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三十年来,关于辛亥革命与南洋华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南洋华侨对辛亥革命的贡献;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相关的南洋侨领研究;辛亥革命时期华侨社会思潮研究;孙中山在南洋的筹款活动;辛亥革命时期的南洋华文报刊等几个方面。从总体上看,研究成果较多,研究视角有所扩大,但研究领域分布不均,水平参差不齐,仍有许多可以拓宽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由于郑和下西洋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航海成就,以及执行的和平友好外交政策,这一壮举不但开创华侨开发南洋的新时代,而且对日后华侨华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丘汉平基于法律视角从事南洋及美洲华侨问题的研究,投身于暨南大学华侨教育并主持南洋美洲文化事业部,抗战期间又积极从事服务侨胞的实际工作,在中国近代华侨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从研究主题和内容来看,丘汉平先生的华侨研究涉及华侨经济与失业救济、华侨教育、华侨文化与社会、华侨国籍、华侨组织与社会、侨民管理与保护等不同方面,表现出对华侨研究不同领域的兴趣,兼具深度和广度,他对华侨问题的研究对民国时期华侨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佛教不但由印度传入中国,而且随着历史上我国僧人的出国弘法巡礼,以及后来华侨的赴海外谋生,又把我国的佛教信仰,传到日本及南洋一些国家。于是佛教便作为日本和南洋一些国家华侨、华人的传统信仰,成为早期华侨社会的精神支柱之一。本文拟就日本华侨、华人的佛教信仰与中日文化交流问题作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王硕 《福建乡土》2008,(6):37-39
我对东南亚一带的向往缘于漫长零碎的感性积累。小时候,家乡常有“南洋客”归来,他们的莅临总伴随着一些稀罕物品。出了“南洋客”的家庭是自豪的,乡音未改的客人很神秘。后来,我知道了“南洋客”特指东南亚一带的华侨,“南洋”一词古籍早有记载,印度尼西亚是其中华侨数量较多的一个跨赤道岛国。  相似文献   

6.
胡芸 《前沿》2013,(18):163-165
胡文虎是近现代南洋华侨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在海内外颇有声誉。这不仅由于他所经营的万金油药业一度成为南洋华侨药业之首,更由于他长期从事捐资兴学等社会公益事业。纵览以往学界对胡文虎的研究,其在教育领域的贡献还未有相关详细论述。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胡文虎捐资兴学特点、兴学动机及影响,梳理胡文虎的兴学历程,论证其兴学决心和贡献,以资反映近现代华侨企业家在华人华侨社会和祖国教育发展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1939年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发出号召,30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先后分九批回国服务。从他们回国到达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南进出口物资运输处(简称西南运输处)训练所报到,在滇缅公路沿线服务期间,西南运输处及当时的云南省侨务委员会,所有的行文都称之为“华侨机工”。本文要探讨的是抗战胜利后华侨机工尚存人数。  相似文献   

8.
王钰 《八桂侨刊》2011,(2):26-30
同治光绪年间,清政府的华侨政策逐渐向“护侨”方向转变。政策的调整符合清政府“张国体”的政治需要。然而,南洋华侨对“国”的认同建立在对“乡”的认同之上,与清政府所强调的“国”与朝廷的紧密联系有所区别。这种认识落差对南洋华侨既大力支持清政府的改良运动,又热烈拥护反清革命的行为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中,南洋华侨给予了大力支持,本文将作为个案的分析,即对闽籍华侨一被誉为“南洋革命第一人”的陈楚楠在辛亥革命结束之前的思想状况进行探讨,简述其思想演变的历程并分析蕴含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陈嘉庚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十分关注祖国的抗战,在海外华侨中募集资金,支援祖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由于周恩来的影响,在国共两党之间,他逐渐倾向于支持共产党,与共产党共同合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爱国兴学,献给了救亡大业,献给振兴中华大业,成为华侨的一代领袖和楷模。1940年初,陈嘉庚以南侨总会主席名义,号召南洋各地筹赈会选派代表,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团,回国慰劳全国抗日军民。很快,各地筹赈选出了50多位代表。3月26日,陈嘉庚先生率领慰劳团到达重庆,受到了包括国共双方在…  相似文献   

11.
华文报纸是华侨华人社会三大支柱之一。2001年5月,马来西亚华人政党马华公会收购南洋报业《南洋商报》和《中国报》,引起华人社会一场大风波。之后南洋报业一直亏欠。2006年,马华公会出售南洋给星洲媒体集团。马来西亚华文报业遭到垄断。本文对这一事件进行阐述,希望华报与华社同舟共济,不宜相互交恶。  相似文献   

12.
崔萍 《统一论坛》2004,(4):55-57
在云南昆明西山公园,有一座高达12米的“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许多不了解抗日战争史的青年们对这一段可歌可泣的史更是知之甚少。对于南洋华侨在抗日战争中的丰功伟绩,早已有不少著作记载, 陈嘉庚先生所著的《南洋回忆录》有着较详细的叙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南洋华侨十分关心祖国的命运,1937年七·七事变后,更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前,为了争夺南洋华侨的支持,革命派继东京《民报》后,在南洋地区的《中兴日报》上再次笔战保皇派。此次笔战不仅阐述了革命派的施政观点,更重要的是向广大华侨宣传了具有强烈的反清革命意识。这种宣传虽有不足之处,但却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南洋华侨的爱国热情,推动了革命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在1910至1920年间,华侨刊物中多见对于南洋地区的社会调查.这批社会调查出现在华商在南洋地区实力较弱,社会调查被视为商战之重要武器的背景下.侨刊社会调查的内容涉及南洋地区的自然环境、物产、经济情况与社会文化等方面.据社会调查观之,1910至1920年间的南洋社会优渥,物产丰富,椰树、糖、橡胶为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其时,南洋地区的经济为欧美殖民者、日本人与华人控制.20世纪初的南洋经济仍是初级产品经济为主,主要出产粮食与热带经济作物,而煤炭等燃料与工业品则全赖进口.南洋地区社会文化多元,原住民与欧美殖民者矛盾不断,华人在南洋地区的拓殖史十分悠久.南洋社会调查呈现出实用性强,为商战服务的特征,其书写者多为侨商或曾在南洋居留的知识菁英.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二战后初期华侨社会的团结,是经过斗争,排除了阻挠和破坏团结的因素,才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在抗日战争中,三千多名来自南洋的“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在祖国大西南从事抗战运输工作,为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因反清复明遭镇压的洪门组织成员流亡南洋各地,在东南亚找到了相对安全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华侨华人社会和当地社会中有较大影响并对一些殖民地政府造成威胁。他们一方面是当地华侨华人的保护者,也存在着协助当地殖民政府管制华人的一面。他们同所在国人民共同反殖民统治并逐渐融入当地社会。他们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革命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参与者。研究近代洪门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还可以追溯当代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历史及东南亚党派发展史。  相似文献   

18.
1.侨史研究与侨务工作2.广西华侨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3。近年来我国对华侨史的研究4.印支二川华侨史比较研究5。巾法战争时期的华侨6。广西籍华侨华人旅居南洋述略7.泰京广西会馆和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的成立8.浅论广西会馆9.华侨史初探兼论近代华侨对祖国的贡献10.奋迅纤口难丹心照汗青 一一南洋华侨积极支援祖国抗战11.华侨华人现状分布12。岑澡县水汉乡华侨多的原因玲.越南华侨对祖国抗日战争的支援14.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与广西会馆15.一纸箔钱撩动乡情袅袅 西林县政协启开对港侨联络之门16.多才多艺的华人教授周庆陶17。华侨与孙巾山革命18.…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前,伟大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作为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其历史业绩,功垂千古。辛亥革命中众多的志士仁人,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为了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统治,前仆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地斗争。海外华侨对孙中山先生倡导和组织的辛亥革命,不仅在思想上拥护,经济上支援,而且在行动上参与。黄花岗起义的烈士中有三分之一是华侨,他们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也是全体爱国华侨的光荣。正如孙先生指出的,“华侨有功于革命”、“华侨乃革命之母”。(见张永福《南洋之创立民国》)华侨  相似文献   

20.
高萍 《新东方》2012,(4):35-39
海口骑楼老街作为海口繁华兴盛的老商业街区,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历久弥新、流动鲜活的海口民俗风情画卷,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孕育了融汇东西、独具风格的"海口文化"。笔者从海口开埠与成为海南经济文化中心、南洋华侨与海口经济发展、海口南洋骑楼街区的形成、海口骑楼建筑的文化艺术内涵与价值、骑楼老街历史人文价值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海口老街、南洋华侨、骑楼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