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2011,(6):41
2011年5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居住小康"进行了调查。经对调查结果和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监测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得出2010~2011年度中国居住小康指数为70.7分,比上一年度的68.9分提高1.8分。2010~2011年度中国居住小康的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康》2008,(4):16-18
2008年3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居住小康进行了调查其中,网络调查参与人数11176人实地调查参与人数1286人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居住小康指数为65分比上一年度的63.7分提高1.3分  相似文献   

3.
正前两年,越来越多的受访者开始考虑到二三线城市,甚至是小城镇和乡村生活。"2018中国居住小康指数"调查结果则显示,今年,一线城市的吸引力开始回升,在回答"什么地方最适合您居住"一题时,26.3%的受访者选择了一线城市,比上年度提高了9.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我区大型居住社区建设管理情况,促进大型居住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和服务管理工作,并结合区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加快完善宝山大型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及后续管理"的11号议案的办理工作,2012年2月17日,宝山区人大常委会对顾村大型居住社区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静,副  相似文献   

5.
《小康》2006,(4):20-20
2006年1~3月间,《小康》会同有关专家就“中国居住状况”进行调查,通过现场调查、读者调查表回收和手机短信(共3458份)与新浪网网上调查(20917人)四种方式,对2005~2006年中国居住状况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经调查组对收集数据进行加权统计,并参照有关部门的测量数据和大量社会信  相似文献   

6.
程衍方  张志 《小康》2005,(3):47-48
中国曾经有句特色口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宅作为一种社会财富的形态,通过对它的占有、分配及一种特殊的历史形态,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或间接地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小康》2020,(13)
正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国人经历了一段不短的"宅家"时光。从居住品质到社区服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用如此长的时间去感受"家"的空间与温度,也因此对自己的居住品质及服务提升有了新的思考。"您选择住所时,会主要考虑哪些条件?"这是"中国居住小康指数"调查问卷中的一道题目。"2020中国居住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时隔三年,性价比再次位列"公众选择住房的十项标准"榜单第一位。  相似文献   

8.
现代城市居住形态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璐  冯信群 《新东方》2004,(9):54-57
一、关于建筑的居住形态 建筑的第一使命就是住。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围绕“住”的建构谱写了一部悠久的史册,成为时代、社会、物质、生活、文化和思想的表现和见证。长期以来人类为改善居住环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创造,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态和居住文  相似文献   

9.
罗屿 《小康》2013,(9):50-55
在涉及20个城市,有万余人参加的"2013中国居住小康指数"调查中,只有15.6%的人在2013年买了房子,而在其余84.4%的受访者中,只有不足一成人肯定地表示从现在到今年年底"会"买房。价格,仍是中国公众购房的首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辉 《小康》2005,(3):49-50
中国曾经有句特色口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宅作为一种社会财富的形态,通过对它的占有、分配及一种特殊的历史形态,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或间接地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5,(11)
<正>近几年的"中国居住小康指数"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发展的品质,"一线城市"不再是大多数人的"扎堆选择",平衡生活和发展的关系后,近一半的人希望到"二线城市"生活和发展,仅一成人希望到"一线城市"生活和发展"从现在到今年年底,您会买房吗?"这是"2015中国居住小康指数"调查问卷中的一道题目,结果54.8%的人选择"观望",39%的人明确表示"不买",只  相似文献   

12.
本刊 《小康》2009,(7):20-22
2009年6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居住小康”进行了调查,其中网络调查参加的总人数累计达7865人。经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居住小康指数为67.2分,比上一年度的65分提高2.2分。其中:居住面积指数为75.5.比上年增加1.2分;住宅建筑质量指数为64.3,比上年增加2.9分;住宅配套及环境指数为65.6,比上年增加3.0分社区关系指数为80.5,比上年增加1.1分;物业服务指数为52.3,比上年增加2.8分。  相似文献   

13.
程衍方 《小康》2005,(3):45-46
中国曾经有句特色口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宅作为一种社会财富的形态,通过对它的占有、分配及一种特殊的历史形态,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或间接地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明清时期台湾高山族的居住类型、居室结构与布局等方面的内容,系统总结了明清台湾高山族居住民俗文化的历史特点与文化特色,并与南方其它少数民族的居住民俗文化作了相应的比较,就居住民俗文化与社会历史条件与生态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新的探索,进一步阐明了地区民族居住民俗文化的历史演变规律,为中华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历史透视,提供了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2010年调查数据,对新老两代农民工居住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状况较上一代农民工略有改善,但就其整体状况来看还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政府、企业、新生代农民工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构建一个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和居住生态支持系统,让新生代农民工能够通过自由地流动和发展,从而实现生态与和谐的居住,将是未来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城郊失地农民的集中居住与移民文化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行农民集中居住是统筹我国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的战略举措.农民集中居住涉及农民的整体搬迁和空间位移.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看,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农民作为移民对于新环境的文化适应过程.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包括技术系统、制度系统以及观念系统,因此集中居住区移民的文化适应相应地就形成了技术层面适应、制度层面适应以及观念层面适应.技术层面适应表现为从农耕生产向从事工商业的技能转型,制度层面适应表现为对城市科层制组织和各种规制的适应,观念层面适应表现为移民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上发生的现代转向.政府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集中居住区的"物质"要素建设,更要注重"非物质"要素建设,关心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2,(1):53
正2011年12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饮食小康"进行了调查。《小康》主要从恩格尔系数、食品供应、饮食安全、营养结构、政府监管体系及力度等五个方面来衡量饮食小康指数。经过对调查结果和国家有关宏观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得出2011-2012年度中国饮食小康指数为78.1分,比上一年度的77.8分提高0.3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几年中国饮食小康指数总体趋势将会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8.
鄂璠 《小康》2012,(4):46-52
正中国生命小康指数比上年度提升一小步睡不着的更多了,七成人首次性行为发生在婚前2011~2012年度中国生命小康指数为78.7分,虽然比上年度提升了一小步,但"睡得着"却更难了。职业发展、工作负荷、房子成为中国人的新"三座大山"。  相似文献   

19.
中国残联日前发布《2012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下简称报告)。2012年度全国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为68.4%,比上年度提高5.3个百分点,残疾人小康进程又向前迈进一大步。自2007年以来,中国残联连续6年对全国残疾人状况进行跟踪监测。2012年度监测工作涉及全国734个县(市、区)的1468个小区,有效监测样本数为39825  相似文献   

20.
就构建居住生活而言,租房与购房本该是两条并行线,特别是对于初入社会的青年而言,租房本应是他们的最优化选择。但由于目前租房市场不规范、青年住房保障乏力等结构性障碍的存在,使得当下年轻人的租住生活呈现出租住行为个体化、租住区域外围化、控制租住成本压力大、以及租住生活不稳定等特征,租房青年难以产生居住归属感和安全感,并遭遇在租来的房子里无法规划未来生活等发展性问题。这些困境导致许多青年不敢将长期租房而居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能将购房作为自己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