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1991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比较宪法学讨论会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与法律文化研究所于1991年8月26日至28日再次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范围内的比较宪法学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法律院校、科研机构和政法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五十余人出席了研讨会。与会者就比较宪法学的一般理论问题和研究方法以及比较宪法学若干专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马志兵 《法制与社会》2010,(22):166-16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已经运行了五十多年了,其优越性已经充分展现出来。随着实践的深入,学者研究的拓展,人大制度的正当性问题被人们所关注。本文结合德国学者施密特先生的论述,认为正当性问题需要当时的历史背景,并无统一标准。人大制度作为我国宪法学中的重要内容,符合民主思想、平等原则,具有正当性。  相似文献   

3.
1998年10月20—30日,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年会和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市浙江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总干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许祟德主持,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浚生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参加讨论的有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理事及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浙江大学法学院及一些省市人大常委法制委员会的学者、教授和实际工作者共一百多人。我院陈腾芳副教授参加了此次会议,并提交了《机构改革与地方立法》的论文。会议研讨的主题是宪法与机构改革。学者们围绕四个方面开展热烈讨论:讨论宪法与国家机构的关系时,如何坚持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宪法与当前国家行政机构改革的关系;国家机构改革对依法治国的作用,当前国家机构改革应采取那些现实措施等。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近五十篇,体现着我国宪法学者及实际工作者的丰硕成果和经验创见。与会者一致认为,参加这次研讨会收获良多。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中国宪法学的问题、挑战和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2月13日.“21世纪的中国宪法学”学术讨论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举行。该会议由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联合召开。研讨的子课题有:①21世纪中国宪法学的体系及研究方法;②21世纪中国宪法学研究的基本思路;③21世纪中国宪法学研究面临的主要课题。与会学者有40多位,其中有林来梵、朱国斌、林峰和梁美芬4位香港城市大学的教授。这也是大陆以外的学者首次参加我国的宪法学研讨会。一、回国学者们首先回顾了20世纪中国宪法学发展的历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大元把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宪法学发展分成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01年年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与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于2001年10月18日至10月21日在苏州联合主办了2001年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年会。来自全国各政法院校、法学研究单位及地方人大的专家、学者共11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70多篇。年会围绕着宪法学理论创新问题,宪法与人权,宪法与司法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与宪法等重要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各种观点频繁交锋。现将会议论文及研讨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宪法学的理论创新问题  (一)宪法学理论要不要创新与会者普遍认为宪法学理论应该创新,但有的学者认为,宪法学家是通过发…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刑法室和《法学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刑法改革与重刑”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5月18日在北京召开。首都部分刑法学界的专家、学者和司法实际工作者共四十余人聚集一堂,就有关重刑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刑罚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在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和西安市人大常委会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于1990年4月10日至14日在西安举行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宪法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以及在人大和政法实际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共9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44篇。与会同志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当前讨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问题,对于加强社  相似文献   

8.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1994年年会综述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1994年年会于9月15日至20日在成都召开。会议正值纪念我国“五四宪法”颁布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四十周年之际。来自全国法学界和从事人大工作的代表70多人出席了会议,就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9.
韩大元 《法学家》2006,(1):49-52
一、宪法学研究概括 2005年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地方宪法学研究会、各法学研究机构召开了各种形式的宪法学学术讨论会,探讨了宪法学理论面临的新课题.1.10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和山东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暨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在泉城济南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人权的宪法保障",有130多名学者提交了论文.与会者围绕"人权与公民权"、"人权的立法保障"、"人权的司法保障"、"人权入宪与依宪执政"、"人权公约的实施机制"等问题展开讨论.2.5月28日,由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厦门大学法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的"吴家麟教授八十华诞暨宪法学思想研讨会"福州市举行.与会学者系统地探讨了吴家麟宪法思想的特点与新中国宪法学发展的联系,并围绕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学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于今年十月十二日至十七日在贵阳举行。全国宪法学界和政法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共112人出席了会议。贵州省及贵阳市的政法部门的领导同志也参加了开幕式并讲了话。由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王叔文致开幕词,介绍了我国宪法研究的情况,提出了我国宪法学工作者面临的任务。大会选举产生了宪法学研究会干事会,王叔文当选为总干事,肖蔚云等六人当选为副总干事,廉希圣  相似文献   

11.
<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民法学界对制定中国民法典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时也把大力开展民法立法研究摆到了民法立法研究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国政法大学40周年校庆之际,民法教研室召开了中国民法立法研究理论讨论会。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社科院法学所、最高人民法院等首都科研和实际部门的民法学者和领导同志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认为,当前历史条件下,对我国民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与法律文化研究所于1991年5月22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比较宪法学讨论会。来自首都几所法律院校和政法实际工作部门的宪法学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3.
<正> 1991年3月19日,国务院法制局在北京召开了立法体系讨论会.国家教委、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十四个国务院部门和教学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计3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者围绕我国立法体系、立法体系与立法规划的关系、立法体系的研究与我国立法的科学化、立法体系的设计与国务院管理职权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各种观点综述如下: 一、立法体系的概念及研究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 为纪念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通过一周年,中国法学会和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于1990年11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青少年立法研讨会”.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青少年立法工作代表以及有关专家、学者8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局、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等部门有关领导,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佛罗伦萨办事处的专家和官员也参加了会议.王汉斌副委员长出席了开幕式、会议就如何推进我国青少年立法工作进程,进一步依法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等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讨论. 会议通报了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立法的情况.目前我国虽有30多个现行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中有涉及青少年的条款.但零碎而不系统,  相似文献   

15.
《法学》2007,(9):124-127
为了存异求同,深化我国的检察学理论研究,《法学》编辑部于2007年8月22日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了检察学理论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上海、北京等地的十多位对检察理论和检察制度素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后本刊组织了笔谈,现将参加笔谈的部分学者的文章予以刊载,供对这个主题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论公诉权的监督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佑平 《法学》2007,(9):121-124
为了存异求同,深化我国的检察学理论研究,《法学》编辑部于2007年8月22日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了检察学理论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上海、北京等地的十多位对检察理论和检察制度素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后本刊组织了笔谈,现将参加笔谈的部分学者的文章予以刊载,供对这个主题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法学》2007,(9):114-116
为了存异求同,深化我国的检察学理论研究,《法学》编辑部于2007年8月22日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了检察学理论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上海、北京等地的十多位对检察理论和检察制度素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后本刊组织了笔谈,现将参加笔谈的部分学者的文章予以刊载,供对这个主题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法学》2007,(9):116-120
为了存异求同,深化我国的检察学理论研究,《法学》编辑部于2007年8月22日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了检察学理论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上海、北京等地的十多位对检察理论和检察制度素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后本刊组织了笔谈,现将参加笔谈的部分学者的文章予以刊载,供对这个主题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人大学在法学知识体系中的产出量、重要学科地位有待提高。不宜继续沿用“人大制度学”、“人大制度研究”等称谓,一般应采用“人大学”、“人大法学”等称谓。人大法真包含于宪法,但是,宪法学真包含于人大法学,不过,宪法学与人大法学真包含于人大学。研究的主体是人大法及人大法学,反对片面地从研究内容上将人大学与宪法学完全割裂开来。以往人大学研究的理论苍白,很大程度上与研究方法的边缘性知识熏陶、训练之缺乏有关。人大学的法学之维阐释是永无止境的,惟其如此,不断提高人大学的理论性与实用性并希冀给法学人能在这个领域不断追求知识增量的愿望和持久的信仰。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1994年年会于1994年9月16日至2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和中央有关机关的7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宪法学研究会总干事王叔文同志和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析综同志等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50篇。与会代表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这个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第一,完善人大制度中的代表制度 有的同志认为,可以把人大制度放在规范体系上划分为三个有机组成部份,一是关于代表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