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宛稚 《法制与社会》2010,(19):224-225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多为"80后"和"90后",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自然有着他们不同于以往大学生的特性,本文从分析"80后"和"90后"大学生群体特性入手,思考了当前高校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为当前的爱国教育应该作为一种生活教育,应该注意同国内外大事相结合,必须改革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同样也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关注"留守儿童",积极为"留守儿童"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事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大计。本文从保障人权、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从制度、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这个并不为人熟知的"工程",既没有光鲜耀眼的外观,也没有媒体簇拥的追捧,尽管与一处处拔地而起、巍峨壮观的建筑相伴而行,却总是默默无闻;这个催生经济效益的"工程",从楼宇到道路,从建材到金融,为亿万资金流构筑一道无比坚固的堤坝,使国民经济血脉更加畅通无阻;这个拒绝黑暗清除病害的"工程",打开窗户放送光明,一批批吸附在建筑工程上的蠹虫霉菌,被无情曝光、处理……新的世纪,面对愈演愈烈的工程职务犯罪,面对人民群众的热切呼唤,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高举起,在共和国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从此又增添了一个新的领域——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阳光工程"。  相似文献   

4.
寻子风波愈演愈烈,失踪大学生的父母怀疑"儿子被害",跑省城上北京"讨说法"。当失踪者被民警找到,他失踪的内幕也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5.
2009年,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市、区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区"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大局,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提高交通事故预防能力为重点,以实现"一降两保"为目标,举全警之力,集全警之智,尽全警之责,精心构筑"九大工程",倾力展开"八大战役",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0.2万多起,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变化,一个伴生的新词汇"蚁族"应运而生。所谓"蚁族",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指的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本文主人公姬晨光就是其中一分子。与绝大多数不畏困苦勤勤恳恳执着地开创未来的"蚁族"不同的是,这个在亲朋眼中的"潜力股"大学生,为提速人生"幸福指数"。公然以侵害他人作为发财捷径。2010年1月26日,河南省沁阳市检察院以抢劫、抢夺罪对姬晨光等人提起公诉。随着案情的明朗化,人们再次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到"蚁族"的生存状态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黄坚 《法制与经济》2009,(12):128-129
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普遍存在,从事专业心理咨询的人员人手不足,这个问题,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防护的"真空地带",因此,建立以非专业人员为运作主体的心理干预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农"问题是党中央每年关注的头等大事。农村稳,国家稳;农业好,国家好;农民富裕,国家富。"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国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三农"问题当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村官问题。从位阶上说,村官不算什么"官",但作为我国行政体系的"神经末梢",村干部的地位、作用不容小视,出现问题也不可小觑。近年来,司法反贪部门查处的村官贪腐案件中不乏小官巨贪。有的村官贪腐案甚至酿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共事件,真可谓村官不好,地动山摇。  相似文献   

9.
王成斌 《江淮法治》2014,(19):24-25
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的落实是人大监督实效性的体现,为使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真正从"纸上"落到"地上",今年,宣城市宣州区人大常委会对2013年作出的9项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进行"二次审议",对办理情况不尽人意的,督促政府继续落实。通过跟踪督办,先后解决了棚户区改造、非法盗采砂石、农村学生上下学安全、民生工程建设等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增强了人大监督的实效性和权威性,支持了政府工作,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相似文献   

10.
李志刚 《政府法制》2011,(22):37-37
官员"治庸",不独为当下的"热词"。古代"庸官"比比皆是,于是历代王朝都重视"治庸",尽管多数乏善可陈,但有时也能让我们眼睛一亮。  相似文献   

11.
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是我国第一家以"自主创新"为主题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在总体上实施"六大工程和六项改革",在创新平台的建设上实施"五通工程、五个机制"。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的科技政策,可以确定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科技政策与法律的竞争力,从而为试验区政策与法律体系的深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张忠培在《书屋》撰文认为,必须澄清对邓小平的两个提法的误解,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是硬道理"。长期以来,我们将邓小平说的"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这是一种误解。读遍邓小平著作,没见过他说过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因此,不能将"经济"强加在"发展是硬道理"头上,将邓小平说的"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乃至说成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不是对当时他提出的政治和建没而言的,  相似文献   

13.
"吃泡面、睡沙发",这与想象中"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状态大不一样。在陕西省政府办公厅见习的大学生帖文刚亲眼见证了公务员生活的另一面。政府部门的日常运作是怎样的?公务员的真实工作状态如何?陕西省政府的一项举措为大学生提供了与政府机关"亲密接触"的机会。去年暑假前,陕西省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大学生假期到政府机关见习制度》(以下简称政府见习制度),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大学生政府见习长效机制。据统计,共有2000多名大学生报名首批政府见习活动,"去省政府见习"一度成为陕西高校网站、论坛、微博中的流行语。这一举措的灵感来源于陕西省省长赵正永的哈佛之行。2007年,赵正永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  相似文献   

14.
李志刚 《政府法制》2011,(27):36-36
如今,一些地方、部门,一旦有"突发事件",首先想到的是"舆论引导"、"公关技巧",如果事件没解决好,多半会指责"舆论引导不力"、"公关无方",而讳言处置不当。如此思维应对"突发事件",实则是"本末倒置"。史上首家媒体诞生前,突发事件也时常发生。可那时官员手里压根就没有"媒体",更谈不上舆论引导,相反,突发事件中的"谣言"、"流言"却可以满天飞,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法下的民事诉讼中,"对物管辖"包括"纯正的对物管辖"和广义的"准对物管辖"。"对物诉讼"则可分为"纯正的对物诉讼"和"准对物诉讼"。原告既可以特定的人为被告提起"对人诉讼",也可以"物"为被告提起"纯正的对物诉讼"。在"对人诉讼"中,如果法院无法对被告行使"对人管辖",还可基于广义的"准对物管辖"获得对案件的管辖权。基于广义的"准对物管辖"的诉讼被称为"准对物诉讼",仅对特定的被告具有拘束力。基于"纯正的对物管辖"的诉讼被称为"纯正的对物诉讼",具有对世效力。"对物管辖"客观上起到了限制责任的作用,且在一定情形下可以转化为"对人管辖",但"对人管辖"不能转化为"对物管辖"。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必要借鉴美国法的相关规定,即要求我国法院以被告在我国境内可供扣押的财产为依据行使管辖权之前,应确保该争议与被告财产之间,或者被告与我国之间具有"最低联系"。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伟 《法制与社会》2010,(30):217-218
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对于加强新农村建设,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都有积极意义,但是作为一个新事物,一些相关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使得"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佚名 《政府法制》2010,(20):16-16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词汇的意思是不断变化的。比如,"模仿"这个词汇,有的时候可以叫做"学习",有的时候可以叫做"借鉴",有的时候可以叫做"抄袭",眼下则被戏称为"山寨"。最近,笔者和大阪府立大学一位退休的中国学教授谈到此事,有了这样一番感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浙江省各级司法行政部门以服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己任,以实现"应援尽援"为目标,认真履行法律援助监督管理职能,着力做深做细做实各项基础性工作,努力打造"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为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2008年至2010年,  相似文献   

19.
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察厅提出在全区农村实施"勤廉为民"工程,并于2009年7月在自治区党委的支持下,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区农村实施"勤廉为民"工程的意见》。"勤廉为民"工程开展两年多来,自治区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发生巨大的变化,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20.
吴明 《中国监察》2011,(3):47-47
前不久有报道说,南方某县为了提升当地的影响力,建造"山寨悉尼歌剧院"、"山寨中国馆"等标志性建筑,引来众多非议。群众说这是"乱花老百姓的钱搞面子工程",不如把钱用来做对低收入群众有益的事。对此,当地一些干部觉得"委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