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人类社会即将迎接新的千年来临之时,知识经济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对此,国外众多机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释和概括。本世纪70~80年代当世界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之时,西方一些未来学家注意到这场新科技革命浪潮将对未来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美国著名的...  相似文献   

2.
一、青年思想主轴的偏离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意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它作为民族文化深层的观念结构及核心部分,激发青年的情感、意志、激情,对未来憧憬、向往、追求。它是社会化进程的精神动力和人生之旅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但是,在西方社会思潮冲击下,一段时期里青年的理想被置于“被遗忘的角落”。不少青年认为,“现在人人都讲现实,都讲实惠,还管什么理想不理想”。对原先追求的崇高理想实在久违了。随之填入这片“真空地带”的,则是西方哲人描绘的一幅以人为中心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最近西方报刊称,美国政府与企业界十分重视未来世界的“十大市场”;美国对如何更多介入“十大市场”、取得更大商业利益的考虑将影响它对许多政策的制订与调整……而中国与韩国均属于美国人心目中的“大市场”,并被排在世界“十大市场”的前列。这次我们在韩国访问,发现韩国人做生意的精明和周到,的确值得初涉市场经济之“海”的国人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到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中 《理论探索》2007,1(1):37-40
和谐社会理论源远流长。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解决出现的大量社会问题也提出了社会和谐的执政理念,为未来社会准备了“入口”。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和人学理论的丰富与完善,是对国家治理模式和对人的价值实现的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5.
“趋同论”是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于本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理论,它认为未来社会既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共产主义社会,而是两者“最优结合的趋同社会”。用《纽约时报》1965年5月6日发表的一篇社论的讲话就是:“在十年或二十年之后,……如果还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区别就象是亚当·斯密的自由论  相似文献   

6.
1.婚前性关系美国学者谈到苏联社会存在的婚前性关系时,有这样一个提法:“俄国经历着与西方一样的社会变态,只不过没有西方那样迅速,那样普遍。”这个提法是否符合苏联现实?下面让我们看一看事实。在苏联,未婚青年男女性关系紊乱相当普遍。苏联人对这一点并不隐晦。苏联的电影、  相似文献   

7.
“未来政治”是政治学研究在不断开拓过程中形成的研究领域。一批国外政治学者针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巨变 ,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系列预言政治发展未来前景的学说 ,如文明冲突论、媒体政治论、经济—民主论、后现代政治论、新政治地理论等。这些学说反映出西方学者敏锐的洞察力 ,但其观察和分析难免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 ;这些学说虽表现出积极的探索精神 ,但其结论往往带有盲目性和脱离现实性 ;这些学说虽为研究“未来政治”提供了多个视角 ,但其思维方式均陷入了“一元决定论”的泥潭。文章最后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勾画了未来政治发展的蓝图 :在未来社会中政治的功能应定位于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未来政治的基本走向是消除国家与社会的疏离性和异己性 ,使公共权力回归社会。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方式和途径还有待未来的实践来证明。  相似文献   

8.
西方的绿党及其“新政治学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的绿党及其“新政治学原则”刘然胡良琼一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一场以市民为主体,以保护生态平衡、保障妇女正当权益、反对战争和核军备、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政治运动,这就是被西方政治家和学者称之为具有...  相似文献   

9.
将普通的化学元素“碳”与人类复杂的政治活动,特别是按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所指的“无序、竞争性”国际治理关联,是一个学者的“象牙塔式”联想,还是学者以其敏感的理性思维关注解释目前现实国际社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强世功教授的讲演以其宏大思维、精辟分析,不仅向我们描绘了现在和未来国际社会治理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社会,学者、政客、公务人员“下海”经商的大有人在。但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西方社会,要想“下海”获得成功却绝非易事,那些下海的人大都有一番充满酸甜苦辣的“奋斗史”。笔者认识的一位比利时朋友卢克就是其中的一位。初次见到卢克时怎么也没有想到现在拥有数千万比朗资产、经营厨房、卫生设备的卢克老板两年前还是一位“穷”学者。两年前,卢克在比利时一所著名大学的附属研  相似文献   

11.
张健 《瞭望》1984,(16)
现在世界上正在掀起一个新的技术革命的浪潮(有的西方学者称之为“第三次浪潮”或“第四次产业革命”),实行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高度电子化、自动化、机械化、化学化、生物化的生产,成十倍、百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其中也包括对于开发人的智力和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就  相似文献   

12.
冯旺舟 《学理论》2024,(1):24-27
“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界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围绕“超越资本主义”的理论主题“,政治马克思主义”构建了“转型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转型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是在全球化、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社会运动和当代西方左派思潮的兴起的背景下产生的。“政治马克思主义”的“转型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理论资源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近代西方学者的财产理论、当代西方左派学者的现代性思想等。“政治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围绕资本主义起源、全球化、民族国家和国际关系、超越资本主义等问题展开了论述,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这有助于深化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势的认识,也对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罗伯特·布伦纳(Robert Brenner)系当代美国“经济马克思主义”学者.受法国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的影响,并在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的直接启发下,他致力于在二战后的英美世界继续从事历史唯物主义当代重建这一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使命.基于此,他提出了著名的“社会财产关系理论”,引发了著名的关于社会形态过渡(主要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布伦纳之争”,并由此重新开启了探讨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学维度,按照他自己或者英美世界通行的说法,就是探索马克思主义社会与历史理论的经济学视角.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和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在京联合召开第三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资本主义危机与社会主义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尼泊尔、古巴、越南等四大洲九个国家的学者共聚一堂,纵论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变迁,畅谈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大家一致认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形成了巨大冲击,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受到严重挑战,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被广泛质疑,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遭遇全面危机,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尽头也必然带来社会主义的复兴。本刊特摘登部分与会代表观点。  相似文献   

15.
现在,有一种看法已经属于国际上带有普遍性的认识,这就是: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全世界总的发展状况,一个国家内部某一领域的发展又离不开其他领域的发展状况,这两种联系还相互产生影响。西方有的学者用“横向依赖”和“纵向依赖”以及这两种依赖的相互作用来概括这种现象。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内改革的同时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改革当中又都注意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以至思想观念等各方面革新的配套,说明这两种联系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体现。有的苏联学者指出了世界变化和各国社会变动的关系,说世界上的变动愈快愈大,各国内部发生社会变动的概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一场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掀起,它的影响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一个突出的标志。以至现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不认真对待它了。 西方有的学者说,科技革命开始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进入了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又不同于社会主义;既具有资本主义特点,又具有社会主义特点,包含着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积极因素的新阶段。社会进入了“单一的工业社会”、“技术统治的社会”、“后文明社会”。事实果真如此吗?在不同的制度下,科技革命会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呢? 科技革命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在某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生很长时间了。它虽然使这些国家的许多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导致科技革命的发生,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性,它没有,也不可能使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社会矛盾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7.
西方学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70年代初,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正处在方兴未艾之际时,便有不少西方学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这场运动,它们大多是联系“文化大革命”的教育制度、红卫兵运动等相关问题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展开讨论的。 1966年夏季狂飚突起的红卫兵运动曾使举世震惊。许多西方学者试图寻找这群年轻人如此狂热、过激、放肆的原因。英国学者约翰·加德纳撰有《知识青年与城乡差别(1958—1966)》,从西方观念出发,认为中国青年起而响应毛主席的“造反有理”一定有其社会根源,是在发泄对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城乡之间不平等的迅速扩大,城市的发展和稳定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等。而对青年来说,不平等主要表现在教育上。他认为“两种教育制度、五种劳动制度”的实行导致了领导人之间和群众之间尖锐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依然是市场经济建设的“利器” 据《华商时报》1996年5月30日报道,苏星教授指出,现在,西方国家不少学者在认真研究《资本论》。有一位学者直言不讳地讲道:马克思把“资本”留给西方,把“论”留给了东方。过去,我们过多地重视“论”资本,忽视了用《资本论》指导我们的经济建设。有人把过去工作中的失误归咎于马克思主义,那是错误的,恰恰是我们在工作中没有认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才导致一系列失误。过去一谈利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以怀疑和造反为特点的青年抗议运动,也有人称之为“一代青年的反叛”。这次运动对西方世界的社会结构和价值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于是,对青年的研究在西方受到普遍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一、欧美左翼学者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 在苏东剧变以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于低潮谷底,资产阶级叫嚷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欢呼资本主义已经战胜共产主义、正致力于建立一种新的世界秩序的时候,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 1995年9月27—30日,在法国巴黎有1500多位学者参加的“世界第一届马克思大会”。面对着资本主义在当代的发展造成了第三世界贫困、世界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