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普及法律知识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我县经过“一五”、“二五”、“三五”普法教育,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学法用法自觉性逐步增强,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普法和法制教育发展不太平衡,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1、普法组织机构不够健全。普法和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当前在实际工作中愈益显示出普法工作机构与工作任务不相适应。表现在:县普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油田基层普法工作中存在的工学矛盾突出、缺少专业人才、学用范围受限等问题,其解决措施一是顺势借力日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普法教育“五融入”;二是顺势借力当前基层生产经营管理需要,力促普法工作“三延伸”;三是.顺势借力当前员工群众生活方式多元化需要,做实普法教育“三结合”;四是顺势借力现代科学技术优势,实施教育引导“三步走”;五是顺势借力当前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推动普法人才“三重奏”.  相似文献   

3.
当前青少年法制教育中亟待解决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力度不断加大,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尽管如此,目前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思路及具体落实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青少年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知识贫乏,违法犯罪现象屡有发生仍然是很突出的社会问题.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中,加强包括广大青少年在内的公民法律素质建设,积极培养公民的现代法律精神,努力提高公民的民主、法制观念是全社会的共识.“三五”普法规划再次将青少年列为重点教育对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中创立和发展的,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产物。正确理解和认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积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八五年九月党代会期间,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提到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这是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值得我们每一个团干部研究的新课题。我从事了多年团的基层工作,与青年有着直接的接触。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谈几点看法。一、以“疏”代“堵”。每个青年思想中都包括着正确和错误的两个方面,作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之一在于发现、区分是积极的、正确的思想占主导地位,还是错误的、消极的认识占主导地位。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青年,当他们的正当要求得不到  相似文献   

6.
普法教育不能流于形式张超我国从85年开始“一五”普法教育,现已进入“三五”普法。十年普法教育使广大群众知法、守法,增强了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对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和安定团结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然而,普法教育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一,普法教育整体发展不平衡。普...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深入回答与切实解决“四个如何认识”的问题,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新阶段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普法模式的创新,必须因需普法、协同普法,推广“5W”精准普法模式,对普法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用高质量的普法供给催生高层次的法律需求,让群众从“要我学法”到“我要学法”,增强普法获得感,最大限度地发挥法治宣传教育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今年6月底召开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四个方面重大问题,要求全党同志进行深入研究,从思想理论上进一步取得科学认识,作出正确回答。为此,本刊特组织一批这方面的文章,以推动学习和研究深入。  相似文献   

10.
一、为什么对资本主义要“再认识”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如何认识”,其中一个就是:“关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任务:要对资本主义“再认识”。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已有500多年了。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开始算起,也有300多年了。二战后的50多年间,资本主义在重重矛盾中被迫进行调整改革,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这些新情况新特点和之前的资本主义历史有什么联系?是怎样发展过来的?如何认识这些新情况新特点?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的研究和再认识,以便更好地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如何养老已经是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房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能够有效的缓解我国社会养老问题,但是它的推行也会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障碍,本文主要对“以房养老”推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障碍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以房养老”制度在我国的推行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村法制建设中的基层政府问题--来自田野调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的基层政府在普法和执法实践中,将法律当作一种特殊的工具,以获取利益的最大化.这已经成为农村法制建设中的障碍.当前的首要问题之一是要消除、抑制基层政权在法制建设中的负作用,充分发挥其在农村法制建设方面积极作用,从而真正推动乡土社会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同志在2000年7月9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上指出,突出就如何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充分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的理论指导和行动纲领;二、坚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全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我们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意义重大。一、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目前,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亟需改正的认识问题。一是“生命线过时论”。我们党历来视思想政…  相似文献   

15.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中国政治文化的传统以及由此决定的发展路径,看上去像是一种宿命,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性.认识必然,遵从必然的规律,积极创造自己的历史,我们就获得了自由,就超越了宿命.孔子自诩“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正是在“知天命”的基础上达到了自由的境界.“执两用中”,避免“过”与“不及”两个极端,行“中道”,是中华民族的政治传统,是中华民族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深刻认识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理解江泽民同志的这一最新论断呢?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三个基本点。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内在要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  相似文献   

17.
全民普法20多年来,已经经过了5个5年普法规划,今年是“五五”普法的最后一年,也是承前启后,开展“六五”普法的重要一年。通过连续5个5年的普法宣传教育,广大国有企业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得到了很大提高,呈现了大批经营业绩好、抗市场法律风险较强的企业。在现阶段,国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国企必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一、党支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第一阵地 第一,党支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不能在每一位党员中得到落实、能不能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就看党支部的宣传队作用发挥得如何。因此,党支部成员要首先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要全面、准确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使自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较高的认识、较全面的理解、较准确地把握,要结合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条件,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要有新的理论升华,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员,只有党支部一班人具有了宣传员的水平,党支部这个宣传队的作用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有学者认为,我们对党内民主建设的认知达到了相当完备的水平.我很赞同这一判断.但实际上仍然有一些认识需要澄清,一些思想障碍需要逐步消除.  相似文献   

20.
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更加自觉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思想理论武器。同志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努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新进步。一是要在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上达到新高度。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一个历史性的决策、一个历史性的贡献。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