题作出可行性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0.
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相辅相成,劳动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具有推动作用。当前,部分大学毕业生存在因为薪资低、就业观念偏颇而导致就业不稳定等问题。鉴于上述问题,建议将劳动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劳动实践与就业观念和习惯的培养、助力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就业心理、开展专业的生产劳动实践、融合求职技能这五个方面相融合,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