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马来亚同印度的接触,大概可以回溯至公元前的几个世纪,虽然还不能完全证实,但几乎已是定论①.从地理位置来看,马来亚与印度正好扼守孟加拉湾的两端,遥相直望.对季风规律的认识和运用使隔海相望的马来亚和印度之间通过海路建立联系成为可能.双边贸易、人员往来、文化的交流随之展开.对于马来亚印度人的研究,国内外一般多限于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很少关注英国殖民统治前的马来亚印度人情况.从历史上看,早期的马来亚印度人在马来亚的活动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并对马来亚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印度劳工流入马来亚马来亚半岛和印度之间的接触可以追溯到前基督时代。然而在英国殖民统治之前,马来亚半岛的印度人数量并不多。直到19世纪晚期,随着英国人在马来亚半岛的稳固,印度人才逐渐增多。而印度工人大量涌入马来亚,与橡胶种植的兴起密不可分的。英国人于18世纪始控制马来半岛。从1786年莱特首登槟城至1895年的《邦咯岛协约》,英国人势力一步步地从马六甲海峡延伸到内陆的马来州属①。通过律政司制度,英国逐渐控制整个马来半岛及新加坡,并开始了对马来亚的经济掠夺。除了利润丰厚的采矿工业,英国殖民当局对发展出口型农业十分热…  相似文献   

3.
印度作为亚洲主要大国和世界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初实行"东向政策"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其对东部最大邻国缅甸政策从"建设性接触"升级到"互联互通"战略新高度以来,明显加快了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战略步伐。通过印度-东盟在政策机制和项目计划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印度-东盟"互联互通"战略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同时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如综合国力相对不足、项目融资困难和邻国关系紧张等。印度-东盟"互联互通"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双边经贸关系,带动印度内陆地区发展,加速实现东盟经济共同体目标,提升沿线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色列单边撤离加沙的行动从计划到完成遇到了不少阻力,沙龙顶着压力坚持撤离,其原因一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二是出于以退为进的战略需要,希望通过放弃加沙以加强对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的控制。以色列的这一举动对巴以双方都造成了一定影响加沙的主权地位无法定论、给巴勒斯坦内部造成混乱、以色列国内犹太人也因对此问题看法不同而分成3派。这次单边撤离也表明,在没有犹太定居点和军事占领的情况下,以色列同样可以确保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5.
英殖民统治时期的马来亚劳工移民,是导致今天的马来西亚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社会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拟分析英殖民统治下的马来亚印度人移民的由来、印度劳工的境遇以及印度移民社会的变迁等,并通过与同期的马来亚华人作比较,以揭示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马来亚印度人移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初开始,马来亚印度人的民族主义逐渐兴起,一方面表现在印度人希望获得马来亚的公民权,但更多地体现在印度劳工希望殖民统治者给予他们公平、合理的待遇。然而,印度人温和合理的政治诉求遭到殖民当局的拒绝,因此他们采取了更为激进的罢工。罢工的失败促使印度人争取祖国印度独立自由的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进而在日据时期掀起了一场较有声势的独立运动。日据时期的马来亚印度人的独立运动是一场无果而终的民族解放运动,也是一场失败的民族主义运动,但这场独立运动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相似文献   

7.
二战初期,英属马来亚华人就已展开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支持中国抗战。英属马来亚印度人则主要通过举行罢工等较为温和的方式,希望英国殖民政府给予他们公平合理的地位和待遇。日据时期,马来亚华人开展富有成效的抗日武装斗争。马来亚印度人则通过与日本人的合作,借助日军的力量,掀起了一场较有声势的独立运动,希望推翻英国人在祖籍国印度的殖民统治。从民族主义和身份认同的角度考察,二战时期马来亚华人与印度人的政治活动既有共同点和相似性,更有明显的不同和差异。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重返亚太"政策和印度的"东向政策"现阶段以协调为主。美方援引印度势力为其所用,高度肯定印度的积极角色,积极鼓励印度在亚太地区发挥更大作用,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美印防务合作,推动建设中的东亚多边机制包容印度,鼓励印度在缅甸、斯里兰卡等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作用。这种互动的地缘政治影响极为深远,将促使印度更大胆地东进亚太并更积极地参与东亚区域化进程。但美印分歧仍极为突出,印度极力维护其战略自主性,双方在地区战略重心上存在明显分歧,从而决定了两国战略难以合流。  相似文献   

9.
经济短波     
建民 《东南亚》2004,(3):30-30
● 2 0 0 4年 9月 3日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滇黔桂石油勘探局同缅甸能源部下属的缅甸石油与天然气公司共同签署了开发缅甸D区块陆上石油气的产品分成合同。这是继 2 0 0 1年中国石油在缅甸参与石油开采后的我国企业投资的第二个石油气开采项目。● 2 0 0 4年 7月底 ,缅甸与印度签署协议 ,印度将向缅甸提供贷款 ,帮助修建铁路和建立两国直拨电话网。印度进出口银行将向缅甸提供 5 60 0万美元贷款 ,用于仰光和曼德勒之间铁路线的改造。同时印度还将提供 70 0万美元贷款用于修建两国直拨电话网 ,在仰光和曼德勒安装新的电信设备 ,在缅印边界的Ta…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传播有一种势差现象 :先进的文化影响和改造落后的文化。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化 ,印度文化全面而又深刻地影响到了缅甸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在缅甸文化的各个层面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当然 ,缅甸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有序的过程 ,并非完全是外来文化强加的被动吸收。在受印度文化影响的同时 ,缅甸文化也保存了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 ,并使之与先进的印度文化相结合 ,最终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缅甸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1.
郭穗彦 《东南亚》2013,(1):90-91
2013年2月23~24日,孟中印缅地区合作论坛第十一次会议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召开。这次会议由孟加拉国政策对话中心主办。中国云南省外事办公室、印度中国研究所和缅甸交通部负责牵头组织本国代表参会。这次参会的孟加拉国代表主要来自政策对话中心;印度代表来自印度中国研究所、政策研  相似文献   

12.
魏炜 《东南亚》2012,(1):66-70
新加坡基地是英国重点经营的远东军事基地,战后英国在百般无奈中宣布撤离。英国撤离新加坡基地对东盟区域合作的早期阶段产生了积极影响:凸显新马防务合作的紧迫性,缓和了新马紧张关系;促使马来西亚提出地区中立化主张,提高了东盟政治合作层次;改善了新加坡的地区环境,推动新加坡面向地区的政策调整与实施进程;促进了马六甲海峡安全的内部合作。  相似文献   

13.
缅甸,是古代我国与印度等西部国家之间海、陆交通的必经之地。印度文化在到达东南亚其他地区前,就由海陆两路进入缅甸,给予缅甸最大的影响。但是,它到十一世纪,即缅族建立的蒲甘王朝(1044—1287)阿奴律陀(Anawratha)在位时(1044—1077),才创建成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这在缅甸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缅甸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对缅族创建蒲甘王朝,统一缅甸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4.
嘉安 《海内与海外》2007,(10):44-45
中国古代就与缅甸有经济交流。在中缅经济交流史上缅甸是一个中转站。通过著名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由蜀至滇途经缅甸、印度运抵中亚、非洲及欧洲。而欧洲和阿拉伯  相似文献   

15.
印度提出"东向政策"后,缅甸作为印度东出的"大陆桥"便成为了东向建设的关键所在,两国不仅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密切了官方层面的交往,更在经贸领域不断推动双边经济合作达到新的高度。本文以区域一体化作为研究框架,以印缅两国经济关系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走向作为观察视角,剖析印缅经贸关系发展的新动态,从而为我"一带一路"在南亚、东南亚的顺利推进提供更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印度提出"东向政策"后,缅甸作为印度东出的"大陆桥"便成为了东向建设的关键所在,两国不仅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密切了官方层面的交往,更在经贸领域不断推动双边经济合作达到新的高度。本文以区域一体化作为研究框架,以印缅两国经济关系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走向作为观察视角,剖析印缅经贸关系发展的新动态,从而为我"一带一路"在南亚、东南亚的顺利推进提供更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出于在阿富汗的战略利益,2001年以来印度的对阿援助有着自身的政策考量。近年来,印度的对阿援助已经由人道主义援助和经济重建扩大至采取外交措施和协助阿富汗国家安全部队等领域。印度对阿援助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包括西方安全部队的撤离、印度在阿遭受的恐袭危害、印度质疑各方与塔利班的和谈、巴基斯坦的制衡等。本文主要从政策考量、主要内容、制约因素三方面探讨了2001年以来的印度对阿援助。  相似文献   

18.
冷战末期以来,中国积极推进中缅政治合作,加大对缅经济技术援助,扩大在缅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这些举措使中国在缅甸的影响力大大提升。印度认为,中国“南下”缅甸对其在缅利益、国家安全以及“东向”政策的实施构成了挑战,遂通过政治拉拢、插手南海问题等措施,意图干扰中国“南下”缅甸的进程。中印在缅利益碰撞,不仅使两国在缅甸的合作难以开展,也促使缅甸加快实施大国平衡战略,以期利用印度来平衡中国在其国内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缅甸形势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缅甸局势总体上保持了稳定,特别是在遭受数百年不遇的"纳尔吉斯"(Nargis)风灾后,面对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缅甸政府继续按原计划举行了新宪法的全民公投,并以高票获得通过,表明由军人执政的缅甸政府对国内政局的控制力仍是不可动摇的.在经济方面,由于风灾和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缅甸经济发展态势明显不如2007年,但仍有一些亮点.在对外关系方面,缅甸继续保持了与印度、东盟和中国的友好关系,两方国家对缅甸政策没有实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一、绪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狭义的“英属马来亚”就是指英国所统治的马来半岛,由新加坡向北伸展到玻璃市,面积比除掉威尔士的英国略大,而比美国的佛罗里达州较小。在这半岛上,主要有三种不同文化传统的种族聚居着,那就是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根据一九四○年的人口统计,马来半岛的人口总数略超过五百万,而人口增加的速率大约是每年一万人。在人口总数中,马来人占44.7%,华人39%,印度人14.7%,而欧洲人只有0.4%。 一般说来,马来亚的农业经济是典型的殖民地经济,她是英国的原料供给地以及工业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