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漫作为大众传媒生产的一种经济产品,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产生着一定影响.本研究通过对青少年的访谈和对动漫作品的内容分析,重点研究日本少年动漫对当代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其变化,发现日本少年动漫提倡的"友情、努力、胜利"的精神在青少年的成长中持续地发挥影响.  相似文献   

2.
方亭 《中国青年研究》2012,(1):68-71,16
日本动漫文化作为中国青少年亚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中国已然进入新媒体传播时代。其传播平台主要包括动漫下载论坛、在线网站、讨论帖吧等;传播特征表现为即时性、廉价性、广泛性和交互性。日本动漫的新媒体传播成就以动漫文化产品、衍生产品、游戏产品、主题乐园为核心的优势文化产业。对日本动漫新媒体传播应在网络侵权、青少年伦理观念以及媒介素养的培育、民族文化的世界化等方面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日本对华政治、军事外交的开展受到国际社会和国际法的极大限制,公共外交就成为重塑其在中国的形象、重新赢得中国的理解与信任、促使中国奉行符合日本利益的温和政策的重要途径。通过人员与文化交流、经济与文化援助、外向型的文化教育、对华宣传以及动漫外交等手段,对华公共外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受其独特政治文化及国内右倾化思潮的影响,以及中日两国意识形态、价值观、发展战略等方面矛盾的制肘,日本战后对华公共外交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劲松 《人民论坛》2014,(10):231-233
动漫是日本大众文化中最成功的文化产品,在日本文化输出与国家形象建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动漫思维是指一种感性的形象思维模式,也是典型的日式思维,时空观念交错、立场以己为主、执着外表形式、盲目崇拜实力和简单拼凑它者是其主要特征。动漫思维影响着当代日本外交,其表现为:缺乏对历史的敬畏,不顾他国人民的感受,往往使自己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5.
韩军 《湖北宣传》2007,(4):23-24
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动漫产品制作和输出国,享有“动漫王国”的美誉。据统计,日本动漫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超过60%,在欧洲市场的份额超过80%。全世界有68个国家播放日本动画片、40个国家放映其动画电影。  相似文献   

6.
日本文化输出的“红与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每值“六一”国际儿童节,家长们为孩子选购图书作为礼物时总会发现,在中国图书市场畅销的青少年图书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外版书。而日本的动漫作品和电子游戏更是占据了中国市场不小的份额。前不久,日本外相曾公开宣称,要通过外交部全力推广日本动漫和其他流行文化,以改善日本在亚太各国的形象。这一言论引起了许多国家政府和有关人士的警惕和担忧。从而也为“日本为什么在外交中大打文化牌”做了注脚。  相似文献   

7.
广东青少年动漫消费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一篇关于广东青少年动漫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文章从青少年动漫偏好、动漫消费现状、动漫消费方式、动漫教育及其影响等四个方面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教育部下发紧急通知,号召全社会快速行动起来,共同关注青少年因沉迷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内容而导致的价值观混乱和行为失范问题。从这个通知的"紧急"程度可以看出,青少年用好网的问题非常重要。青少年是互联网上最为活跃的用户群体,据统计,未满19岁的网  相似文献   

9.
理性审视青少年动漫文化的时尚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漫形象和动漫文化以其独特的趣味和新奇吸引着当代众多的青少年。本文就动漫文化的表现和社会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要理性审视青少年动漫文化的时尚要求,并积极引导青少年的动漫时尚需求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冲突与共融--cosplay活动的文化性与商业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splay是costume play的简写,还可进一步简称为cos,中文译为角色扮演或服饰装扮,是指利用服装、饰品、道具及化装等来扮演动漫、游戏、影视中的某些角色,也包括自我原创的造型装扮。从事cosplay活动的人称为cosplayer或coser,他们大多是年龄在15~25岁左右的青少年动漫爱好者。Cosplay文化最盛行的国度首推日本,但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现代社会里,作为动漫文化的附属文化,Cosplay已经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深受青少年动漫迷们喜爱的流行文化样式。在我国cosplay活动的兴起是最近五六年的事情,但发展势头却异常迅猛,动漫爱好者们纷纷组织了…  相似文献   

11.
动漫文化:不可小觑的青少年亚文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动漫是青少年中流行的亚文化,青少年这一文化选择充实了青少年闲暇时间。然而,由于我国动漫文化是一种以日美卡通为主要内容的亚文化,他的教育性与腐蚀性是并存的。本文通过对我国卡通文化流行原因及卡通文化特征的分析,对热流行的动漫文化进行了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网络媒体生活是培育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境。调查发现,青少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水平不高,且对不同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存在差异。青少年学生的新媒体知觉现实是形塑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介因素,要通过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能力、引导青少年学生对时事热点的理性关注,以及着力塑造青少年学生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培育并增进青少年学生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日本青少年犯罪问题凸现,逐渐成为日本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文章一方面分析了日本青少年犯罪严重的原因,以此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警示;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借鉴日本在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矫正领域的成功经验,从而完善我国的相关制度,以日为鉴,警示和借鉴并重。  相似文献   

14.
动漫是日本大众文化中最成功的文化产品,在日本文化输出与国家形象建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动漫思维是指一种感性的形象思维模式,也是典型的日式思维,时空观念交错、立场以己为主、执着外表形式、盲目崇拜实力和简单拼凑它者是其主要特征。动漫思维影响着当代日本外交,其表现为:缺乏对历史的敬畏,不顾他国人民的感受,往往使自己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我国文化部门、动漫行业对进口动漫认真删选,对播放动漫严格审查,部分家长主动过滤少儿不宜的动漫产品,力求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从整体上看,我国对动漫的限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中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说,法制不健全、市场监管不够、公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短视频APP的井喷式增长使其迅速成为社交媒体的新宠,短视频信息传播的快速化、参与主体的全民化、传播内容的个性化、输出信息的多元化使其迅速成为青少年娱乐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满足了青少年释放和表达自我的要求、自由平等的诉求、关注认可的渴求、求新求异的追求。因此"短视频热"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和交往价值观。为消解"短视频热"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消极影响,学校应对师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利用短视频提升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家长要培育交往价值观,指导和约束并举;青少年自身应增强审美能力,树立道德自觉意识;短视频平台的内容应做到雅俗共赏,用价值观引领算法机制。  相似文献   

17.
12岁的小女儿痴迷日本动漫,为了让她对日本有所了解,今年暑假专程带她去了趟日本。虽然我已去过多次。在日本我们去了很多地方,我不知道女儿的小脑瓜里对日本究竟有了多少认知,但我能感觉到她和我一  相似文献   

18.
由原东京大学校长茂诚司等日本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倡导的“小小善意”运动开展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日本社会发展迅速,影响广泛,内容也不断充实,参加人数众多。该运动不仅吸引了企业、学校、地方团体的加入,还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其主要强调青少年从小事做起,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社会习惯,鼓励青少年要勇于对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善意,并努力将自己的善意传播到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的一系列调查资料,分析当今日本青少年道德现状及其道德教育的改革方向.日本政府认为由于学校教育的"荒废"、家庭教育的"不力"、社区教育的缺失,日本青少年道德素质有严重下降的趋势,为此,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笔者认为日本政府的这种敢于直面本国道德教育的消极面的忧患意识及其整改的积极态度,很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20.
社会化过程中青少年成长发展的主要特点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化过程中,社会急剧变迁和社会价值观的不断演变,促使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通过对全国7省市(以安徽省为主)青少年价值观与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总结出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中价值观、道德观、学习观、社交观和现代性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试图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青少年成长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增强这些因素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正面影响,降低其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