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美国部分放松卫星出口管制,是对本国商业卫星国际市场份额下降、太空工业基础萎缩、国际竞争加剧作出的反应。美国调整卫星出口管制政策的宗旨是寻求安全利益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平衡,同时又要确保美国太空优势地位。但美国对中国维持原有的卫星出口管制政策,这使得中美太空合作前景不乐观。  相似文献   

2.
国际不扩散机制是指国际社会为防止武器(尤其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从政治安排和技术控制两方面采取的多边、双边或单边行动,主要形式有:国际条约、控制出口的国际组织、政府间非正式协议和谅解、有关国家的国内立法。建立国际不扩散机制的努力从核武器出现后就...  相似文献   

3.
一美国对高技术出口一贯采取管制政策。随着技术更新的加快,管制也更为加强。管制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持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从而维护其经济和军事力量在世界上的优势。目前美国有四种出口管制:(一) 国家安全管制。这是一种长期的管制,基于国家安全和防务考虑,美国一直严禁向其他国家转让先进的军事技术和重要的双重用途(军用与民用)技术。具体由商业部、国防部、财政部、海关署及情报机构根据出口管理法和武器出口管制法等加以实施。(二) 外交政策管制。这是一种特定时期的管制,是为达到一定的外交政策目的对特定国家进行的管制。具体由国务院、商业部、财政部及海  相似文献   

4.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政府建立和实施了一整套控制外贸出口的规章制度,把禁止战略物资与国内短缺物资出口和对技术、技术产品出口的管制,作为其对外政策的重要部分。三十多年来,随着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美国对外经济政策有所改变,在管制出口与技术转让的立法与实践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调整和补充,对外则表现为促进同西欧及其它盟国的政策协调和出口管制一体化。同时,美国根据外交政策的需要和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和战略关系,在商品种类、国别和转让技术的先进性诸方面,对不同国家采取严格的差别待遇办法。里根政府执政以  相似文献   

5.
美国出口管制政策演变的历史表明,出口管制始终是美国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美国对华一直实行歧视性出口管制政策。这不仅在相当程度上加剧了美中贸易失衡,而且使两国都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由于奥巴马政府并未改变美国对华的一贯立场,因此其推动的出口管制改革并未惠及美中贸易,使美中贸易关系的发展日趋复杂。在对华出口管制问题上,美中两国的博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美中双边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际出口管制体系在西方大国的推动下得到了强化,并开始由体制构建转向加强执行与实施阶段。尽管核生化武器仍是重点管制物项,但杀伤力大的常规武器和高新技术产品正成为新的严控对象。国际出口管制的直接目标是反恐和反扩散,而实质却是管制方对被管方潜在威胁的防范和对被管方高科技发展的限制。鉴于管制方国家间存在着利益差异,国际出口管制体系正呈现多层次、多元化和分散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菅义伟政府的国际安全战略沿袭并发展了"安倍路线",其以印太地区为重点,升级日美印澳"指导性安全联盟",深化多边多层安保体系,强调经济安全保障议题,强化供应链安全,并经历了从反对构建"亚洲版北约"到利用多边围堵制华的路线转变。国际形势和印太权力格局新变化、美国对盟国的政策调整,以及推动战后日本安全战略转型和迎合国内政治需求等是菅政府调整和深化国际安全战略的主要动因。菅政府的国际安全战略在能力和框架上均存在缺陷,背后的安全理念也不符合时代潮流,难以获得地区国家的广泛支持,但其产生的复杂影响需要重视。  相似文献   

8.
美国应对国际安全问题的核心目标是维持其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当美国认为应对国际安全问题有利于维持其主导地位时,多采用“多边主义”政策;当认为不利于维持其主导地位时,则由“议题性质”决定美国将采用何种政策。议题性质由“威胁认知”与“威胁界定”两个次级影响因素构成。其中,威胁认知是决定美国应对国际安全问题的首要影响因素,当美国决策者对有关国际安全问题的威胁认知高时,就采取单边主义行动;当其对有关国际安全问题的威胁认知低时,则实行减少国际参与、逃避国际责任的孤立主义政策。威胁界定作为次要影响因素,与威胁认知一同塑造美国的政策选择。当威胁认知高且威胁界定损害国际秩序支柱时,美国通常采用防御性单边主义政策;当威胁认知高且威胁界定不损害国际秩序支柱时,则实行进攻性单边主义政策。在美国应对国际安全问题时,由于维持主导地位的思想与国际安全治理的理念背道而驰,导致美国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愿望和规则难以转化为基础性共识;在此类不能转化为基础共识的情况下,美国将会采取有悖于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法的行动,以维持其主导地位,也对国际社会稳定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拜登政府执政以来,致力于以多边策略建构针对中国的地区安全优势,南海是其主要着力方向。美通过强化在南海的军事活动,邀约域外国家介入南海地区安全事务,拉拢菲、越、印尼等国,推动国际媒体塑造南海问题国际话语,试图营造其对南海地区安全的主导权。然而,由于美国等域外国家主导南海地区安全在合法性上存在天然缺陷、南海地区安全结构的转型以及东盟主要国家对卷入大国安全对抗的高度警惕,拜登政府南海政策的实际效果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10.
在9·11恐际分子袭击(美国)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对盟国支持的需求会推动美国的政策,回到多边和合作的国际政策方向上来。那么布什政府会不会在各方面对联合国安理会、对多边军备控制体系和国际组织更为敬重呢?  相似文献   

11.
美国防导弹扩散政策的特点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美国防导弹扩散政策的突出特点是:防威胁重于防扩散,且具有强烈的选择性;以意识形态划线,具有强烈的集团政治色彩;强调先发制人的打击,具有强烈的军事性。其今后的政策走向可能是:进一步完善各种防导弹扩散措施,建立一个全面的国际防导弹扩散机制;由片面强调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向灵活运用“巧实力”转变;更加露骨地推行选择性防导弹扩散政策。美国的做法虽然对防止导弹扩散有一些积极作用,但也给国际安全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要真正防止导弹扩散,美国必须在追求自己和盟国安全的同时,也重视他国安全,否则,导弹及相关技术肯定会扩散到越来越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随着印度洋战略地位的日益上升,美国越来越关注其在印度洋的利益.这主要包括确保印度洋作为国际商业通道的安全畅通、控制中东地区的石油、阻止对美国不友好国家主导印度洋以及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为了实现这些利益,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塑造印度的地区和全球性领导角色;大力发展与东南亚和中东重要国家的友好关系;巩固和强化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的作用;领导或参加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双边或多边行动.由于带有明显的主导性、排斥性和干涉性,美国的印度洋政策对中国在印度洋的利益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日本对华高技术出口政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日本对华高技术出口 政策的形成  在历史上,西方国家出于政治目的,曾经限制对华高技术出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二战后成立的巴黎统筹委员会(COCOM),主要目的就是限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出口,尤其是高技术的出口,该组织下设专门小组负责对华禁运。日本作为西方阵营的重要成员和美国政策的追随者,在冷战的“遏制”链条中,与中国之间不仅延续了自近代以来地缘政治的对峙,更形成了意识形态上的对抗。这一时期日本对华高技术出口政策的特点是条件苛刻,管制严格。后来面对苏联的威胁,双方摒弃了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结…  相似文献   

14.
奥巴马上台后,根据美国经济发展需要和国际安全环境发生变化的现实,对美国出口控制政策进行全面改革。尽管奥巴马获得的支持比冷战结束以来任何一位总统都更多,但其出口控制改革前景并不乐观。未来,如果大国力量对比继续向不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美国会继续强化出口控制,其重心将进一步从目前的防止恐怖分子或"流氓国家"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转向防范传统大国。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鉴于美国的单边主义倾向,欧盟在处理与美国、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关系中应占据自己的战略空间,尤其应积极推行功能多边主义,并以共同安全替代美国自冷战以来一直奉行的均势思想;应以合作政策来应对诸如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社会矛盾等全球性重大挑战;应拒绝遏制政策,代之以建立在功能多边主义基础上的政策,并寻求中国的支持,从而达到理想的政策效果和提高多边主义效率。中国优先关注国内发展决定了其外交政策的性质,它近年来的变化也使欧盟能够在某些领域与中国顺利合作,并推动了中国在人权和法治方面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后,美国认为,国际安全形势迅速变化,国际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跨国有组织犯罪、传染病跨国传播、环境恶化与国内冲突的外溢(以民族和宗教为借口的国际分离主义)等成为国际社会的重大威胁源,虚弱和失败国家因向外扩散这些威胁而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国家利益和安全构成了重要威胁。因此,美国自1998年以来即将这一问题作为重点关注领域,并提出了针对虚弱和失败国家的一系列政策与战略,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埃博拉、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以及甲流感等新发和复发传染病危机对全球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如何促进全球卫生安全治理是当今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美国曾经在全球卫生安全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尚未形成清晰的全球卫生安全治理政策。美国于2019年5月首次发布《全球卫生安全战略》,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全球卫生安全政策正式出台。该《全球卫生安全战略》以应对传染病威胁为核心,呈现出了以国家安全为导向和"全政府"路径的特点,充分体现了特朗普政府的"负担分担""美国优先"和反多边主义的思维。在全球卫生安全领域,各国已成为"因病相依"的全球命运共同体。有效的全球卫生安全治理需要全球多边主义,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导向和以"美国优先"为原则的《全球卫生安全战略》与全球卫生安全的实现之间存在张力。特朗普政府的上述思维不仅侵蚀了全球卫生安全体系建构所必需的国际政治合作基础,也恶化了全球卫生安全的融资体系,因此对全球卫生安全体系构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18.
单边主义还是多边主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布什政府上台以来,人们在如何解读目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问题上存在不少争议,焦点之一就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到底是单边主义的,还是多边主义的。许多人认为它是单边主义的,在他们看来,美国政府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很少考虑其他国家的利益和感受,在许多问题上我行我素,一意孤行。另外一些人认为,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虽然具有更多的单边色彩,但主要还是多边的。他们指出,和历届美国政府一样,布什政府在绝大多数国际问题上还是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的,即使在伊拉克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西非地区为例,讨论轻小武器的非法扩散及其管制问题.轻小武器易于获得,便于使用,流动便利.当地独特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历史文化传统,在相当程度上加剧了轻小武器的非法扩散问题的严重性.西非国家在国家建设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加上外部力量的介入,增加了治理问题的难度.西非地区轻小武器非法扩散管制机制建设未来的发展情况除了仍然要依靠西非各国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自身的积极行动之外,还取决于国际社会,尤其是在当地有重要影响的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所采取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归泳涛 《东北亚论坛》2023,(2):49-64+127
在对华“脱钩”政策难以奏效的情况下,美国开始推进“集体韧性”战略,即纠集所谓的志同道合国家构筑排除中国的技术联盟和供应链联盟。日本在这一新的联盟网络中处于关键地位。美日两国在出口管制、外资审查、半导体制造、移动通信网络和数字贸易规则等一系列经济安全政策领域启动了双边及多边合作,迈出了走向经济安全同盟的步伐。但美国的政策服务于本国优先的国内政治和遏制中国的地缘战略,与日本等盟友的立场存在分歧。日本则试图在美国与中国之间、在安全与经济之间保持平衡。面对经济安全政策、经济民族主义和经济全球化这三股相互竞争的潮流,美日两国都提升了经济安全的重要性,有可能形成“联手制华”的格局。对此,中国应坚持竞争与合作并重的战略方向,在加强自身竞争力和韧性的同时,深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