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作为一种政治身份,最早出现于希腊城邦的政治结构之中.希腊文的"公民"(polites)一词就是由城邦(polis)一词衍生而来的,其原意为"属于城邦的人".由此可见,在古希腊,"公民"与"城邦"是密不可分、相互依赖的,两者间的关系成为古希腊政治的一大显著特点.本文将以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发展为依托探析"公民"与"城邦"关系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并试着分析由该关系引发出的一些政治哲学问题.根据分析问题的需要,首先对古希腊的"公民"、"城邦"做个概括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宗教活动是古雅典城邦公民文化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侧面 ,而宗教活动主要反映在宗教节日之中。雅典宗教节日众多 ,据说有60多个 ,其中最重要的节日当属泛雅典娜节和酒神节。节庆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功能 :它为城邦公民提供了闲暇之余的精神娱乐 ,加强了城邦的凝聚力 ,增强了城邦间的联系 ,为妇女提供了社交场所和机会。  相似文献   

3.
杜平 《东南亚纵横》2002,(4):124-126
宗教活动是古雅典城邦公民文化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侧面,而宗教活动主要反映在宗教节日之中.雅典宗教节日众多,据说有60多个,其中最重要的节日当属泛雅典娜节和酒神节.节庆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它为城邦公民提供了闲暇之余的精神娱乐,加强了城邦的凝聚力,增强了城邦间的联系,为妇女提供了社交场所和机会.  相似文献   

4.
杜平 《东南亚纵横》2002,9(3):124-126
宗教活动是古雅典城邦公民文化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侧面,而宗教活动主要反映在宗教节日之中.雅典宗教节日众多,据说有60多个,其中最重要的节日当属泛雅典娜节和酒神节.节庆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它为城邦公民提供了闲暇之余的精神娱乐,加强了城邦的凝聚力,增强了城邦间的联系,为妇女提供了社交场所和机会.  相似文献   

5.
国体:古巴的国体为无产阶级专政,其他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国体均为资产阶级专政。政体:古巴的政体是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制;中美洲6国(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以及加勒比海的海地和多米尼加的政体为总统制共和制;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巴哈马、伯利兹、格林纳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和牙买加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以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由总督代表,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及多米尼克则为议会制共和制国家。摘自《中美洲和加勒比研究资…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随着拉美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上升,中美两国出于国家利益需要而加强了对拉美国家的公共外交,但中美两国在公共外交目的、资源基础、技术运用、实施机构和城市交往等方面都存在差别。在公共外交目的方面,中国希望借助公共外交来传播中华文化,加强拉美民众对中国真实情况的了解,为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发展营造有利环境;美国则是为了传播自己的价值观,遏制该地区恐怖主义的蔓延,加强与拉美的经济合作以巩固和提高美国的国际地位。在公共外交资源方面,中美两国运用的物质性资源大致相问,但由于中美两国文化和国情迥异,美国运用的非物质性资源与中国有所不同。在公共外交技术运用方面,中美两国都注重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但美国在技术运用方面明显优于中国。在公共外交实施机构方面,中国主要通过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来开展公共外交活动,而美国的公共外交机构类型更丰富、数量较多且功能较为齐全。在城市外交方面,与中国相比,美国与拉美国家缔结友好城市的历史更悠久,覆盖的国家及城市数量远远超过中国,且美拉友好城市之间的活动类型更丰富。本文认为,美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虽然有所下降,但仍不可小觑;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公共外交虽路途艰难,但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7.
文明的冲突本质上是归属不同文明的个体的冲突。个体为获取生存资源而斗争,根本矛盾在于资源的稀缺性。当自身不足以有效获取资源时,个体倾向于依一定方式或标准组合,文明是方式的一种。然而,不同文明之间并非如亨廷顿想象得那样易于起冲突,存在于文明间的缓冲区域便是冲突的掣肘因素之一。缓冲区域随着文明边界的出现而出现,在宏观和微观断面上均清晰可见;它是文明间共有知识的具体表现,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民族混居和通婚等因素则是其形成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韩公共外交有助于朝鲜半岛的安全与稳定、中韩两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以及两国文化的和合共生.中国的对韩公共外交有着以下主要特征:两国高层领导在此议题上高度良性互动,人文交流是主要纽带,与互联网相关的企业、精英与主流媒体则是突出舞台.面对问题和挑战,中国对韩公共外交的社会基础与文化交流方式有待改进,美国、日本的竞争与韩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等问题不容低估,中国在朝鲜半岛安全与统一这个议题上的舆论也构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中国应进一步夯实对韩公共外交的社会基础,升级对韩公共外交的文化交流方式;管控美日的负面影响,不刺激韩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优化在朝鲜半岛安全与统一问题上的议程设置,化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籍中、有关中、老交往的史料非常丰富,中、老交往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琅勃拉邦古代称芒耍,原是老挝北方比较强盛的成邦国家、中国古籍所记载的“挝国”可能指的就是芒耍。在法昂统一老挝前,在老挝存在几个城邦,而这些城邦都自称是佬人,中国与芒耍(琅勃拉邦)的交往应该比在中国古籍中出  相似文献   

10.
荷马时代人类社会从女权制过度到男权制, 妇女社会地位降低。希腊城邦制度时期, 妇女被排除在 城邦的政治生活之外, 她们不是男性爱情的对象, 而是满足男性性欲的对象, 是为男性社会生产合法公民的工具, 是管理家务和获得家庭财产的手段。希腊化罗马时期, 随着城邦这个人们安身立命之所的衰落, 人们把自己的注 意力从城邦转向家庭, 于是, 两性关系改善, 妇女社会和经济地位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朱航 《亚非纵横》2010,(3):11-16
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通过信息传播、文化交流、大众媒体、民意调查和支持非政府组织等形式影响国外民众,扩大本国政府、公民与国外民众的对话,减少他国公众对本国的错误观念,提高本国在国外公众中的形象和国际影响力,进而增进本国国家利益的外交方式。世博会为我国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一个盛大的平台,也成为中国面向全世界的“公共外交”新舞台。  相似文献   

12.
古代希腊,在城邦相互之间不断冲突和城邦联合反对外族入侵的过程中,产生了追求和维护城邦独立的文化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邦独立"成为某些城邦追逐自身利益、维护霸主地位的工具,在"城邦独立"的旗号下,部分强势城邦的地位被削弱,甚至某些城邦被肢解。  相似文献   

13.
泰王国这个自16世纪起先后受到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日本、美国势力影响的国家,虽然其现代史是以军事政变和军人执政为主线书写的,但就其司法审判的模式而言,则是深深打上了上述各国司法审判制度的印记,既有英美法系的影响,又有大陆法系的痕迹,既注重司法审判给织的建设与完善,又强调审判的独立与公正,而这一切又与泰国的传统文化得到良好协调,并没有给人们留下暴力和血腥的印象。君主立宪政体下的审判组织泰国的君主立宪政体确立于1932年,直至1978年12月22日颁布“佛历2521年泰国宪法”君主立宪的政体形式还是法定政体.在这种政体形式下,泰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兼具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的双重身份,但却不具体干预国事,而对司法权,国王也不具体行使,是通过法院这一审判组织来行使,这是近现代泰国审判制度有别于古代的一大特点.对审判组织的设置,泰国国王无权干预,而是由国家宪法和泰王国法院组织法决定.就当今的泰国而言,可以说已经参照西方审判组织的模式建立起了一套适合泰国国情且较为完善的审判组织系统。从审判功能上划分,泰国有普通法院和专门法院两大类型;从受理案件的性质上划分,泰国有民事法院和刑事法院的区别;从普通法院系统的审级上划分,泰国还有初审、上诉和最高法院三个  相似文献   

14.
战后拉丁美洲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主要潮流是民族民主运动,其特点是外抗强权、内争民主。但是,这一发展进程的主要成果究竟是什么?民主与独裁的关系及其前景如何?这一发展进程的中心任务——政治独立、经济独立与经济民族化的关系怎样?在这一发展进程中,革命与改良的作用究竟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值得研究和思考。一、国体与政体国体是国家的阶级实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问题。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的问题。由于历史条件不同,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不同,国体相同的国  相似文献   

15.
当代国际关系议题已无法避开民族主义及其政治正当性问题.在现代国家历史之前,民族表现为"历史自然民族",具有一切民族要素,但与国家仅具有极松散的关系;在现代国家时代,民族表现为"现代政治民族",并等同于"人民",成为现代国家正当性的唯一根据.民族主义合法性根据在于现代国家原则即同一而平等的公民之间的公共契约;现代国家要避免民族主义对政权合法性的挑战,或要把民族主义纳入爱国的行列,就要成功建立"公民宗教"或说"国民教育".这是对付极端分子分离主义运动的根本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中亚五国安全形势主要面临三方面威胁:俄美地缘政治角逐加剧可能冲击中亚稳定;中亚国家在自然资源和边界上的争端、地区“三股势力”以及民族矛盾等问题可能引发国家间冲突;中亚五国长期总统集权、换届不畅,吉、塔两国面临政治动荡危险。目前,维护中亚局势稳定的因素暂居上风:俄美基于战略考虑,希望维持中亚地区稳定;中亚区域合作致力于缓解地区性矛盾;中亚五国威权主义政体仍有助于维护国内政局稳定。但从长期看,中亚安全隐忧难以消除。  相似文献   

17.
一、独立后国家民主—竞争型政体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令世人瞩目。在战前,东南亚十国中,除了泰国之外,其他九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印尼、文莱和菲律宾)都是西方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战后,各国陆续取得了民族独立,纷纷建立起不同的政治制度,有的实行西方式的议会民主制或君主立宪制,有的则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二战后东南亚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出现如此多元、复杂的情况,主要是与它们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道路的不同有密切的关系。东南亚的绝大部分国家都…  相似文献   

18.
中日两国由于受社会本位、整体主义以及国家主义的东方伦理的影响,两国都具有爱国心教育的历史和传统。但是两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还是有其各自民族的特色和差异。例如,两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抽象性和具体性的不同;两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由远至近与由近至远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两国的爱国教育与民族危机的关系的差异,即日本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两面性,一方面既与振兴民族、富国强兵思想相关联,另一方面更显示出其强烈的军国主义的侵略性特征。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则往往是与救亡图存、摆脱被侵略奴役的悲惨命运相关联。  相似文献   

19.
公共外交的经典含义与中国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外交的经典含义是一国政府为争取他国民心而采取的公关行动。经典意义上的公共外交新中国自成立之日就已开始进行且卓有成效。新时期中国公共外交的特色,一是内外并重,因为全球化时代外交决策者和执行者必须从国内外两个大局看问题;二是追求共赢,中国公共外交的重点是介绍自己,而不是抨击别人,与西方国家总是试图通过公共外交操控别国内政,甚至颠覆别国政权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可通过"搭台唱戏"、"借台唱戏"、"让别人唱我的戏"的方式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的公共外交。  相似文献   

20.
经历苏联解体、政体更迭与经济震荡的俄罗斯纯文学表现出深刻而复杂的转型特色。本文将当今俄罗斯文坛上大众文学勃兴的现象作为背景,着重介绍了俄罗斯文学艰难转型的状况,以及俄罗斯纯文学作家在坚持文学传统,关注人类与个体的生存困境,揭示人性的复杂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