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卫意图是正当防卫理论的短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防卫理论中的防卫意图,对于认定防卫人的行为是否成立正当防卫以及认定防卫过当行为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防卫意图这个主观要件已经成为正当防卫理论中的薄弱环节,司法实践也长期忽视防卫意图的评价功能。防卫意图不要说具有重大缺陷,在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成立正当防卫时,仍应将防卫意图作为必不可少的构成要件。应将防卫意图理解为对意志因素的表达,即指行为人主观上制止不法侵害的愿望或追求。当防卫人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时,若防卫人对此有明确认识,则不成立防卫过当,应以故意犯罪认定;反之,成立防卫过当。正当防卫意图的本质决定了防卫过当的行为属性是过失犯罪而非故意犯罪。  相似文献   

2.
论正当防卫构成要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群策 《政法学刊》2001,18(3):28-30
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在我国刑法学界大体上已形成共识,但仍存在一些争议问题正当防卫主观条件中行为人对正当防卫的认识因素问题;正当防卫前提条件中对于不作为犯罪,过失的犯罪,无责任人的侵害、动物的侵袭,以及避险行为损害的防卫问题;正当防卫时间条件中不法侵害行为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认定问题等,须一一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3.
正当防卫制度是刑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法律制度,是国家赋予公民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法律武器.本文就正当防卫的修改、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和认定以及防卫过当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其内容的饱满和逻辑的严密使正当防卫理论更加充实和深刻.  相似文献   

4.
正当防卫制度是我国法律规范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为保护国家、公共及公民的合法权益,同犯罪行为做斗争提供了法律保障。本文从正当防卫的概念、构成要件、目的和意义等几个方面去分析。就正当防卫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对正当防卫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出相关的建议,在立法或司法解释方面不断完善,正当防卫制度一定会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当防卫并不排斥事先做好防范、准备的情形,而传统刑法理论中犯罪构成只包含积极的构成要件,并将成立正当防卫与符合犯罪构成置于相互对立的地位,不利于分析、判断具体犯罪的成立与否。借鉴德日刑法学递进式“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理论,结合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应该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排除犯罪性的行为(违法阻却事由)和《刑法》第13条“但书”情节并列作为消极要件纳入我国的犯罪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6.
正当防卫并不排斥事先做好防范、准备的情形,而传统刑法理论中犯罪构成只包含积极的构成要件,并将成立正当防卫与符合犯罪构成置于相互对立的地位,不利于分析、判断具体犯罪的成立与否。借鉴德日刑法学递进式"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理论,结合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应该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排除犯罪性的行为(违法阻却事由)和刑法第13条"但书"情节并列作为消极要件纳入我国的犯罪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7.
正当防卫是一种法定的制度,其根本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遏制违法犯罪、维护防卫人合法权益。但是,由于社会各种内容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致正当防卫在实践中遇到了一定得困难,在许多案件中无法有效地区分正当防卫、防卫过当甚至故意犯罪。正因如此,对于正当防卫制度成立条件进行研究不仅是一种法学理论研究活动,而且对于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运用正当防卫制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于正当防卫在实践中的成立条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使得当事人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能够被准确的认定,并且发挥出应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家庭暴力中女性自我防卫的形态和特点,重点研究了家庭暴力中女性的正当防卫在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问题。在重新探讨家庭暴力中正当防卫的时间和程度要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刑事司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侵权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所要具备的条件,是司法审判人员认定行为人是否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判断依据,也是当事人主张或抗辩的法理依据。然而不管是各国法律和司法实践还是国内学界都在构成要件上有诸多争议,尤其是针对违法行为与过错的界定以及是否具有区分的必要有不同的见解。本文从对基于此问题的观点学说进行对比和分析,简要的分析了三要件说的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当防卫证明责任的分配不仅是一个刑事程序法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实体法问题。普通法传统上要求被告人承担正当防卫的证明责任,20世纪以来英国和美国对传统规则的认可是以犯罪定义的“有罪”推定机能为基础的。区分正当化事由和免责事由可以为20世纪后期英美法系国家大部分司法管辖区将正当防卫的说服责任分配给控诉方提供体系上的解释。大陆法系在正当防卫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上的分歧根源于对构成要件的性质和三阶层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核心在于构成要件是否具有对“有罪”的推定机能。中国四要件犯罪构成与正当防卫的关系之争是当前正当防卫证明责任分配规则摇摆不定的实体法原因。仅仅区分积极要素与消极要素的分层次体系不足以支持确定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只有建立“评价对象—对象评价”的犯罪构造,对犯罪构成四个方面要件的内容和体系性功能进行改造,才能稳定地支持将正当防卫的全部证明责任分配给控诉方。  相似文献   

11.
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情况。正当防卫是合法的,受到法律保护的,受到鼓励的行为,而防卫过当则是非法的甚至是犯罪的行为,因此,如何认定和处理防卫过当案件,就成了司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刑法理论问题。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一、防卫过当的特征防卫过当的特征即其构成的要件,是正确认定防卫过当的前提和关键。防卫过当具有二个特征:一个是行为的防卫性;一个是结果的过当性; 行为的防卫性,是指行为人的行为所具有的保护合法权益免遭不法侵害的自卫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贪污罪的构成要件,总结出其构成特征,并对贪污罪的构成特征进行了简要的探讨,从而对贪污罪的司法认定问题进行了厘清。  相似文献   

13.
国家赔偿构成要件中因果关系是必备要件之一,关于因果关系认定的学说历来是侵权法理论中最复杂的部分,也是国家赔偿司法实践中最难把握的问题。而随着现代国家行政事务管理的高度专业化与司法事务的国家垄断性,国家赔偿中的因果关系认定显  相似文献   

14.
吴骏 《法制与社会》2012,(20):114-115
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一般是指不法侵害已经开始且尚未结束。在对于不法侵害开始和结束时间的认定上,结合考虑不法侵害实际给被侵害人造成的客观危险状态和实施正当防卫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不仅可以有效确定实施正当防卫的时间范围,并且限制了正当防卫行为的扩大,有助于在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达到刑法设立正当防卫行为的法律目的,及时保护被侵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浅析贪污罪     
贪污罪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犯罪,学术界对贪污罪的构成要件及相关问题观点不一,对贪污罪的司法认定也存在不同意见.笔者从贪污罪的构成要件及几个争议问题进行阐述,以期对贪污罪的司法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燕 《法制与社会》2014,(16):238-239
两高的司法解释虽明确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但司法实践中对催收要件的理解和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仍存在诸多争议。且随着信用卡诈骗犯罪手段及类型的多样化,单位实施恶意透支行为的认定及处理也日益棘手。因此,需要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各构成要件及新的犯罪形式认定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7.
刑法问题类型划分方法与构成要件的排列顺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刑法问题类型划分的方法,我国刑法学中有关犯罪构成中构成要件排列顺序的四种观点是分别在刑法学问题即解释选择问题的意义上和刑法问题即司法技术问题的意义上被讨论的。从刑法问题类型的划分上来看,犯罪构成中构成要件的排列顺序问题属于司法技术问题,因此,犯罪构成中构成要件的排列顺序应该以是否有利于司法实践中对于犯罪的认定为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18.
刑法中的事后自救有着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救行为的特别意义,它是刑法中的违法性阻却事后即正当化事由之一。刑法中的事后自救有着从起因要件、时机要件到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再到对象要件和限度要件的系列性构成要件或成立条件。不符合构成要件或成立条件的自救行为轻者是过失犯罪,重者是故意犯罪,不仅可以实施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甚至可以实施"刑法中的事后反自救"。  相似文献   

19.
张宝 《法学杂志》2016,(10):95-101
在认定正当防卫的司法实践中,防卫限度标准被过于严苛地把握,防卫行为人动辄被认定构成防卫过当,尤其在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或死亡的场合情况尤甚,以至于形成了正当防卫认定过严而防卫过当认定过宽的司法困境.法官过分倾向于以客观的结果性要素作为防卫限度的认定标准、“必要限度”规范含义理解上不当认识及裁判者在处理争议敏感案件过程中过分保守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基于此,克服“唯结果论”的不当做法,澄清“必要限度”的规范含义,树立正确司法理念,保证法官依法独立理性裁判,乃是破解困境的基本进路.  相似文献   

20.
司法工作人员的合法职务行为是犯罪阻却事由;职务行为的合法性要件是:必须具有法律、法令的根据,属于司法工作人员的一般的、抽象的职务权限范围,具有实施该职务行为的具体的职务权限,且符合作为司法工作人员职务行为有效要件的法律上的重要条件与方式;不宜将司法工作人员制止违法犯罪的职务行为作为正当防卫处理;对过当的职务行为,不能类推适用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的处罚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