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减灾》2008,(10):14-14
2001年5月,民政部在安徽召开全国救灾应急预案工作会议后,安徽省把规范救灾应急预案管理,作为提升全省自然灾害管理水平的突破口,进行积极探索。到2007年主汛期前,省、市、县、乡镇、村及社区救灾应急预案全部重新修订并以政府名义出台,基本建立了“纵向到底”的五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13,(12):4-5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围绕这一办法,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参事、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闪淳昌表示,我国从战胜“非典”开始推进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2011年11月28-30日,联合国难民事务高专办应急中心(UNHCR eCentre)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了名为“共同准备:应急预案的挑战、成功和经验研讨会”。会上,应急中心介绍了应急预案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总是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袭击。怎样把灾难所造成的危害缩小到最低的范围,一直是倡导“以人为本”的政府在着力解决的问题。4月12日,浙江省政府发布了《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这个预案的产生,标志着我省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制定背后的知识生产有关理论问题还有待揭示。应急预案是政府为有序指挥协调应急资源与行动而事先制定的政策性文件,应急预案编修是一种知识生产活动。引入知识生产的概念,对雅安市地震应急预案历次修订的政策过程进行案例研究,以揭示预案修订过中知识生产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历次预案修订过程中修编主体在制度环境、主体特质和焦点事件的耦合作用下,借助循证策略、模糊策略和借力策略,实现了“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知道是何人”以及“知道怎么做”四类知识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大力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指示和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国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进一步落实,民政部与国家行政学院合作,在2005年年底共同举办了“地市级领导干部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专题培训班”。本次培训对提高地市级领导的灾害防范意识和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建立高效快捷的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制定和修订《南宁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与之配套的各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及县(区)人民政府应急预案,南宁市一套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将构建完成,这也为南宁市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办法。  相似文献   

8.
“麦莎”、“珊瑚”“泰利”、“卡努”……8月以来,为应对来势汹汹的台风灾害,民政部已经启动1次三级响应,5次四级响应。救灾应急响应启动的根据,正是最新颁布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民政部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工作规程》。2005年5月14日,《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正式经国务院批准,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印发。这是我国救灾应急工作制度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分布  相似文献   

9.
通过制定和修订《南宁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与之配套的各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及县(区)人民政府应急预案,南宁市一套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将构建完成,这也为南宁市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办法。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这一规范性文件的出台,体现了我国已经将应急管理纳入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工作轨道,标志着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的初步形成。其实,“应急”并非一个刚刚出现的新鲜事物。应对各种挑战和危机,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一直贯穿于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2003年“非典”疫情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快了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步伐,“应急”一词也逐渐走入了大众的视野。目前,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继2003年的“非典”爆发之后,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年的禽流…  相似文献   

11.
《天津政报》2014,(11):57-6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和《天津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津政发[2013]3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2.
完善应急响应制度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制度的建立,规范了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对于提高救灾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所设立的应急响应启动标准,是针对我国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出现的一次灾害过程而言的。因此,在把握启动应急响应条件时,应以《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规定的“一次灾害过程”为依据。根据应急响应制度在实际救灾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13.
刘树生 《中国减灾》2014,(21):30-33
正为保障《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的有效执行,防止"纸上谈兵",湖北省民政厅坚持应急与谋远相结合,认真落实"五有""五建"等措施,不断提升预案的响应能力。"五有"保应急一、有人应急。预案的实施关键在人。为此,湖北省民政厅重点抓了三支队伍建设:一是救灾应急管理队伍建设。根据预案的规定,省民政厅作为落实预案的牵头单位,负责省自然灾  相似文献   

14.
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始终贯穿于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应对并战胜各种挑战和危机的历史。能否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准确作出应急预警,是检验相关机构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试金石,也是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1月8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发布;1月10日,5件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开始陆续发布;1月22日,9件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开始陆续发布。这标志着我国在提升社会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置能力上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在我们的社会中,日臻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就是一块坚实的盾牌,阻挡着“潜伏”在我们生活每个角落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执行是解决公共政策问题的根本性环节.决定了公共政策方案能否疾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和范围。美国政策学者艾利森曾指出:“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作为一项特殊的公共政策.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能否实现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的政策目标.同样取决于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因此,以《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为例,从学理上分析影响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有效执行的要素.对完善国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推动地方灾害应急救助预案的执行无疑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6.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管理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预案的编制和管理作出了指导性规定,包括预案编制的目的、原  相似文献   

17.
《江西政报》2006,(5):47-47
江西省人民政府近日发布7件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7件专项应急预案是:江西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江西省处置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江西省处置水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江西省处置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江西省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江西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江西省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8.
应急预案及其制定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急预案的定义、类型及体系一、急预案的定义近两年来,预案这一名词频繁出现在各种新闻媒体上,频繁出现在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上。那么,什么叫应急预案呢?应急预案就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行动方案、行  相似文献   

19.
《江西政报》2006,(3):35-35
省政府近日发布5件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5件专项应急预案分别是:江西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江西省地震应急预案,江西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江西省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江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2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订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