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秦朝统一中国,在公元前221年。这是一个非常短命的王朝,公元前207年,它就“二世而亡”了。秦朝是被人民起义推翻的。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带头起来造反的,是陈胜和吴广。陈胜和吴广都是贫苦农民。陈胜曾经为人“佣耕”,想来他家里不是地很少,就是根本没有地。但陈胜却对跟他一起造反的人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看来,他人虽穷,却很有点气魄。 像陈胜这样有气魄的人,当时是很多的。后来做了皇帝的刘邦,他在咸阳服役,碰巧看到始皇帝出巡的壮观景象,遂忍不住赞叹道:“大丈夫当如是也!”曾经做过西  相似文献   

2.
2007年10月25日,安徽省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铜陵市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广春涉嫌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进行了开庭审理。记者在采访吴广春案件过程中了解到,吴广春曾经请办案人员帮他找李真写的《地狱门前》那本书,想参考着写自己的忏悔,但可惜的是,由于多种原因,记者未  相似文献   

3.
潘岳 《现代领导》2005,(2):38-38
彭越是秦末一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起义前,彭越由于德才兼备,在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后.彭越家乡农民也组织起义,并推举彭越做统帅。  相似文献   

4.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文吴广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的思想建设,对于消除党内各种有害情绪,保持党员最佳的精神状态,增强战斗力、凝聚力和吸引力是非常必要的。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5.
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企业家队伍吴广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对企业家的数量要求将越来越大,对企业家的素质要求将越来越高。能否抓紧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的社会主义企业家队伍,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也关系到我...  相似文献   

6.
对执政党阶级基础问题的思考吴广才巩固和加强执政党的阶级基础问题,始终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执政党阶级基础的现状,积极探索巩固和加强党的阶级基础的途径,对于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要做﹃四有﹄的表率吴广才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根本意义的目标。领导干部要做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率,必须做“四有”的表率。一、带头树立远大理想,坚持坚定...  相似文献   

8.
烈火忠魂     
烈火忠魂吴广升,陈达金1993年12月31日,蒙山县武警中队代理中队长、共产党员王立全同志,在扑救山火的战斗中,不幸跌身悬崖,经多方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年仅27岁。王立全同志牺牲后,R治区党委、中共梧州地委,中共蒙山县委、县人民政府陆续作出向王立全同志...  相似文献   

9.
不公问题不可等闲视之上海大学教授邓伟志公平与效率是个老矛盾。从历史长河来看,许多起义、革命都是靠反对不公平、要求公平起家的。斯巴达克暴动是如此,陈胜、吴广、黄巾、赤眉是如此,太平天国也是如此,巴黎公社还是如此。反对了不公平,实现了相对的公平,推动了社...  相似文献   

10.
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四个环节吴广隆庞智晓窦书明当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如何在新形势下寻求一条切实有效的精神文明建设新思路和新对策,保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实现呢?我们认为必须抓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各级...  相似文献   

11.
弦伶 《统一论坛》2000,(3):44-45
吴广泉先生自幼学习书画,早年拜著名山水画家郭传璋先生为师,注重艺术实践,融会深入生活,足迹遍及我国名山大川,多年来,吴广泉不仅在山水画的创作上颇有造诣,并且在不断有新作问世的同时,还致力于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协作。他多次赴台,举办个人画展,旨在将祖国的名山大川、繁荣与美丽呈现于台湾同胞面前,他用一幅幅壮美的画卷连接着两岸同胞的心,  相似文献   

12.
江峰 《政策》2000,(10)
造字六义,象形第一。如“奢”字,上半部为“大”,下半部为“者”。“大”,即大吃大喝,大手大脚,大吹大擂;“者”字其义之一即“人也”,此等“人”必“奢”无疑!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一个“奢”,毁国荡家。可见,骄奢淫逸、穷奢极欲乃兴国创业之大忌。昔秦始皇修三百里阿房宫,“天桥飞龙奢如虹”,结果激起陈胜、吴广于大泽乡“揭竿而起”;隋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记者刘逐)为庆祝香港回归,农工党中央将于今年6月11日至15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迎接香港回归书画展”。4月29日书画展筹委会邀请北京东方书画社艺术委员会于民、刘力上、吴广乐、柳情、何镜涵、陈大章、陈项石、蒋之、傅耕野、官布、柳晓叶、孟凡玉等12位书画家来中央机关指导书画展筹备工作。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方荣欣、副主席章师明、副主席田光涛出席座谈会。农工党中央宣传部长李汉秋主持会议。田光涛副主席在座谈会上介绍了筹委会的工作及近期农工党中央欢庆香港回归正在做的六件事,一是学习香港基本法,中央机关将举…  相似文献   

14.
1这个遥远的故事,人们多已置之脑后了。2200年前,陈涉、吴广在大泽乡的起义,它如同一个“支点“,动摇了秦王朝的庞大的基石,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我无意之间,来到了大泽乡。公元2000年5月,和老伴安排一次“探亲访友之旅“,计划自江苏到安徽,至河南,至河北,后到北京。一站站短途走过去。14日晚,开始从南通上船,溯江而上。次日晨到南京,然后乘火车,下午到安徽宿州。这是应约前去看望德玉弟和素华弟妹。德玉弟从中学校长的位子上退下来,仍挑着书画协会的工作,所以在他家盘桓两天,除拜会师友之外,就是看他收藏的画  相似文献   

15.
《前进》2002,(12):37-37
(按姓氏笔画为序)干以胜马马文(女)马子龙(回族)马志鹏马铁山王成铭王同琢王华元王寿亭王志刚王建宙王显政王振川王莉莉(女)王唯众王德顺尹凤岐巴特尔(蒙古族)布穷(藏族)田淑兰(女)白玛(藏族)冯永生冯健身邢元敏朱维群乔宗淮任泽民刘江刘丰富刘志峰刘晓江刘峰岩刘家义刘锡荣安立敏(女)孙文盛孙宝树孙载夫阳安江李文华李玉赋李东生李有慰李至伦李传卿李运之李金明李继松李雪莹(女)李崇禧李清林杨光洪杨多良(回族)吴广才吴玉良吴官正吴毓萍(女)何勇沈淑济(女)沈德咏张毅张凤楼张树田张恩照张钰钟张惠新陈希陈培忠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自陈涉吴广揭竿而起以来两千年间,有规模的农民起义多达百余次,太平天国只是其中离今天较近的一次。对历史事件,人们发议论,作评价,实在是很寻常的事。本国人可以评说,外国人也可以评说,不必忌讳,也不应过于计较。一位生活在太平天国同一时代的德国智者,在太平军举义之初的1853年曾对这个“一开始就带着宗教色彩“的“运动“寄以热切的期望,并密切注视着事态的发展。但是,到了太平天国接近失败的1862年,这位智者对“这次中国革命“的“体现者“的评价却是:“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7.
《庄蹻起义和开滇的历史功绩》并《关于庄蹻起义的讨沦》诸文,恢复了劳动人民起义领袖庄蹻的英雄形象,批判了汉高诱臆测的庄蹻先“将”后“盗”的阶级调和论,和唐杨倞贩卖的先“盗”后“将”的投降哲学,批得有理。并以庄蹻“开滇”的重要史实,论证了云南作为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对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是很有帮助的。有一个庄蹻,还是有两个庄蹻?若有两个庄蹻,“开滇”的又是那一个?诸文各自剖析有据。论证有条。我赞成有两庄蹻,而“开滇”者是“将”而不是“盗”。若庄蹻只一,则先“盗”后“王”,这宁有理乎! . 一、为“盗”庄蹻是奴隶起义领袖,而不是农民起义领袖。中国的农民大起义,是“从秦朝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这是毛主席的科学论断。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刚刚形成,新的封建制生产关系较之奴隶制生产关系有优  相似文献   

18.
芳草园     
一个人间仙景。 一位远古诗人的想象。 有多少人寻踪,有多少人探源。远离荒漠,远离饥饿,远离硝烟,远离苦难。 是武陵渔郎,闯入桃源,闯入王维、陆游的牍简,闯入唐诗宋词的意境。 秦人古洞浓缩了—个民族的历史,伸延了—个民族的期冀。 不辨仙源,仙源已变。 种桃处处,处处桃花。 十里桃花,十里红哟,红了桃花山,红了桃花水,红了辈出的诗人,红了整个中国。 ——世外桃源。 ——世内桃源。  相似文献   

19.
艺术,心灵感悟的载体。没有生活的爱,就无言艺术的美。吕河生的书画,写的是心,画的是魂,凸显的是人与大自然生生息息的和谐之美。书法艺术古今有道。吕河生的书法, 悟前人道,走自我路。他宇拜米芾,善楷、隶、行草。尤行草个性拙露,飘逸不俗,得力于他对多种书体多家流派陶冶博取融会贯通实现的艺术升华。以我心,写我字,吕河生凭借一种内在的力量表现有生命的自然,张扬个性独具的审美理念。他的册页行书,气韵畅达,造字如景,使人顿开心颜。书画同源,蓬荜生辉。纵观中国绘画史无一大家不是书家。吕河生以书入画, 用笔自然率真,着色天然晕染,笔墨化境入怀,天工巧夺。他的《竹林七贤隐士图》山静水清,风拂幽鸣,画面诗情潺潺,浮想联翩。又《太行新气象》、《黄山新雨后》,  相似文献   

20.
这里拾取的回忆片段,都跟自己过去几年在语文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有关。是问题,就该求解。当时,象是解决了一些,但混沌不清的还不少。这种状态,正好用“半明半暗”来形容。回忆,倒象是一个“过滤器”。混混沌沌的,被过滤一下,竟然变得比较清楚了。这才敢拿出来,论一论。当然,自以为清楚的,未必就一定完全正确。论,只是论自家的看法。问题先提四个。按性质,几乎都通到一个字上,这就是“导”。下面,分开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