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邰连 《台声》2001,(8):1-1
2001年7月13日,是一个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从莫斯科传来佳音,经过国际奥委会的投票表决,中国北京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消息传来,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整个华人世界沸腾了!在这普天同庆的时刻,我们生活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与全国人民一样,沐浴着幸福,充满着骄傲,分享着荣光。 我们有理由骄傲和自豪,因为我们台湾同胞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因为曾经遭受半个世纪日本殖民统治却不屈不挠奋起抗争的台湾同胞,更能理解祖国的强盛意味着什么。我们为我们的民族创造过灿烂辉煌的文明而骄傲,为我们的民…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11,(12):1-1
三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山崩地裂,江河痉挛,物毁人亡。十余万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迅速出动,奔赴灾区,投身于抢险救灾的鏖战。面对交通堵塞、余震不断、山体滑坡、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等种种艰难险阻,他们迎难而上,不屈不挠,展开生死大营救。他们铲瓦砾破废墟,营救生命;他们昼夜奋战,抢通生命线;他们挺进震中“孤岛”,决战堰塞“悬湖”;他们保障安全,消毒防疫……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3.
《今日广西》2007,(8):10-12
青春是什么?有人说,青春是人生旅途上一所风光旖旎的驿站;有人说,青春是一片待开垦的土地,蕴藏着无限生机。青春说,面对生命的呼唤,我选择义无反顾地迎上前去;面对命运给予的苦难,我与坚强作伴,追寻东方的曙光;面对金钱和名利的诱惑、面对迷雾般的爱情、面对压力、挑战,我擦亮眼睛,坚持到底,全力以赴;面对多彩的世界的呼唤,我选择忠于自己的梦想,忠于社会的需要……是的,青春无畏,青春总是时代交响曲里的强音。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本期“特别策划”为您捕捉青春的闪光足迹。这里有青春的迷人姿态,有青春的感悟与智慧,还有青春的激情与责任。  相似文献   

4.
2009年3月,是西藏推翻农奴制50周年,也是达赖叛逃印度成立“流亡政府”50周年,又是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发生1周年。这段时间,达赖不甘寂寞,以宗教之名造谣撒谎,以自治之名行分裂之实,以人权之名欺世盗名,妄图挽回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  相似文献   

5.
由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而引发的公平问题在生活中和理论上都是热点,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如何看待和解决公平问题,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公平问题的重要性,是自不待言的,既涉及效率问题,也涉及政策的选择和发展的走向,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但人们不能不注意到,不少争议和歧见是源于对公平的不同理解。也就是锐,尽管都在讲公平,但对公平却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解读和标准,针对的问题和评价的尺度不一,由此也就观点相左,甚至相去甚远。不能说全部,但至少相当一部分争论是和对公平的不同理解有关。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公平问题,也就顺理成章成为首要的问题。而在这个首要问题上,离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是说不清楚的,是没有出路的。  相似文献   

6.
真正的朋友     
晚年的毕加索,生活得非常孤独。尽管他的身边不乏亲朋好友,但是,他很清楚,那些人都是冲着他的画来的。为了那些画,亲人争吵不断,甚至大打出手。毕加索感到很苦恼,他想找一个人说说话,聊聊天。尽管他很有钱,但是,钱买不来亲情和友情。考虑到自己已年逾90岁,随时都有可能离开人世,为了保护自己画作的完整性,毕加索请来了一个安装工,给自己的门窗安装防盗网。就这样,安装工盖内克出现在毕加索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7.
孝道 人能守住身,不令老人分心,正是尽孝。在外边做事的人,常挂念老人,以为是尽孝,错了,那是思亲,不是孝亲,必将职分内的事,做到完全,将本分内的道,尽到完全,那才算尽孝。因思亲而不能尽道尽职,正是加罪老人了,怎能算孝呢?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3,(11):3-3
十月,秋意郁浓,一位尊敬的师长,选择在这金灿灿的日子里离开我们,冥冥中仿佛再次印证了他的为人品格和做事风范,总把果实留待他人收获,自己毅然走向冬天——2013年10月21日23时,我们的老领导、老师长、老前辈,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原副会长,台声杂志社原社长、法人代表苏民生同志溘然长辞。  相似文献   

9.
秦理斌 《人大研究》2014,(10):F0002-F0002
秦理斌,笔名文杉,别号陇南子,甘肃礼县人,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副所长。现任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甘肃省文联委员,甘肃省文史馆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学会美育研究会副会长,甘肃省政协书画研究院顾问,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委员,“尧山杯”新人展评审委员等。  相似文献   

10.
周铁根 《群众》2011,(6):76-76
作为县级领导干部,我们身处群众工作的基层一线,必须以科学的群众观引领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树政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始终为群众谋求政绩,靠群众创造政绩,由群众评价政绩,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于民,以此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相似文献   

11.
轻松的奥秘     
吴若增 《人民公安》2010,(17):48-48
有一回,我在媒体上读到,某地准备出售几个海岛,心里边不禁一动。就想:我要是买下一个海岛,那有多好。在岛上盖几间茅草屋,屋前屋后种瓜种豆。再搭一个葡萄架,养一只大狼狗。没事儿的时候,钓钓鱼,游游泳,躺在沙滩上晒晒太阳。寂寞了,约几个朋友上岛,在岛边点起篝火,一边吃着烤鱼烤肉,一边海阔天空,胡说八道……嗨,那样的日子,可多么惬意!  相似文献   

12.
城市的细节     
抵达台北的那天,我在盥洗间洗完手,正想取纸擦拭时,发现他们的纸箱上有一个按钮,需用力按一下,纸才会跳出来;后来在途中一公厕如厕,这儿的纸箱内只留一张手纸,撕下后另一张才会慢慢弹出,两家厕所的纸箱设计异曲同工,既避免了浪费,又保持了清洁。其实,在全台湾,随处可见被他们称之为“化妆室”的厕所。每个“化妆室”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异味,有的还专设婴儿护理台,游客无论走到哪里,都感到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13.
傅丽华 《今日民族》2012,(10):43-45
父亲是山东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受组织派遣,来到沧源佤族自治县阿佤山寨工作队,被称为“南下干部”。父亲那时风华正茂,充满着对边疆的无限向往,他怀揣梦想走进了苍莽的阿佤山。母亲是沧源佤族,当年是沧源县班洪乡班莫村的“寨花”。父亲的寻梦包括追求母亲,  相似文献   

14.
十月的祖国     
从北国白山到南疆椰岛,从西域昆仑到东部海滨,听啊,长江在欢腾,黄河在歌唱;看啊,黄山在欢呼,衡岳在欢笑;从长城内外到九州方圆,在华夏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亿万中华儿女身着节日的盛装,手持彩旗花环,载歌载舞,齐声高唱,共同祝福伟大的祖国六十二岁生日。  相似文献   

15.
党的建设与领导科学 4形式主义,是指脱离实际、不求实效的一种观念、方法或作风,是人的内在素质的外在体现,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方法。形式主义,其害无穷;形式主义,人人痛恨。然而,形式主义又屡禁不止,反而时有抬头,甚至大有横行、泛滥之势,造成恶劣影响。不克服形式主义,就会误党误国,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希望。 一、形式主义的表现 形式主义作为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方法,它的错误在于违背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的科学原理,把形式的作用夸大到不恰当…  相似文献   

16.
执法的女人     
徐苹 《文明大观》2001,(8):12-13
叶青就站在那里,中间开叉的黑裙,细黑纹的拉链灰上衣,长颈下是干练的立式黑毛领,1米65高挑的个子,头发轻绾在脑后,比那双美丽的大眼睛更醒目的是,大眼睛下那张嘴型漂亮的大嘴巴,好大,她喜欢咧嘴笑,里面一口整齐的白牙,隐约透露出异域风情。没有人能想到,这个翩然动人的女性,是个一年审结500多件案子的“疯狂”女法官。扣除休假日,她平均每个工作日结案2件,令年均结案200多件的普通法官瞠目惊叹!  相似文献   

17.
崔郁 《中国妇运》2007,(12):41-42
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根据中组部和全国妇联党组的安排,我到中国三峡总公司挂职锻炼,担任党组成员、总经理助理,协助分管党群工作和新闻宣传工作。一年来,按照中组部和全国妇联的要求,在总公司党组的领导下,基本做到了在知识中提高水平,在协助管理中锻炼能力,在工作实践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简福海  林晨 《福建乡土》2010,(6):11-14,47
三坊七巷是一种时光与文化的包裹,面对它,你会被一种能量吸引,达到心灵的穿越和抵达。青石,白墙,黛瓦,朱门,幽巷,古榕,曲翘屋檐,古铜门环,镂雕窗棂,亭台假山,这些精妙绝伦而又色彩斑斓的具象,也许抵挡不住时光的侵蚀,会逐渐褪色甚至湮灭,但浸润其中承载其上的故事,却永远不会像风一样消逝……  相似文献   

19.
丁绍祥 《创造》2001,(11):8-9
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突出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学习“七一”讲话,践行“三个代表”,要与楚雄彝州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以创新的思维理解创新的理论,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创新的实践,力求做到五个创新。首先是思路创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历届州委、州政府不断深化对州情特点的认识,努力探索彝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推进了彝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历史跨入新的世纪,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我们对州情特…  相似文献   

20.
公信的底线     
人无信不立。这是 说的个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群体也如此;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更是如此。 我们描写历史上的反动统治,无法无天,草管人命,而老百姓说“饿死不借钱,冤死不告状”,为什么?“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两句话说得够透了,那时候行政权和执法权不分,升堂判案的就是县官大老爷,实践证明,这些官在老百姓那里,公信力等于零。 我们有没有民意调查机构,调查一下──今天各级政府的社会公信力? 对一些机关的衙门气和官僚化,有人概括说“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在这里,我不想说什么政权性质之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