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美国与东亚安全·李孔兰·美国与东亚有着传统的军事安全关系。冷战时期,美苏两家在全球范围内重兵对峙,成为世界动荡不安的根源。东亚是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一个主要地区,美国在该区构造了一个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新月形的包围圈,派驻前沿部队防守,并不惜发动两场战争...  相似文献   

2.
从布什政府对台军售看美台军事关系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清敏 《美国研究》2004,18(4):15-38
在布什政府第一任期 ,美国扩大对台军售 ,提高与台湾军事交往的级别 ,加强了与台湾的军事情报交流与合作和对台军事人员培训 ,甚至直接参加台湾的军事演习 ,明显提升了美台军事关系。但在落实布什上台仅两个月时草率做出的向台湾出售一笔先进武器决定过程中 ,美台之间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数轮讨价还价 ,至今这笔交易仍然还有很多未知数。这一艰难的执行过程反映了美台军事关系的一些变化 ,呈现出美台关系的一些新特点。其政治含义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俞宙明 《德国研究》2001,16(4):11-15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德国政府在内政、外交及军事等方面的反应,并对"9·11"事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对德国的近期影响作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鉴于两岸共同面临严峻的海洋安全形势,在实现统一之前,有必要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携手维护中华民族固有领土。当前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建立存在政治基础薄弱、两岸需求错位、双方内部动力不足以及台湾岛内政治因素的干扰等重重障碍:大陆一直倾向于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而台湾不同党派有不同的主张和政见,但总体看来,两岸建立军事...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实力与国家安全之间出现的背离现象 ,揭示了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理论对于未来国际安全新秩序的解释缺陷 ,并通过探讨“9·11”事件及其后续发展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重新审视了建构未来国际安全新秩序的基础、原则和模式。笔者提出 ,未来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不再是实力的分配 ,而是安全的分配 ;多边协调与单边行动之间的对峙成了决定未来大国关系走向和国际体系发展的主要矛盾 ;强调相互安全成了世界各国在国际安全合作中的主导取向。因此 ,只有以安全分配为基础 ,以多边协调为原则 ,以相互安全为模式 ,世界各国才能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安全新秩序。  相似文献   

6.
自解放到今天,可以说韩国政治比过去任何历史性变革都遇到更多的曲折和挫折。解放以后左翼和右翼的对立、外部势力造成的南北分断、“六·二五”战争、“四·一九”起义、“五·一六”军事政变、维新体制、缅甸事件、1980年汉城之春、光州民主化运动、“六·二九”宣言,等等,一系列民主与反民主的较量接连不断。这就是韩国政治的昨天。尤其是“五·一六”以来,在单靠强大的军事力量统治的32年时间里,以军事权威体制压制市民,给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新美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CNAS)2016年末出版的政策简报。该报告分析了中美在南海地区的竞争与合作,并提出了经济、军事、外交和规则四大参照系,以帮助美国政策制定者更为全面地理解南海地区事务。本文还根据竞争与合作的程度。列举了影响中美安全关系和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8.
40年前,地缘战略考虑和军事需求曾经是中美恢复外交关系的重要考量。建交后,两国优先发展各项军事合作,包括高层互访、专业对口交流和军事技术合作。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国内的政治风波和两极国际格局的终结,导致两国关系下滑。其后,两军关系时走时停,始终缺少实质性内容。中美军事利益的冲突集中反映在台湾问题、美国主导的军事同盟针对中国的举措、双方军事力量态势的互动,以及新兴技术发展中的军事竞争。但是,中美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有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在地区和全球多边机制中有不断增加的合作。未来发展中美军事关系,应注意以管理分歧和防止危机为主线保持双边关系稳定,以推动共同利益为主轴进行多边机制中的合作,以增信释疑为出发点缓解中国与美国主导的军事同盟之间的对立。特别是在当前中美关系趋冷之际,发展军事关系的首要任务,是强化危机管控机制,防止最坏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7月 1日 乌克兰国防部长马尔丘克1日在这里与来访的俄罗斯国防部长谢·伊万诺夫举行了会谈,双方签署了一份政府间军事合作协定。 2日 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秘书长尼古拉·博尔久扎2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说,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应共同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该组织快速反应部队的战备水平和实战能力。俄罗斯原子能部长鲁缅采夫2日透露,俄罗斯和伊朗已就俄方向伊朗布什尔核电站提供5吨核燃料事宜达成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后东盟反恐合作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雪峰 《东南亚研究》2003,(3):23-25,32
"9·11"事件后,为了配合美国在全球反恐的战略需要,以及出于东盟自身反恐和寻求安全的需要出发,东盟成员国之间,东盟与美、中、澳等大国之间,开始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恐合作.但由于受到宗教、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东盟联合反恐成效不明显.本文主要分析"9·11"事件后美国与东盟反恐合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娜琳 《当代亚太》2002,(1):58-62
2000年8月以来,蒙美关系特别是双方的政治关系、军事合作呈现出新的态势.布什政府上台后,蒙美关系继续升温.美国在蒙古国的军事影响无疑对我国的安全产生挑战和压力.  相似文献   

12.
《美国研究》2004,18(4)
(作者之后为年份、期数 )理论·总论类应对国家失败的补救措施———兼论中美安全合作的战略性  门洪华 黄海莉  0 4①……………………………罗伯特·基欧汉学思想述评 门洪华  0 4④………………………………………………政治·法律类“关键性选举”与美国选举政治的变化 张业亮  0 4③…………………………………美国的政治腐败和反腐败 周 琪  0 4③………………………………………………外交·军事战略类布什政府对朝政策与朝核危机 张业亮  0 4①…………………………………………美国两岸政策走向 :模糊与聚焦 李本京 …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后 ,大国安全关系基本上是在矛盾与合作共存、摩擦与协调并行的框架内运作。在经济领域 ,经济安全已成为大国安全关系中的核心问题 ;在地区安全问题上 ,大国关注安全关系的地区整合 ;在军事安全领域 ,大国在重视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 ,加快国际军控和裁军进程的同时 ,以武力干涉地区冲突的军事霸权却日趋猖獗 ,导致大国安全关系的紧张。但总体而言 ,协调与合作仍然是大国安全关系的主流 ,这是冷战后维护国际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9·11”事件后,中亚地区的安全局势成为影响地区和国际安全局势的重要因素。在“9·11”事件和随后的阿富汗战事之后,尤其是近年来的“颜色革命”风波后,中亚地区的安全局势呈现出新的特点,有关大国对中亚安全环境和自身利益的界定也在不断调整。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未来中亚安全局势的演变。在未来,中亚安全局势既有挑战,存在着危机与对抗,也有机遇,存在缓和与合作的可能。国际合作对于解决中亚安全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5.
4月17日,赴日访问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与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举行首脑会谈,签署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重申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重要性,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防卫合作,以逐步扩大日本在东亚安全机制中的作用。此举被称为冷战后日美军事战略的新布署,引起各方普遍关注。 当世界正醉心于研究日本“经济奇迹”的奥秘之时,日本已开始把“政治大国”作为其发展目标。十几年来,日本全面、快速地朝着政治大国迈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鉴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日本官方从未正式提出过要成为“军事大国”,但勿庸置疑,日本正加速走向“军事大国”。一来这是“政治大国”课题中应有之内容,“国际政治总是以实力为基础的”(汉斯·摩根索),军事力量是“实力”的特殊组成部分,纵观世界历史,还从未有过“军事小国”成为“政治大国”的先例,日本不能不深谙其中的道理。二来,从日本军事发展情况和军事潜力看,它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能力,不少权威军事评论家甚至认为日本已经是军事大国。 从日本的战略思想、军事实力、军事潜力及发展军事的新动向来看,其军事大国倾向已经是昭然若揭,日本正在成为悄然崛起的军事大国。  相似文献   

16.
菲美军事与安全关系经历了由热变冷再转热的V字型变化过程.在今后一段时期里,由于各自利益的需要,菲美仍将在军事与安全关系上保持密切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美国与印尼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取得了稳步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两国高层防务交流频繁、美国对印尼的军售规模明显扩大、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人员培训成果明显。但是,相比其他东南亚国家,印尼在发展对美军事合作问题上仍有所保留,这与印尼的整体战略设想、国内政治及对周边安全态势的总体判断有关。未来一段时间,美国与印尼的关系仍将保持发展势头,但不足以导致印尼改变"独立而积极"的外交方针。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地理位置在军事上历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二战结束以来 ,东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而变化。“9·11事件”的发生 ,使东南亚的地缘政治的重要性进一步凸现。本文主要分析二战以来东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9·11事件”给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韩国政治的改革与课题金桂洙自解放到今天,可以说韩国政治比过去任何历史性变革都遇到更多的曲折和挫折。解放以后左翼和右翼的对立、外部势力造成的南北分断、“六·二五”战争、“四·一九”起义、“五·一六”军事政变、维新体制、缅甸事件、1980年汉城之春、光州...  相似文献   

20.
《联邦德国研究》1993年总目录外交政策·对外关系德国亚洲及对华政策的新走向顾俊礼3,2调整中的德国对外关系章敏4,35宾茨谈欧共体一体化进程解健真4,39政治纵横·德国统一问题《基本法》的产生李刚2,25维利·勃兰特及其东方政策朱懋锋高鉴国2,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