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靳文静 《中国司法》2009,(5):100-103
一、问题由来 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正案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这一规定说明:性骚扰在我国仅是作为男性对妇女权益侵害的一种违法行为,其立法基础是性别歧视。随着同性性骚扰行为在司法实践中被认定为侵权行为被追究民事责任的案例出现,这一法律规则被我国的司法实践所突破。同时,由于对性骚扰的认定标准、证据适用规则、处罚措施等方面规范的欠缺,使得该规定的效力和可操作性受到公众和法律界人士的质疑,  相似文献   

2.
一年前修正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首次增加了“禁止对妇女进行性骚扰”的条款,曾被乐观地认为是保护妇女权益的“护身符”。然而,修正案实施一年来,全国进入诉讼程序的性骚扰案不足10起。  相似文献   

3.
《法治与社会》2003,(8):54-54
性骚扰将写入《妇女权益保障法》中,法律起草工作已经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4.
2009年5月21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草案)>,明确了"性骚扰"的具体形式:"禁止以语言、文字、图像、电子信息、肢体行为等形式对妇女实施性骚扰."而我国最早在地方法规中对性骚扰进行定义的是辽宁省,<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在第十九条明文规定:"禁止以语言、文字、图像、电子信息、肢体行为等任何形式对妇女实施性骚扰.  相似文献   

5.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受害妇女有 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这是我国首次将性骚扰列入现行法律的框架内,令人鼓舞。但将性骚扰 列入现行法律的框架内,从自然到应然还需要更明晰的尺度和更详细的诠释,毕竟,缺乏可操作性的 良法很可能只是“纸上开花”。  相似文献   

6.
民法典在第四编人格权篇第一千零一十条第一款新设了关于“性骚扰”的规定,强调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距“性骚扰”的概念最初被美国著名女权主义法学家凯瑟琳·麦金农在1974年提出的时间相隔45年;距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时间相隔24年;距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在2005年修订中第一次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的时间相隔了14年。  相似文献   

7.
性骚扰防治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骚扰危害受害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婚姻关系的建立与稳定,影响职业发展、造成经济损失,扰乱社会秩序。我国现行法律在不同的立法层面上明确了反对性骚扰的法律原则,妇女权益保障法又将性骚扰纳入了法律范畴,但没有关于性骚扰的专门立法;现行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笼统、空泛,缺乏可操作性;法律规定不周全、不延续。应加强立法,填补法律空白,并在刑法典中增设“性骚扰罪”的有关规定;建立起性骚扰的社会预防和防治机制。  相似文献   

8.
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妇权法》)为主体,包括《婚姻法》、《继承法》、《劳动法》和《母婴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在内的一整套保障妇女权益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在诸多权益的保护上为妇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由于法律条款的原则化,特别是部门与部门之间如何加强衔接,如何协调到位似乎没有具体规定,以致执行时"各就各位",体现不了合力的保护。为此,本文从妇女权益保障中存在的不足出发,就强化妇女权益保护的机制和措施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妇女权益保障法》基本原则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建军 《法学杂志》2004,25(3):52-53
《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基本原则是该法的核心和灵魂,是准确认识和理解该法的基石。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应对其基本原则重新进行思考,并确立保障妇女人权、性别平等以及禁止一切形式性别歧视三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一部综合性的、全面保护妇女权益的基本法律,与妇女权益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妇女权益保护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已不能够完全满足现阶段妇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因此,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已提上立法机关的重要议事日程。本届政协会上,有关机构提交了一份题为“关于修改和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建议”的提案,其中包括了保护“无过错二奶”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11.
性骚扰法律规制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新宝  高燕竹 《法学家》2006,1(4):65-76
禁止性骚扰写入<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性骚扰立法迈出的第一步,但对于规制性骚扰显然是不够的,如何构建规制性骚扰的法律体系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明确了性骚扰的概念、基本类型及价值基础.作者认为,性骚扰是一复杂的社会现象,构建全面综合的性骚扰法律规制体系是解决性骚扰问题的关键.文章对如何构建这一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日,《济南市妇女权益保障若干规定》经山东省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规定提出,禁止以语言、文字、图像、电子信息、肢体行为等方式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受害妇女有权向行为人所在单位、妇女组织或者有关部门进行投诉。有关单位或部门在查清事实后。应当依法对实施骚扰者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3.
2008年6月四川省成都市某人事经理因“性骚扰”被以强制猥亵妇女罪判处刑罚。此案是2005年12月1日新施行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对‘性骚扰’首次立法后,国内第一桩因‘性骚扰’而被处以刑罚的案件。性骚扰违背了性权利的自主性,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性骚扰可能成为“性犯罪”的预备行为。国家立法对性骚扰的规制,既利于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预防犯罪的发生,特别对性骚扰的遏制起到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妇女劳动权益保护是妇女权益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规范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在妇女流动人口的劳动权益的保障问题中,仍是空白;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显现出《妇女权益保障法》存在不少欠缺,有待从立法观念、具体保护和惩戒措施、法律救济途径及执法监督等方面予以完善,切实保障妇女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15.
12月1日,又有一批法律、法规、规章开始实施。其中主要包括:一、法律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要点: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当有适当的名额;各单位在录用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合同,并不得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二、行政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要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的内容,包括是否符合安全、卫生、健康、环境保护、防止欺诈等要求以及相关的品质、数量、重量等项目;法定检验的…  相似文献   

16.
<正>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已于1992年10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保障妇女权益的重要法律,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妇女权益保障法》既规定了全社会对妇女合法权益的保障责任,又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笔者仅就女性“四自”精神与保障妇女权益的关系谈些看法。一、“四自”精神是现代女性必备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简论《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妇女权益的保障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权益保障法》全面保障妇女权益,促进了妇女事业的进步与发展。面临市场经济带来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妇女权益保障法》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论证了妇女在政治地位和人身权益保障方面若干有待提高和有待深化的问题,对目前妇女参政中普遍存在的女代表必须同时具有双重或多重身份之降低妇女参政质量的通行作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障妇女权益必须着眼于保障妇女的发展权利,它是妇女获得一切权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 1992年4月3日,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这是我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妇女群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一、本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妇女权益保障法》,以马列主义妇女观为指导,以我国宪法为依据,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确立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机制,巩固和发展妇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长足进步和妇女权利意识的初步觉醒,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妇女法》)增设了有关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的规定。这一规定的贯彻执行,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  相似文献   

20.
反家庭暴力法立法和反家庭暴力工作,并不能全然画上等号。不管有没有立法,反家庭暴力应该是全社会共同的认识,也是各相关部门的分内之事。反家庭暴力要落到实处,执法恐怕比立法更重要。首先,家庭暴力早已为法律所禁止。《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公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