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1月8日,中国第三十四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缓缓驶出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向地球最南端的南极,再次出征。"雪龙"号将于2018年4月回到国内,执行任务周期164天,总航程约3.7万海里。  相似文献   

2.
问鼎冰穹     
《党建》2008,(4)
在我们居住的地球南端,有一片亘古长眠、冰封雪裹的神秘大陆,那就是南极洲。南极素以非同寻常的严酷自然条件著称,被人们视为"生命的禁区"。它是暴风的故乡,一年中有300多天受8级以上大风影响,有时几百公斤重的石头也被吹得  相似文献   

3.
60年潜心研究,平息了170多年来的黄土成因之争,奠定下中国黄土高原在当今世界地球环境变化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80岁上下,探索的足迹仍遍布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这“地球三极”;年近九旬,仍然活跃在国际地球环境科学舞台,引领世界黄土研究潮流,走在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的前列……这个不平凡的人是刘东生院士,一个“超级老头”,一位荣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顶尖科学家。  相似文献   

4.
孟红 《党史纵览》2014,(3):26-29
正2013年11月7日,踏上为期155天科考征程的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南极科考船在前往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途中,暂停科考计划以最快速度赶往南极迪维尔海救助被冰层围困的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船,最终在全世界瞩目之下将被困冰洋的俄罗斯受困人员成功救出……一时间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事件,也让我们再一次关注起新中国的南极科考事业。  相似文献   

5.
位梦华,1940年出生于山东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67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预报的探索与研究,现为国家地震局研究员、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是最先登上南极大陆的中国人之一,也是中国科学家中第一个、并且八次进入北极的人。  相似文献   

6.
<正>"除了南极、北极,地球上各地的菜,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制作的方法。这里的每一本书,都是一个能把人带入美食殿堂的秘笈和钥匙。只要按图索骥,每一个顾客就可以登堂入室探得宝贝。"这是位于伦敦城2区小街上的一家"烹饪书店"的电子广告屏幕上,打出的一则吸人眼球的宣传语。在素有"世界书城"的伦敦,"烹饪书店"号称众多书店中的"翘楚"。在谈及成功的秘诀时,书店老板埃里克只说出一个字:"炒"!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2月4日,我国首款自主研制的极地全地形车"全地虎"随"雪龙号"一起抵达南极圈,正式启动对南极的第32次科考。"全地虎"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合作研制而成,集成了多项国家专利,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制造"极地科考重器",代表着中国南极科考装备的最高峰——它能穿越雪地、沙漠、滩涂、戈壁、山地、水域等复杂地形,最高时速60公里,水中行进时速达5公里/小时,可轻松跨越0.6米高垂直障碍和1.5米宽壕沟,能在零下41℃至40℃的环境下工作,在零下50℃至70℃的环境下停放,其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全地虎"的出现,终结了我国南极科考无国产运输装备的历史,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未来,我们也希望通过南极这个最佳试验场,  相似文献   

8.
图说天下     
正我国第三十七次南极考察圆满完成5月7日,"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返回上海的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我国第三十七次南极考察圆满完成。本次考察系"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首次单船执行环南极考察任务。考察队于2020年11月10日出发,历时179天,行程3.6万余海里,顺利完成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物资补给和人员轮换任务,  相似文献   

9.
1月5日下午,贵州省第三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颁奖仪式在贵州师范大学举行,41件参赛作品和贵州大学等3个参赛单位获奖。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南极科考队员谢晓尧的长篇作品《我的南极科考之旅》荣获大赛最高奖——"科普文学作品特别奖"。据了解,今年,贵州  相似文献   

10.
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南极洲,是这个星球上最偏远、最寒冷的大陆。同时,南极也是人类了解最少的地方。在过去两百多年中,人们才逐渐认识了这块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总和的陆地。除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外,锌、金、银  相似文献   

11.
时事测试     
近来,不断有南极冰山崩离的消息,引起各国科学家。环保人士的高度关注。今年3月,一座名为B-22的冰山从罗斯陆缘冰邻近区域崩离。同月,南极大陆的拉森B陆缘冰也出现了大面积坍塌。5月9日,一座名为C-18的冰山,已经从罗斯陆缘冰分离。同月13日,又有一座大小相当于卢森堡国士面积两倍的巨型冰山,脱离了南极罗斯陆缘冰,其代号为C-19,长达190公里,宽约31公里。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冷的大陆,其50%的海岸都是冰架。在潮汐的作用下,冰架与岩石发生摩擦,会崩溃瓦解。但由于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冰架分崩瓦解的速度正在加快。在过去30年中,南极洲的众多冰架一直在慢慢倾斜,但今年3月拉森B的  相似文献   

12.
1月22日,美国政府宣布,将拨款2000万美元,在南极大陆修筑 一条连接麦克默多和南极极点的公路,以便科学考察工作者和物资运 输能快速安全到达目的地。 这条南极公路总长约1600公里,横贯整个南极大陆。公路起始于 麦克默多,途经漂浮在南极大洋上的永冻层——罗斯冰架,最后抵达  相似文献   

13.
新知     
正人类牙齿由鱼鳞进化而来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现代鱼类的鳞片跟它们的远祖大不相同。古代鱼类鱼鳞更像尖利的牙齿,叫作"肤齿"。在进化过程中,这些牙齿从原始鱼类的外皮逐渐转移到其嘴中,此后演变为所有脊椎动物包括人类的牙齿。外星生物或早已"入侵"地球最新研究显示,外星生物很有可能早就通过流速极为强大的星际尘埃被带到了地球上。而地球上的生物同理也经历了同样的旅程,从地球传播到了银河系其他星球上。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20,(4)
正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千米、最远点2384千米,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68.5度,绕地球一周需114分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在宇航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5.
南极边上智利三军俱全智利外长福克斯莱表示,智利不会放弃在南极的领土权利。智利海军和智利南极研究所决定,将重新启用智利在南极的阿图罗·普拉特海军基地。据了解,智利目前在南设得兰岛上还有两个军事基地,即爱德华多·  相似文献   

16.
我在青藏高原上旅行。横穿昆仑,纵览唐古拉。一座座山头湿漉漉的,迎着阳光闪耀。懂行者说,那里原本是终年不化的雪山.如今一到夏季便“摘帽”了。珠峰周围的冰川开始融化,世界第一高峰也在瘦身,显得更为峻拔陡峭。珠峰大本营海拔5000米以上.居然出现嗡嗡飞舞的苍蝇。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另外两极是南极北极。冰川也在快速融化。备受关注的这一切。表明地球温室效应加剧。正常气候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一些物种悄悄消亡。憨厚壮实的北极熊也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7.
画中有话     
《党员干部之友》2014,(3):59-59
我国第四座南极科考站泰山站竣工开站。2014年2月8日,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后,我国在南极建成的第4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  相似文献   

18.
蒋书 《廉政瞭望》2003,(6):48-49
2003年3月20日,中国第19次南极科考队,在顺利完成了对格罗夫山陨石搜集和埃默里冰架钻探工作后,顺利回到了祖国。中国逐步迈入了世界南极考察的大国行列。然而在这个行进过程中,历史永远难忘第一批南极科考队员的生死历程。现年60岁的王明洲,当年作为中国第一批南极科考队的电视摄像工作人员,他用镜头记录了中国首次南  相似文献   

19.
正跨越南极和"世界第三极",全地形科考车和全地形应急抢险车——这两只"贵州虎",以其卓越的性能,见证了"詹阳智造"依托创新之翼的腾飞之旅。世界"两极"驶来贵州车北京时间201 7年12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南极中山站时间清晨7点。曹黔华从梦乡醒来,简单洗漱并吃完早餐后,他走出驻地,顶着七级大风,走向停放在中山站冰原上的"全地形科考车"。曹黔华是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的工程师,他将驾驶这辆车为科考队员们运送科考设备及物资。全地形科考车,又称"全地虎",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贵州詹阳重工联合研发,是我国首款自主知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首部以太空为背景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在农历新年贺岁片中异军突起,获得票房和口碑双丰收,被业内人士视为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的里程碑。有舆论指出,《流浪地球》有望开辟国产科幻片元年,打破科幻电影由好莱坞垄断的局面。《流浪地球》改编自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2000年发表的同名小说。影片讲述在遥远的未来,太阳急速膨胀将要吞噬地球,人类为自救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要带地球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