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活动与社会制度关系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丰富多样的社会制度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又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制约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往往体现出某种异己的特性,对这种异己社会制度的扬弃和超越,正是人作为能动主体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它昭示着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一、精神文明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一把重要尺度所谓精神文明,是指人类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所取得的成果。它主要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为一个不断自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历史,而“自由”的含义恰恰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的统一。因此,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使之合乎主观目的的同时,自觉地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使之合乎客观的规律性,这乃是人类获得自由的充分、必要条件之一。人类作为创造历史的“主体”,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毫无疑义,原始人与  相似文献   

3.
张成  朱光华 《学理论》2009,(19):170-171
入的生成问题是成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可以追溯至青年马克思关于“人通过阶级社会的全部历吏而生成”的思想。即通过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渡过资产阶级社会形态这一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实现人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其中,对人本质、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的描述,准确地指出了人的生成的标志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21,(3)
弗洛姆从人本主义出发来构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哲学体系。他深入揭示道德发生异化的本质,并阐明了人本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拓展的新方向。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弗洛姆通过对现代工业化社会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剖析与反思,追溯了主体异化的本质。道德的复归是对主体异化所导致道德异化的修正,也是道德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成为亿万群众的实践。……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真正的历史大趋势,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一个决定性阶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回溯历史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社会总是在不断进步,历史总是在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已经经  相似文献   

6.
原始社会个人的生存发展处于无阶级的贫困的纯朴的萌芽阶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古典资本主义社会处于有阶级的畸形的异化发展阶段,现代社会它正趋于无阶级的和谐的成熟阶段。个人全面发展只有遵循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才能促进人类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7.
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实践基础上深入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从而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一般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预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发展也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是一个有规律发展的客观过程。那么,社会客观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呢?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序言中概括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  相似文献   

8.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考察人类历史的一般进程,提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实现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于是“人终于成为自己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43页)这时,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共产主义的实现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不只是一种理想目标,它是一个现实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它是人走向全面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9.
劳动是政治经济学最初始的范畴,对其基本形态的分析,成为其它一系列认识的出发点.一马克思指出:“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象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但是不管怎样,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资本论》第三卷第926—927页)马克思在这段话中十分明确地将人类劳动区分为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两种形态,并对它们的特征和作用作了精辟的阐述.鉴于学术界对这两种劳动形态尚未有统一的概括,拙文姑且称为必然劳动与自由劳动,并试作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刘怀玉 《理论探讨》2002,2(1):15-19
马克思历史观的实质并非所谓经济永恒决定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过程的“经济决定论” ,而是关于现代性的经济必然王国支配性或不平衡性发展问题的社会历史辩证法。 2 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基本成就是 ,它们先后从两个角度来揭示马克思关于经济与社会不平衡发展现象。一是“纯粹资本主义”的先验逻辑批判 ,另一个是“历史资本主义”的社会历史科学分析。它们都认为经济必然王国的支配性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暂时现象 ,而非永恒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两个和解"是指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的形成条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人与本身关系的激烈冲突。"两个和解"的价值目标是人类由自我占有走向全面发展,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实现"两个和解",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2.
张朝松 《党政论坛》2003,(10):26-28
张朝松的文章提出,人类的认识总是在发现、提出问题中前进,社会总是在解决问题和矛盾中发展的。哲学上所说的问题首先是指现实中的客观矛盾,其次又是客观矛盾在人们头脑里的反映。问题意识体现了哲学智慧,是哲学发展的推动力,它开启了理性思维的探索之门,它使人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推进没有问题意识,就失去了认识的法力,泯灭了理性思维。这就是问题意识的哲学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马克思早就预言了未来社会自由劳动的科学性质。科学发展作为人类在必然王国领域获得的自由,是在为自由王国的繁荣打造必要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应当努力追求从必然到自由的不断飞跃。  相似文献   

14.
陈迎 《学理论》2012,(20):51-52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对真实需求与虚假需求的剖析与区分,来阐释与分析他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的渺茫性与前景暗淡性。时代是在不断进步的,是从必然王国在不断地走向自由王国的,但是由于人的主体能力、客观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这个过程永远也不会完结,人类永远不可能有实现那种幻想中才存在的所谓"绝对自由"与"绝对的人性解放"。  相似文献   

15.
胡建东 《理论探讨》2024,(1):122-128
在资本主义社会,抽象权力由天国降至尘世,形而上学与资本逻辑结成“神圣同盟”,二者一道实现了对人的双重“抽象统治”。为破除“抽象统治”,马克思将致思旨趣转向“此岸世界的真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揭露了“抽象统治”的内在机理:商品、货币、资本等社会的“物”的存在,掩藏了存在背后的“形式规定”,亦即“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关系。在揭露这一机理的过程中,《资本论》贯穿着形而上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双重逻辑进路,且二者形成了互构关系: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对现实历史的科学揭示,为在形而上学层面破解存在秘密奠定了实证基础;形而上学批判则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明确了前提、对象和方法。在这种高度统一中,马克思开辟了终结形而上学和资本逻辑双重“抽象统治”的“新唯物主义”道路,为人的自主活动和自由解放指明了历史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生 物学由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深入的渗透 ,已从一门单一的学科演变成用人类所有的智慧和技术手段研究生命起源和本质的生命科学 ,像物理和化学在20世纪中对人类的文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样 ,在21世纪生命科学将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人们把21世纪称谓生命科学的世纪 ,这是因为虽然在20世纪由于科学的发展 ,人类的文明有了长足的进步 ,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前进了一大步 ,但是在21世纪仍然还有一些问题困挠着人类 ,不解决这些问题将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这些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健康问题 ,而解…  相似文献   

17.
因为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都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得到实现和表现,所以劳动异化能够过渡到人同人相异化、交往异化和社会联系异化。《手稿》异化劳动的前三个规定与第四个规定——“人同人相异化”,与《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和社会联系异化,都遵从同一个异化逻辑。异化的主体既可以是“孤立人”,也可以是两人或多人关系及其承载物。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是阐释交往异化、社会联系异化的根源性概念。“社会联系异化”比“交往异化”能更准确地概括《穆勒评注》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包含历史哲学、历史-社会理论、历史学和实证社会科学三个层次。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代言人对剥削、贫困、解放和社会主义在道义上的关切,以及他对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阐述,对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展望,始终作为价值理念包含在唯物史观的"历史和经济解释"之中。从唯物史观的创立到《资本论》的写作,马克思试图使基于人道理想的价值追求与科学历史观相统一,构成一种"革命的科学"。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千年更替 ,世纪开元。古老文明的华夏民族 ,跨越了漫漫五千载的历史岁月 ,迎来了崭新的盛世千年。从舟山群岛的峭岩 ,到雅鲁藏布江峡谷 ;从冰封雪冻的北国边陲 ,到椰林片片的南国水乡 ,处处勃勃生机 ,春意盎然。回首刚刚过去的千年 ,人类历史发生了沧桑巨变。这一时期创造了以往数千年无法比拟的巨大物质与精神财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突破一个又一个必然王国而不断向自由王国飞跃。制度的更替 ,社会的巨变 ,科学技术的发展 ,文明的融合与兴盛 ,使人类一步步走入新的境地。尽管前面还有许许多多的难题和困惑 ,但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  相似文献   

20.
人类有思维活动大约三百万年的历史。人类思维的发展,在史前时期,是非常缓慢的,这同当时社会生产发展的缓慢相关联;到了近现代,生产发展较快,自然科学突飞猛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和文明建设的发展非常快,人类思维方式的演变也很快。在近三四百年的时间里,人类思维活动,经由古代思维向近代思维,又向现代思维的转变。而现代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