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死亡案例特点,为今后此类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上海市2005--2008年间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死亡案例18例,从案件的性质、损伤机制及特征等方面,总结此类案件的法医学特点。结果18例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死者,年龄在21~55岁。其中,自杀14例,意外4例;颅脑损伤死亡14例,创伤性休克死亡4例。损伤以撞击、摔跌伤为主,部分存在碾压伤。结论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所致损伤具有其特征性,案件性质主要为自杀,部分为偶然的意外事件,具有可防范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锐器致伤死亡的自杀案件 ,由于尸体上有明显损伤 ,现场有大量血迹 ,极易引起人们的质疑。掌握锐器致伤死亡自杀案的特点 ,对于确定案件性质十分重要。本文作者收集近 5年间本地区所检验的 9例锐器致伤死亡的自杀案例资料 ,就其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供同行参考。1 案例资料1 1 一般资料9例锐器致伤死亡自杀案资料来源于本区 1997年至 2 0 0 1年间法医检验案例 ,其中自伤直接导致死亡 7例 ,自伤未死再自缢、服毒死亡各 1例。死者男性 7例 ,女性 2例 ;年龄 2 4~ 6 2岁 ,其中 4 0岁以上者 7例。 7例因失恋、离异、夫妻不和等自杀 ,其中5例…  相似文献   

3.
功能障碍眼损伤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祝杰  曹杰 《法医学杂志》2004,20(4):225-225,227
在伤害案件中,眼是极易受攻击的部位。单纯眼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并不复杂,但原有功能障碍的眼球遭受损伤后的伤情鉴定则是法医学鉴定的难点。本文收集了2000~2003年我处鉴定的34例类似案件,并选出较为典型的四例进行分析,探讨有关功能障碍眼损伤的伤情鉴定问题。1资料1.1一般资料在收集的34例功能障碍眼损伤案例中,男性被鉴定人24例,女性10例,男女比例为2.4∶1。年龄12~65岁不等,其中,10~20岁5例,20~30岁10例,30~40岁11例,40~50岁7例,50岁以上1例。眼别:左眼损伤18例,右眼损伤16例。致伤方式:拳击伤25例,锐器伤4例,钝器伤(不含拳击)5例…  相似文献   

4.
法医在检案中 ,常常会遇到现场有二具或二具以上尸体的情况 ,如何正确认定死亡性质 ,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杀人后自杀是凶杀案件的一类特殊形式 ,因直接当事人死亡 ,目的动机有时难以调查清楚 ,因此勘验工作特别是法医尸检工作显得尤其重要。1989年至 2 0 0 4年 ,我局法医共受理杀人后自杀 (既遂 )案件 36例 ,现对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探讨此类案件的一些规律特点。1 案例资料1 1 一般资料1 1 1 自杀者情况 男性 35例 ,女性 1例 ;16~ 2 5岁 2例 ,2 6~ 35岁 18例 ,36~ 4 5岁 7例 ,4 6~ 5 5岁 7例 ,>5 5岁 2例。自杀者年龄最小的 2 …  相似文献   

5.
<正>日常检案中母亲杀死自己子女的案件比较少见,与常见的命案检验相比,这类案件的死亡原因、死亡方式及嫌疑人等均有其特殊性。本文通过收集、分析2009~2015年本地区的5例女性杀子的案件,以期探讨女性杀子案件的法医学检验重点和命案勘查的侧重方向。1材料和方法1.1案例来源5例案件均来自2009~2015年本地区发生的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枪弹损伤案件有逐年增多趋势,使法医学鉴定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而国内这方面的文献报道较少。对本市1988年以来57例枪弹损伤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着重讨论死亡原因、案件性质、远近距离射击的损伤特征。1材料来源1988年~1998年,洛阳市共发生枪弹损伤死亡案例72件,现收集资料完整的57例进行统计。本文资料按统一标准和要求,查阅原始尸检记录、照片及尸检鉴定书,分类填表,最后进行整理分析。2结果2.1性别男性51例,女性6例,男女之比例为8.5∶1。2.2年龄最小2岁,最大58岁,18~37岁年龄组共35例,占79.0%。2.3案件性质他杀29例,…  相似文献   

7.
非法行医案件的特点与检案方法探讨(附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刑法第336条界定了非法行医罪,该罪可判处罚金至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刑事案件。其中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或造成就诊人死亡的非法行医案件的检验成为了公安机关法医业务的新内容。此类案例鲜有报导,本文通过8例非法行医案件的总结分析,探讨该类案件的特点与检案处理方法。案例报导  案例来源于19982~19995我区发生的8例非法行医案件。1就诊人基本情况8名就诊人中,男2例,女6例,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45岁,平均年龄2498岁;其中小学文化程度5例,初中1例,文盲1例。2诊治情况诊治情况见表1。表1 8名就诊人员就诊情况序 号就诊时间就诊原…  相似文献   

8.
1案例案例1:某男,25岁,某年3月ZI日因故被人打死后抛尸人井,尸体于4月5日浮出水面,遂案发。尸检见其头部钝器伤5处,颈部用铁丝系一体积32cmx28cmx14.scm、重对.Zkg的石块。尸重72kg,井深18m,水深15m,井水温度9.ST。案例2:某女,22岁,某年11月13日因不满婚姻投河自尽,于11月18日尸体浮出水面被发现。尸检见其衣兜内装有铁块、铅锭及轴承8块共7.4kg,尸重slkg,河水最深处4.sin,河水温度15.3℃。2讨论坠物人水尸体多见于他杀案件,自杀事件少见。他杀案件中的加坠物的作用是罪犯为了隐匿尸体不被发现,自杀事件中的加坠…  相似文献   

9.
正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不成熟,在其实施杀人的现场和尸体上,均能反应出与成年人不同的作案特点。认真总结此类案件法医学检验鉴定的特点,在刻画犯罪嫌疑人,缩小侦查范围,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等方面多有裨益。1案例资料1.1案例1王某,男性,16岁,学生。某日凌晨5时蒙巾翻护栏进入其上学的校园教务处,持刀刺入正在睡觉的  相似文献   

10.
<正> 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法医门诊1999年1月至2001年6月所受理的家庭暴力致伤案件22例,从中筛选出法医临床检验鉴定的18例进行分析。(1)18例受检者均为已婚女性。其年龄分布,25~30岁9例,31~37岁9例;(2)损伤发生的时间以晚间为多,白天居少,有的案例是昼夜交替、多次发生;(3)18例受检者的加害人均系其丈夫;(4)致伤方式:拳脚等徒手伤10例,余为钝器(木棍、板凳、铁钳等)、锐器(刀、剪  相似文献   

11.
300例心源性猝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案例的病因、诱发因素及法医病理学特点,以期为心源性猝死案件的法医病理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法医病理检案中的心源性猝死案例,对其年龄、性别、死亡时间、死因、诱因及场所等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00例心源性猝死案例中男性多于女性,18~45岁发病最多;病因包括冠心病(129例),心肌病(78例),心肌炎(36例)等;应激为SCD最常见的诱发因素(157例)。结论 1应激和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2心源性猝死的法医学鉴定除了要进行系统的尸检及病理学检查外,还要对死者的相关资料如:基础疾病、诱因、死亡时间、死亡经过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明确死因。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检案中做过大量涉及解剖的复核鉴定案件 ,发现许多案件是因解剖及其结论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案件复杂化。本文就几例典型案件对此进行讨论 ,以总结经验 ,提高办案质量。1 案例简介案例 1 刘某 ,女 ,32岁 ,与丈夫争吵后自服农药中毒死亡 ,三日后行土葬。半月后娘家人对其  相似文献   

13.
我市近年来发生的因土铳射击导致死亡的案例有38起,其中单纯发射钢筋头的就有11例,霰弹中混有钢筋头的5例。本文收集了这16例尸检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探讨此类非典型性枪弹创的法医学检验鉴定问题。1案件资料16例死亡案例中,按案件性质分:故意杀人8例,伤害致死5例,过失杀人  相似文献   

14.
23例上肢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广州市公安局芳村区分局在2002年1月-2005年6月期间所鉴定的上肢(除手外)神经损伤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在刑事案件中上肢神经损伤的特点以及伤情鉴定要点。1案例资料本组23例伤者中,男性18例(占72%),女性5例(占28%);年龄16岁至58岁,平均年龄27岁;案件性质:伤害案19例(占82.6%),抢劫案4例(占17.4%)。1.1致伤物及损伤情况见表1。1.2神经损伤程度及伴发损伤见表2。1.3鉴定时间及结果见表3。2讨论2.123例上肢神经损伤的特点致伤物以刀类锐器为主由表1可见,除1例系被人推倒,肘部着地,引起肱骨中段骨折导致正中神经挫裂伤及3例由于棍…  相似文献   

15.
1案件简介 2007年12月~2008年10月,武汉市某镇下属4个自然村先后发生5起猥亵、强奸幼女、妇女案件。案例1某年12月某日凌晨2时许,村民李某(女,52岁)在其家中睡觉时,  相似文献   

16.
正正确判断一氧化碳(CO)中毒死亡,对案件性质的判断有重要的意义。为探讨涉及死亡案件的CO中毒案例的特点,本文通过对53例尸检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旨在为这类案例的特点及其死因鉴定提供参考借鉴。1案例资料1.1案例来源本文53例CO中毒死亡的案例,均为本法医室1998年至2013年间受理鉴定的尸检案例。所有案例均已经检验确定系CO中毒死亡,或死者原有疾病  相似文献   

17.
1材料与方法1.1案件来源18例肺对冲击伤案例取自1990年至2001年我院法医尸检资料,均经系统尸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经过病理医生的复检,诊断可靠,死因明确。并排除相应胸部皮肤、皮下、肋骨及肋间肌挫伤出血致肺挫伤案例。18例车祸体表均无明显损伤痕迹,均在医院诊治24h内死亡,且死因不明要求进行法医尸检。尸体解剖在死亡后24h内进行,取肺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1.2性别与年龄本组18例案例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分布:11~20岁3例,21~30岁7例,31~40岁5例,41~50岁2例,51~60岁1例,以男性青壮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本地区74例自杀案例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本地区74例自杀案例资料,对一般资料、自杀方式进行统计,对40岁以上和以下年龄组、性别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文74例案例中自杀的女性略多于男性(1.1:1),在自杀方式的选择上相对集中,农药中毒占大多数(71.62%)。从年龄和性别分组比较结果证实,在选择自缢的自杀方式上以40岁以下的青年男性为著,以口服农药达到自杀目的的则以女性居多。结论本文结果提示不同地区和不同的生产方式可导致不同的案件特点,相关部门应注意建立本地区的数据库,为办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自伤(造作伤)伪装他伤的案件,往往需要刑事技术人员特别是法医通过对损伤的形成机制和现场情况的分析来甄别真伪。本文通过几起案件的鉴定分析,浅析该类案件的特点和法医学鉴定要点。1案例资料案例1周某,男,42岁。2014年3月9日凌晨4时报案称:其在工地值班室睡到半夜时,突然被冲进房内的几个人持刀砍伤头部等处并抢走2000多元现金。现场位于某市东郊一开荒工地的厨房兼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烧炭自杀案件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3—2018年晋江市74例烧炭自杀案例,对死者性别、年龄、案发时间、场所、现场特点、法医尸检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4例烧炭自杀中,男性多于女性(3.625:1),20—40岁年龄段最多(占79.7%);案例数逐年上升,12月份、 1月份及2月份案发相对较多;50%同时合并服用酒精、安眠药、农药等辅助手段。结论烧炭自杀案件具有一些较突出的流行病学特点,可为法医学鉴定及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