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良好的警察心理状态是成功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处置实践中,指挥员、参与民警常出现不良心态。从事件处置系统和警察内部心理系统来分析,处置群体性事件中,警察心态的根本特点是被动性与主动性矛盾并存,只有化被动为主动才能够处置成功。因此在日常训练和工作,以及现场控制中,都要关注如何把被动的不可控制的心态转化为主动的可控制的心态,从而通过警察行为实现有效控制现场,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2.
《反家暴法》颁行后,家庭暴力违法犯罪行为从此有法可依。人民警察的介入与处置家暴行为不能再一律以简单的调解模式结案,应明确警察干预和处置家暴行为的认定标准,重塑警察干预和处置家暴行为的执法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好执法限度:一是回应报案:迅速出警;二是注重细节:谨慎处警;三是正确处置:尊重被害人意愿;四是多次回访:坐实干预;五是协助办案:实现痕迹化执法。  相似文献   

3.
面对一起旅客乘机纠纷,机场动用了警力对待旅客,案中警察权的发动是否合法,是否具有正当性与合理性? 警察应该怎么处置类似情形? 厘清警察采取的强制措施在法律上的属性,旅客的行为该如何定性等问题,确立一定的原则,对警察出警时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会情况准确判明该不该介入,该不该采取强制措施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加强对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处置的研究是公安机关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加强对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四个发展时期以及警察公共关系危机产生原因等问题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处置的具体方略,就成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警务实战活动中的迫近战术,就是警察对可疑对象依法实施检查、盘查及缉捕措施的过程中,近距离接触可疑对象并对其人身进行有效控制及处置的行动原则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如何在保护警察自身安全前提下,依法履行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怎样在警务活动中更有效更安全的与可疑对象进行接触;如何防止可疑人员的袭警行为,这都是令很多警察在实际工作中深感困惑的问题.下面就截停可疑人员的实战处置,从战术原则、警务技能和战术运用方法等多个视角来阐述警务迫近战术的实战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加强对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处置的研究是公安机关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加强对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四个发展时期以及警察公共关系危机产生原因等问题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处置的具体方略,就成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维权型群体性事件是弱势群体为维护切身利益、避免或挽回损失的利益表达方式,正因如此,警察对此类事件的处置方式会对弱势群体的权益维护、警察形象、社会舆论评价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警察与维权民众的行为互动和斗鸡博弈在逻辑上是相通的,通过斗鸡博弈的原理分析,得出结论:警察对事件强行处置是不可取的,要么民众诉求受到压制,要么暴力冲突升级,警察难以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警察应对事件有限处置,即警察实现与维权民众的合作,在共同利益基础上与民众达成合作共识,寻求维权与维稳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非利益人员参与的群体性事件,本身具有较强的反社会性,社会敌意行为又将群体性事件升级为人民内部矛盾中最危险的一类。在处置中警察权力由于模糊定位使权力运行受限,警察权力使用的正当性受到质疑,以及使用警力助长的腐败专横使警察处于尴尬境地。因此,厘清警察在群体性事件中的职责,规范警察权使用的合法程序,处置中坚持“三个慎用”,是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明确的重要问题和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警察危机公关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警察危机事件主要指那些突然发生的 ,可能严重影响警察队伍形象 ,影响警察行政和执法环境的事件。警察危机公关是警察公共关系的组成部分 ,但目前我国处置警察危机事件的价值取向有所偏离 ,往往用行政手段干预舆论监督 ,或对群众的知情权置若罔闻。当危机发生时 ,警察组织应当站在警察公共关系大局的角度来衡量得失 ,以积极的态度去赢得公众的信任 ,创造妥善处理危机的良好氛围。在处置方法上应注意五个原则 ,即把握信息传播源 ,充分运用媒介资源 ,态度上开诚布公 ,回应有礼有节 ,并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  相似文献   

10.
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警察和媒体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存在着合作基础,但在实践过程中,两者的沟通仍存在问题。其表现为沟通意识较为淡薄;政策性指导不健全;缺乏媒体应对策略。因此,在突发事件的处置中,警察应成立信息沟通小组,明确信息发布渠道,做好舆论引导应急预案的沟通机制。并选派新闻发言人,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以实现与媒体的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11.
中美警察干预和处置家庭暴力案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中国警察和美国警察在干预和处置家庭暴力方面存在以下不同:关于家庭暴力认识方面的不同;关于警察干预和处置家庭暴力模式上的不同;关于警察处置家庭暴力执法规范和技巧的不同;关于多机构合作方面的不同。我国应完善反家庭暴力方面的立法,树立正确的警察反家暴观念,转变调解为主的模式为调解和制裁并重的处置模式,强化社会多机构合作,有效地打击和防范家庭暴力案件。  相似文献   

12.
依法妥善处置非正常死亡事(案)件,实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最大程度地优化,对于肩负着巩固沿边沿海地区社会安全稳定重任的公安边防派出所而言,是一项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非正常死亡事(案)件本身具有突发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事件处置过程中,又具有利益性和效仿性的特点。非正常死亡事(案)件的处置工作普遍存在法律制度有缺陷、现场处置有难度、处置能力有差距及协作联动难跟上等处置难点。针对这些难点,在处置该类事(案)件时,基层边防派出所民警要做到:前期处置,突出一个"快"字;舆论导向,强调一个"先"字;死因调查,重点一个"明"字;双方调处,体现一个"公"字;善后安抚,表达一个"情"字。边防派出所民警应当准确、全面地了解非正常死亡事(案)件的概念、特点,熟悉事(案)件处置的措施和方法,进而有效地避免事件升级恶化。  相似文献   

13.
重大突发事件对社会秩序造成的冲击必然需要通过警察行政执法应对,只有解决突发事件处置中警察执法依据不明、非常态执法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以及执法效应与执法程序衔接不畅等问题,才能保证警察执法行为符合法治建设的需要。基于此,需要通过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使突发事件处置中的警察执法行为有法可依,程序规范,还应注重警察执法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推进警察执法规范化建设,维护突发事件处置中的社会治安秩序。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一些警察在干预和处置家庭暴力案件方面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认为我国家庭暴力并不严重;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间的行为;家庭暴力仅仅是家庭纠纷,不是违法犯罪;警察干预和处置家庭暴力应以调解为主。鉴此,我国应当加强警察有关反家庭暴力方面的培训,提高警察反家暴意识和能力;结合具体情况,实行调解和处罚并存的干预模式;制定和完善警察干预和处置家庭暴力案件的规范和程序。  相似文献   

15.
重大突发事件对社会秩序造成的冲击必然需要通过警察行政执法应对,只有解决突发事件处置中警察执法依据不明、非常态执法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以及执法效应与执法程序衔接不畅等问题,才能保证警察执法行为符合法治建设的需要。基于此,需要通过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使突发事件处置中的警察执法行为有法可依,程序规范,还应注重警察执法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推进警察执法规范化建设,维护突发事件处置中的社会治安秩序。  相似文献   

16.
警察危机公关的处置是当今警察公共关系研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新课题。警察危机公关具有危机高发性、处置难度大、负面影响深的显著特点。因此,我们必须把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方法与公安实践结合起来,主动采取应对策略,以有效处置警察危机公关,从而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重树公安队伍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7.
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警察角色认知与公共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当前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出现的角色失调现象,提出了须对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警察角色进行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只有建立了正确的警察角色认知,才能在群体性事件处置的不同关系维度实现有效的公共沟通。  相似文献   

18.
英国警察处置治安事件的指挥机制是黄金(策略决策)、白银(采取措施)、青铜(行动指挥)三级指挥机制,处置治安事件的典型模式有推挤、专业化、强制性处置措施及圈围。英国警察在处置2011年骚乱事件时存在信息处理机制僵化、预判不准、对公共舆论反应迟钝、强制措施使用不足、现场处置不力、警力调动效率不高、街面控制较弱等主要问题。应从建立综合信息港、加强警察与公众媒体的沟通能力和改进治安事件处置培训模式等方面完善治安事件的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19.
就临战处置而言,应激反应指警察对临战处置所做出的应变反应和处置能力。警察作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主体,必须具备强烈的临战意识,保持积极的临战思维,进入相应的临战状态,运用得当的临战方式,提高临战处置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前自杀已成为全球问题,自杀干预也已成为近年全球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执法人员来说,进行自杀干预,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是处置911报警的任务之一。在实际工作中,警察对这些报警电话确实作出了反应,某些时候也确实成功地进行了干预。但在处置过程中时有发生警察促成型自杀问题,即自杀者有意做出威胁生命的行为迫使警察处置时使用致命力。为此,需要讨论与研究自杀干预措施及警察促成型自杀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