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高耸 《公安研究》2013,(12):16-19,34
科技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警务运作与管理,正逐步由数字化、信息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所主导,“智慧警务”正在悄悄改变传统的警务模式。“智慧警务”包括硬件条件和软件环境两方面。目前实现“智慧警务”的障碍,主要是对“智慧警务”的认识和理念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统一的规划与领导,技术与保障的力量和机制还没能形成支撑。构建“智慧警务”要把握四个关键词:创新、人才、数据、安全。通过构建“智慧警务”有效地提高城市社会化管理的水平,促进智慧城市和平安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警务工作正在进行"智慧化"的创新变革,"智慧警务"理念也随之而生。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思想值得"智慧警务"借鉴。互联网思维下的"智慧警务"以"警务云"与关联分析为应用基础,"智慧警务"建设要以信息公开为切入点,以移动应用为支撑,以信息关联为导向,实现"警务云"数据共享和警务工作"协同共进"等目标。  相似文献   

3.
智慧警务是在大数据时代因应治理现代化目标要求而对警务机制进行探索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在当前的智慧警务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中存在着技术中心主义和指标主义倾向,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文因素和各地的经济文化差异。智慧警务建设应积极防范法律风险,构建和完善法律体系;激励多元的智慧警务模式;同时以人权保障为价值原则,充分保障公民个人信息权利。  相似文献   

4.
<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使传统的警务模式面临全面升级的挑战,驱动着上海智慧公安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为了适应智慧公安建设和新时代警务指挥方式的新环境、新需求,上海智慧公安在"情指行"一体化运行的现代警务理念指导下,提出了"警务中台"的创新构想,力图搭建一条从情报信息多维研判到赋能一线民警执勤执法之间的崭新桥梁,为上海公安智慧赋能,实现精准警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实现公共价值,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新时代警务改革的目标与方向。但作为现代警务改革重要抓手的智慧警务建设中日益凸显的数字政务悖论现象时刻拷问着公安机关的治理能力。既有研究往往关注技术与结构性的制度安排,难以回应智慧警务的公共价值期待。基于智慧警务创新障碍模型,智慧警务创新中可能存在“数字基础型”、“行为惯性型”、“数字鸿沟型”与“数字信任型”障碍,对此可通过警民共同生产、培育数字公民、夯实数字信任予以矫治,进一步提升智慧警务的可及性与公共性。  相似文献   

6.
"警力不足"的说法具有悖论属性。应对"警力不足"是各地开展警务改革探索的重要动因。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开展的警务改革,以加强基层一线尤其是社区警务工作为重点,创新移动警务平台效能、推行派出所"三队一室"模式、落实社区民警"三不一专"模式、适时深化市局警力优化配置,构建"融入社区"的社区警务以及认同意识强韧的警营文化,以期深化本土警务资源的内涵建设、内涵式发展。襄阳警务改革具有当代中国警务改革的地方样本和个案属性。  相似文献   

7.
张涛  陆娟  冯瑞 《警察技术》2020,(1):12-15
为适应警务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新形势、新需要,南京市公安局提出了“一中心三平台”建设理念,以警务大数据中心为枢纽,为全局提供硬件资源、数据资源、通用应用资源,有效支撑全局基础性、共用性智慧警务应用。通过警务基础平台、情指平台、行政办公平台的建设,将各类应用系统归类整合,加强市局应用建设统筹,解决警务功能重复建设、数据融通困难、应用系统分散等问题,推进向新一代智慧警务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国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工作的部署与实施,公安“智慧大脑”建设成为更好支撑智慧警务发展的基石。从地市级公安机关角度出发,深入研究"智慧大脑"的技术架构、功能组成和能力输出等内容,并结合地市公安建设经验,探索具体实现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智慧警务”: 大数据时代的警务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智慧警务"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引擎、视频技术、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为技术支撑,以公安信息化为核心,通过互联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促进公安系统各个功能模块高度集成、协调运作,实现警务信息"强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应用"之目标的警务发展新理念和新模式。它标志着公安信息化正在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高度融合——智慧化。"智慧警务"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感测、分析、整合警务运行中的各项关键信息,通过对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公安需求做出明确、快速、高效、灵活的智能响应,为公安工作提供高效的警务管理手段和拓展便民服务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宿迁市公安局用大数据思维推进"智慧警务"建设,探寻出一条"强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运用"的"智慧警务"新路径,实现了现代科技与警务机制的深度融合,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多方数据资源"百川汇合"。数据整合是大数据时代的基本特点。从2016年开始,宿迁启动大数据警务改革,加强大数据警务实战平台建设,建立统一的数据汇总标准,整体推进数据采集应用。建立完善数据库,社会治理的海  相似文献   

11.
公安改革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进入新阶段,"智慧警务"迅速兴起并快速成长。在"智慧警务"视野下,智慧社区警务建设具有能够促进人口管理实效化、推动宣传教育高效化、提高安全防范主动化以及创新服务群众自助化的优势,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强调"智慧导向"以加强海量数据的智慧处理,同时搭建智能平台以打破信息壁垒,还要加强合作以完善协同治理,更要强调对社区民警的教育培训以及公民信息安全的保护等。  相似文献   

12.
<正>自公安部提出"智慧警务"理念以来,苏州市公安局(以下简称市局)勇于探索,率先实践,大力推进以"六星科技·纵横警务"为品牌的苏州版智慧警务方案。苏州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如何顺应智慧警务发展要求,培养一批具有大数据思维、掌握大数据实战应用技能、具有将公安领域知识与大数据技术等融合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是当前苏州公安教育训练工作面临的一项  相似文献   

13.
浅析智慧警务视角下社区警务建设新路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借鉴"互联网+"、新"智慧+"的发展模式和服务方式,智慧警务已成为推动各项公安工作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和时代潮流。社区警务作为推进我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传统的业务模式和工作方法已显活力不足。新形势下将智慧警务发展理念注入社区警务建设中,必将为社区警务的防控与维稳作用注入新的动能,为社区警务建设的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4.
杨绪春 《政策》2013,(7):71-72
近年来,襄阳市在推进"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进程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深入开展"书香溢襄阳"全民阅读活动。通过领导垂范、全民参与、品牌吸引、媒体造势,引导市民在阅读中感受快乐、汲取智慧、锤炼品格,激扬动力。目前,全民阅读活动已覆盖襄阳,浓郁的书香弥漫在古城。"书香襄阳"建设已成为惠及民生的文化工程,成为建设文化强市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5.
李瑾 《警察技术》2018,(1):30-32
正流动人口、出租房管理、电瓶车防盗等公安机关基础管控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着力破解的难题。2014年以来,浙江省温州市公安机关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治安背景,借助物联网信息技术,以城域物联网建设为契机,探索以"以卡管人、以卡管房、以卡管车"为核心内容的物联网治安管控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该"物联网+警务"的温州模式为"智慧警务"夯实"智慧基础",作  相似文献   

16.
许雯 《两岸关系》2011,(2):65-66
2010年3月26日,台籍律师朱襄阳从北京市司法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为了这一刻,他已足足等了16年。朱襄阳因此成为取得该证照的首位台湾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国警保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的建设与实施,警务保障信息化建设成为更好支撑现代警务保障发展的基石。从市级公安机关角度出发,贯穿市、区、所队多层级,兼顾各警种,全力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深入研究“智慧警保”的技术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服务架构等关键工作,积极借鉴兄弟单位建设经验,探索出一套有高度、能落地、见成效的实现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警察技术》2019,(6):3-3
<正>近几年,随着全国智慧社区的不断建设和发展,智慧社区警务建设作为其中重要一环,也受到各级公安部门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社区视频数据采集全面化、数据加工处理智能化、管理服务应用深度化,使智慧社区警务服务更加全面、功能更加健全、管理更加科学,充分发挥警务信息化和智能化服务居民群众、创新社会治理,促进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公安工作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和时代潮流。本期专题对智慧社区前端感知设备及警务管理平台的建设应用进行了论述,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对智慧  相似文献   

19.
自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创建"智慧城市"以来,海曙区以"智慧城区建设领跑全市"为目标,立足中心城区实际,以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产业等为重点,依托原有信息化建设优势和81890、数字城管、社区警务e超市等既有品牌,始终坚持并不断深化"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深化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杨骏 《公安研究》2012,(11):19-23
在新兴传媒时代,微博已逐渐成为公安机关利用网络开展警务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成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构建的重要平台。由微博管理与运营产生的“微警务”是现代警务机制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其发展迅速,同时面临诸多问题。为保障“微警务”这一新生警务模式健康、有序发展,公安机关应积极探索规范公安微博运营方法,进行长效建设,做好新兴传媒时代的公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