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让人民群众过上小康生活。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关键在农村,而农村小康的实现,关键在于消除农村贫困。如果说农村的扶贫工作是我们党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所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那么,新世纪的扶贫,则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奠基工程。只有这个基础打牢了,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才能稳步快速发展。因此,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扶贫工作,成为党和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最近,我们从海南全省东、西、中部地区抽取了十多个脱贫典型作为样本进行了调查。这些样本所提供的经验,为新世纪的扶贫…  相似文献   

2.
农村贫困正在以不同的新形式出现和累积,贫困人口相对集中于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难度越来越大。新时期,特殊类型地区依然是我国贫困的重灾区和扶贫主战场。改变特殊类型地区贫困状况是彻底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的需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稳定的需要。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的扶贫机遇前所未有。但是,要解决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的发展,就得从资金投入、统筹发展、机制创新和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精准扶贫正处于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全国各地在精准扶贫初战告捷的同时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压力,其中农村贫困群体主动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足已经成为精准扶贫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我省也不例外。有效解决我省农村贫困群体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的前提,是立足海南农村贫困群体的基本现实,深刻剖析其内生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五月的拉萨阳光明媚,百花盛开,迎来了二十一世纪的“扶贫与环保”国际研讨会。为了进一步探讨21世纪消除饥饿、摆脱贫困、促进人类社会共同繁荣进步和发展的思路与措施,联合国社会经济事务部、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拉萨联合举办了“扶贫与环保”国际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对各国的贫困现状、贫困政策、扶贫措施与成就以及新一轮扶贫工作的对策、环保中存在的问题及  相似文献   

5.
钟严 《今日海南》2013,(9):28-29
建省办经济特区25年,海南这块土地气象万千。但“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收入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多数农民不富裕.少数农民甚至在贫困线上挣扎。海南是热带农业大省,农民增收问题直接关系国际旅游岛能否按期建成。  相似文献   

6.
一、正确实施扶贫战略一)扶贫战略应以消除群体性的基本需求贫困为基础,以解除工业化的资本需求贫困为重点。贫困山区群体性的基本需求贫困和工业化的资本需求贫困的“双贫现象”,属于不同性质的贫困:前者反映的是人的生存困境,一般以人的最低基本生活需要所需的费用...  相似文献   

7.
以集镇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扶贫工作文/郝敬恒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提出,要力争在本世纪末最后七年内基本解决目前全国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提出了向绝对贫困的最后挑战。如何落实这一计划,打好“八七”扶贫攻坚战?我们认为,抓集镇建设,促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8.
攻坚者,攻打坚固之阵地也。所谓“扶贫攻坚”,就是借用“攻坚”这一军事术语,比喻扶贫工作已进入了后期的艰难阶段,难度很大。扶贫攻坚坚在哪里、难在哪里?一是难在现今的贫困乡村偏僻边远,交通闭塞;二是难在贫困乡村缺乏现代基础设施,整个农业生产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阶段;三是难在贫困地区还没有形成稳固的足以改变全局面貌的经济支柱,缺乏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里面的世界很无奈”这句话来形容贫困乡村的现状,是一点也不过分的。针对贫困乡村的现状,扶贫攻坚必须抓住根本,组织实施好“三基工程”,…  相似文献   

9.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景东彝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在前一段重点抓好川河坝的基础上.开始着手解决无量山、哀牢山(以下简称“两山’旬的贫困问题。特别是1994年6月以来,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三年全县脱贫,继而奔向小康”的奋斗目标,把“驻村帮社”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采取县乡两级党政领导和县直各部门与贫困村挂钩扶贫、包干负责的办法,把大量的领导精力和人力、物力、财力投向“两山”,使全县扶贫工作渐入佳境,进入了高潮。“两山”不摘贫困帽,全县难奔小康路无量山、哀牢山两大山脉纵贯景东全境。澜沧江穿过无量山脉,向南奔腾…  相似文献   

10.
建设幸福广东视角下完善农村扶贫开发责任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军 《岭南学刊》2011,(6):127-132
广东农村贫困是政治性、经济性、社会性、文化性等多重因素导致的复杂问题的集合。在建设幸福广东的进程中,消除贫困是建设幸福广东的前提和基础,让所有人都免于贫困,是建设幸福广东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广东新时期的农村扶贫工作,应以崭新的理念,以创新的思维,针对变化的新情况,以落实“双到”为核心完善农村扶贫开发责任机制,制定更加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目标、措施和办法,努力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和扶贫成效。  相似文献   

11.
扶贫工作是云南建设和发展中的一项极为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扶贫工作的重点是什么?着力点应放在哪里?这是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非常关注的大问题,也是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对于农村来说,首要问题就是要激活每一个家庭的细胞,搞活干千万万个家庭,最根本的是要加大扶贫的力度,把着力点放在贫困的少数民族妇女身上。一、贫困民族妇女扶贫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省委和省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八·七”扶贫攻坚战,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实施了一系列以打扶贫攻坚战为主线的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措施。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奋…  相似文献   

12.
解决贫困群众最迫切、最基本的需求是精准扶贫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直接影响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当前,对扶贫需求把握不精准、扶贫联动机制不健全和扶贫考核反馈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制约着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群众需求的满足,因此,需要通过深化驻村帮扶、强化扶贫联动和完善扶贫考核反馈等策略来逐步化解。  相似文献   

13.
海南6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80%的土地在农村,近40%的G D P来源于农业,解决“三农”问题是海南发展的基础和前提。2004年9月至10月间,笔者在保亭县什玲镇进行扶贫工作时先后走访了10多家农户,对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作了最直接的信息采集。为了保证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前海南的三农状况,在访问构成上有针对地选取了2-3户村委会成员,2-3户中上农户,2-3户普通农户,2-3户困难农户。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海南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现代化、农民的致富存在四大客观制约因素。土地问题。海南土地总面积353.54万公顷,人均土地约0.44公顷。由于海南地理…  相似文献   

14.
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始自海南,目前已在全国一些省份逐步推开。海南的文明生态村创建之路,也被人们称之为一条迈向全面小康的“绿色小康”之路。学者们认为,文明生态村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建设和谐社会、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好的范例。从某种意义上讲,“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关系着“绿色小康”质量的好坏与品位的高低。那么,“绿色小康”的定位,对“三农”提出什么新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15.
切实加大扶贫力度力争基本消除贫困现象张铭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作为主要奋斗目标之一,明确提出“认真落实国家扶贫攻坚计划和政策措施,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到2000年基本解决目...  相似文献   

16.
脱贫的直接目的在于解决温饱,而致富的目标则在于谋求富足。只有实现富足才可能远离温饱、告别贫困、步入小康。扶贫意在拯救贫困,而扶持则在于辅助发展。“开发性扶贫”就是一种实在的扶持方略,只是这种“开发”不要仅限于对物(资源)的开发,还应同时注意对人(思想)的造就。在脱贫致富进程中,对象与主体是两个完全相反的角色,变“扶贫对象”为“扶持主体”,实际上就是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罗淳一年前,笔者曾以《是“照顾对象”还是“发展主体”?》为题,就民族后进地区脱贫进程中的心理调适与优化问题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绿色减贫因为吸纳融贯了精准扶贫、绿色发展与可持续生计意蕴而具比较优势,所以对跳出“贫困陷阱”、隧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缓解相对贫困问题有靶向功效。主体、产业和空间三维贫困及其在经济社会系统运行中的交互叠加,既是引致并加剧区域性、系统化深度贫困的主要诱因,也是深度贫困样态的具象化呈现形式。为此,必须坚持问题、过程与结果导向,沿循“主体—产业—空间”三维及其互嵌耦合性辨析绿色减贫的运行逻辑,寄望通过精准廓晰致贫的机理与病灶,进而在厘清绿色减贫思路和方向的基础上,围绕绿色主体培育、绿色产业打造、绿色空间优化及“主体—产业—空间”协调融贯构建长效机制,以期助益高质量摆脱以生存需求为指向的绝对贫困,持续性缓解以发展需求为要义的相对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奈曼旗统战部积极开展以“建联谊、促团结、扶贫困、共繁荣”为主题的民族团结扶贫联谊创建活动。协调旗委组织部、民族宗教等有关单位确定30个民族嘎查与30个单位和30个企业结成扶贫联谊关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推动我旗扶贫联谊工作向更深、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前进论坛》2008,(9):6-13
二十年前,毕节地区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那时胡锦涛同志以一个年轻的省委书记的胆识,以一个政治家的胸怀,在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科学论证之后,英明决断,创建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决意要为中国贫困的岩溶山区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经济的路子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的确立,  相似文献   

20.
江登峰 《政协天地》2014,(11):10-11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今年是第一个“扶贫日”。设立“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格外关心,对于宣传党和政府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和友善互助核心价值观、加强扶贫理论政策研究交流,对于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扶贫开发的工作格局,动员全社会力量继续向贫困宣战,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