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学生嫉妒心理表现及特点◎嫉妒心理的危害◎嫉妒心理的预防和克服嫉妒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俗称为“红眼病”,一般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当看到别人比自己优越或当别人将要超过自己时产生的自惭、羡慕、不服、担忧、愤怒和怨恨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消极情绪体验。嫉妒心理发生在青少年学生中,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克服,就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妨碍个人的发展前途。因此,研究青少年学生嫉妒心理的特点及其危害性,寻找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青少年学生作为一个特殊年…  相似文献   

2.
企业经营的本质是人才经营,人才经营主要包括知识经营、能力经营和心理经营,而直接支撑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和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是人才能力的增值与发展。现代人力资源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人与组织的协同发展”,如何对员工的能力进行管理、评价、培养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而组织中各级管理人员也承担着让人的能力发挥最大效能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3.
建成辑 《中国保安》2012,(16):54-54
当你和同事之间的地位、能力相当时,如果其中一方获得上级的认可、升职、加薪或者学习机会时,你会出现嫉妒心理吗?毕竟荣誉或者奖励是有限的,给了其他人,自己可能就会失去机会。如今职场上许多人的心态——对比自己条件好的人,由羡慕生嫉妒,由嫉妒生恨,然后就开始不停地抱怨,抱怨客观环境、抱怨别人,搞坏了自己的心态。与此同时,有人却将这种嫉妒心转化为动力,鞭策自己不断努力,最终超过嫉妒的对象。在职场中打拼的你,是前者还是后者?当你遭遇了一些问题,或者,他人娴熟的工作技巧、出色的能力让你产生了“羡慕嫉妒”的心理,你会如何处理?在心理专家看来,嫉妒其实是一种正常的情感体验。当职场人产生嫉妒心理时,可能会表现为工作上不配合、人际关系紧张、积极性降低等,而如果这些现象长期存在,就会严重影响工作质量、人际关系,对个人和组织的发展都非常不利。都是“心理落差"惹的祸!  相似文献   

4.
李燕 《人民论坛》2012,(11):64-65
心理资本强调个体的积极性,是个体拥有的积极心理资源。心理资本能增进员工的身心健康,提高组织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深入研究心理资本,重视对员工心理资本的开发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嫉妒别人自己患病研究证明,嫉妒会使人的大脑皮层的思维发生紊乱,血液中许多化学物质的平衡受到破坏,造成人体内分泌活动紊乱,肠胃功能失调,致使身体处于免疫缺陷的病理状态。因而,患有嫉妒病的人,常常发生胃病、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等病症。嫉妒是身心健康的...  相似文献   

6.
李家宏  岳辉 《创造》2016,(12):30-32
正中层管理者在企业组织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层管理者胜任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胜任的中层管理团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和中层管理者都希望明确中层管理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否则可能会造成人岗不匹配。企业对中层管理岗位的要求应当做到心中有数,让管理者有努力和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经理人(本文中的经理人泛指企业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是企业的中流砥柱,是企业运营的核心力量。一位成功的经理人之所以被称为优秀,固然需要用完美的工作绩效和履历来证明,但前提更是需要具备核心的能力品质。哪些是一个优秀的经理人所需要具备的核心品质呢?笔者认为可以是以下几点:全局的高度和视野经理人需要参与、知晓并时时联系企业战略,  相似文献   

8.
中层管理者是一个单位领导系统中的中间环节和重要支撑点,是单位领导联系基层干部、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公司创造利润、实现社会价值、承担社会责任的推动者和实践者。那么,如何做好一名企业中层管理者呢?对此,笔者谈几点粗浅认识。一、定位准确和干好本职工作作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责,树立"先做人,后做事"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干部人事月报》2009,(14):45-51
多数处于发展或战略调整阶段的企业常常会遇到用人的尴尬,特别是在选择中层管理人员的时候时常犯难:想从外部引进,却担心成本过高,投入太大,且容易引起内部分配不公平。于是大家将目光转向内部提拔,但面对内部可用之才相对有限的局面,如何在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协调等方面获得平衡的前提下,选拔出最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呢?  相似文献   

10.
为体现人文关怀,培养员工的健康心理,提高管理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的能力,近日,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关服务中心举办了一次管理人员培训——“如何做好员工的心理教育疏导工作”,邀请心理学专家、人力资源培训师林燕娟进行专题讲座。服务中心27名管理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关服务中心举办管理人员如何做好员工心理疏导工作的专题培训。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保安》2004,(4):45
1、勇于健忘。对痛苦与不快的记忆和积累是一种穿肠的毒药。对于这些麻烦事的忘记,也是避免情绪波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2、平衡心态。这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心理防卫机制。不妨用阿Q的精神调适一下你失衡的心理,营造一个祥和、豁达、坦然的心理氛围。3、回避细节。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糊涂”一下,无疑能提高心理承受的率值,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楚和心理困惑。4、降低姿态。培养自己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遇事不过分强求,烦恼少,心理压力就小。用随遇而安的心境去对待生活,你将拥有一片安宁清静的心灵空间。5、强迫暗示。可以让自己努力…  相似文献   

12.
进一步完善铁路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中层及以下管理人员岗位管理是加快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为铁路企业提供人才保证、激发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重要举措.本文谈论的是襄樊电务段党委实施岗位管理试点工作的一些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亟需管理技能的开发与培训孙健敏企业管理人员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都已说明,一个企业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决策层管理人员)个人的经验、思想观念、能力和水平、个性特点、素质等。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  相似文献   

14.
生活顾问     
嫉妒:心灵的肿瘤嫉妒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大敌。医学研究发现,嫉妒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引起内分泌失调,易患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月经不调等功能障碍等;可引起消化紊乱,易患口疮、口臭、消化不良、便秘、胃和十二脂肠溃疡等症。从免疫学的角度研究表明,嫉妒心理能使人体免疫系统的胸腺、脾、淋巴腺和骨髓的功能下降,造成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生成减少,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易患感冒、疱疹、上呼吸道感染等等。良好环境可马抑制癌症专家指出,只要从改善环境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着手,癌症就可以被抑…  相似文献   

15.
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于中层的执行。但员工满意度调查却发现:中层管理人员的满意度甚至低于基层员工!老板最倚重的“干部”,恰恰成了不满最多的“员工”,这不能不令老板们警惕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给青年带来了不少挑战与机遇,对广大青年的知识结构、本领能力、心理素养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实生活中,个别青年由于长期处于顺境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无法适应逆境带来的压力,可能会产生挫败、无望的情绪,更有甚者,还会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身心健康问题,影响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培养青年战胜挫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必然会涉及人们关系和利益的调整,由此引起人们的思想波动,并在心理上产生程度不同的小良情绪,比如:焦虑、担心、失望、抱怨、嫉妒、恐惧、不满和愤恨等等。这些不良情绪对于石油企业的公司制改制,以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用工制度等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危害。焦虑和担心会引起灰心丧气;失望和抱怨会导致造谣信谣;嫉妒和恐惧会产生对立  相似文献   

18.
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是深受现代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军人心理调节能力的本质特征和内涵进行能力取样研究和因素分析,是培养和提高军人个体心理调节能力的前提。军人个体心理调节能力主要包括挫折调节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压力调节能力、人格调节能力等四个方面,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准确性、自控性。  相似文献   

19.
1.嫉妒心理。嫉妒心理的产生是对比自己优越的人和事的一种不满。它的两面性表现在:这种不满也能成为一种动力,激励自己,使自己赶上或超过比自己优越的对象。值得注意的是嫉妒心理还可能使青少年学生产生破坏比自己优越对象的念头,有的青少年学生采取给对方以难堪,甚至伤害对方等方式来渲泄这种心理,结果既害人又害己。  2.报复心理。在犯罪学上,报复心理是一种危险心理,因为报复心理追求的是一种在受损害程度上的平等,相当于已经发生的过错行为的再现。但是,报复行为难以以绝对对等的方式实现,以错对错的行为往往能加大过…  相似文献   

20.
何谓嫉妒?心理学家认为嫉妒是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引起抵触情绪的体验,是心胸狭窄者的共同心理。黑格尔则说,嫉妒乃“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 嫉妒是一种病态心理,也可说是一种痼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