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易经》中的诚信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礼白 《理论学刊》2003,(5):134-137
诚信思想在《易经》中表述为“孚”。《易经》有 4 0多处提到“孚” ,还有专门谈孚的《中孚卦》 ,“信及豚鱼”是《易经》对孚信的经典性解释。既然《易经》中贯穿着孚信的思想主线 ,孚信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治理国家、推行政务的指导原则。孚信的治世功能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诚信是人君之德 ;上有孚信方可化民成俗 ;孚信可以使人逢凶化吉 ;孚信是改革成功的保证 ;契约诚信与诉讼诚信。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晚年在《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中,从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关系、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关系、真理和谬误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等方面,深化和发展了认识的辩证过程理论,澄清了相关的一些误解,有助于我们增强辩证思维,全面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我国当前社会转型中天与人关系的紧张、对立和冲突的事实出发,从新发展观层面审视当代中国自然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求发展无限性矛盾的尖锐程度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制约,分析了当代社会陷入生态困境的认识论根源,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梳理天人关系,构想合理的发展理念,提出化解天人矛盾的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4.
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深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老子》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在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的主干在儒学,儒学的形而上学在《周易》,《周易》的主体观念在阴阳和谐。阴阳和谐贯通天、地、人三才,并使之达到天地通泰、人和政通、家和国兴、协和万邦、“与时俱化”、“保合太和”之境界。由此,《周易》和谐思想对民族精神建设、伦理道德建设、发展方式变革、思维方式优化、化解文明冲突等,具有不可或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荀子天人之分、天人相参之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朴素管理学的思想内容。如果说荀子管理思想的总目标是实现天人和谐,那么天人之分说揭示了管理的主体和客体,明确了人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而天人相参说则着重就作为主体的人如何参于天地、最终实现天人和谐作了探究。深入解读《荀子》文本可知,管理就是作为管理主体的人对合理秩序进行维护的一种活动,是人根据自然法则推动人类社会从无序走向有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也是向善的道德化社会。和谐社会本质规定的道德意蕴诉求向善的人文精神,而向善的人文精神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道德支撑,引领和谐社会建设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向善的人文精神的力量在于使人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中,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自觉地求善、扬善、行善,以促进天人和谐、群己和谐、人际和谐以及人的身心和谐。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也是向善的道德化社会.和谐社会本质规定的道德意蕴诉求向善的人文精神,而向善的人文精神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道德支撑,引领和谐社会建设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向善的人文精神的力量在于使人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中,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自觉地求善、扬善、行善,以促进天人和谐、群己和谐、人际和谐以及人的身心和谐.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     
正反思与批判既是发展和创新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路径,也是检验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要想"赶上时代"并"引领时代",就要着力培养自觉的反思意识和批判能力。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安和张艳涛的《论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的三重维度》一文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考察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的三重维度——理性形而上学批判、资本形而上学批判和"共  相似文献   

10.
准确把握形而上学思维与辩证思维、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三组关系,是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关键,也是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前提。恩格斯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创作的《自然辩证法》深刻阐释了辩证思维对形而上学思维的扬弃和超越、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差异及其合理性限度以及主客观辩证法的关系定位,厘清了常见的认识误区,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深刻理论本源和宝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孙熙国 《理论学刊》2005,3(6):47-51
《易经》作者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从总体上看是哲学的而非宗教和迷信的。《易经》产生于古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需要,其卦爻辞都是古人对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实践经验的记录和总结。《易经》中的“易”范畴是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第一个本体范畴,阴阳观念则是中国哲学把握世界的基本观念,“美化意象”是《易经》作者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由阴阳、八卦和六十四卦所构成的系统是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第一个思想模式。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价值观念,探明这些价值观念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助于我们对西方价值观念达到客观的历史把握。 一、天人相合相分。 我们在考察古代希腊人对于“天”“人”之间价值关系的观念时,首先,必须注意区分天人关系概念内涵的两个层次:一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人与物质的“天”的关系;二是人与神的关系,即人与精神的“天”的关系。其次,必须注意到天人关系具有前后变化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天人关系以“天人相合”为表征,后一阶段的天人关系逐渐显露出“天人相分”的特征。 古希腊神话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世界起源和人类诞生的图景:宇宙创生之始是一大团  相似文献   

13.
儒家一向主张以“絜矩”去体谅别人、通达他者。《大学》将其上升为一种普遍的德性工夫,把内在自觉推扩到同类的身上。人心之间的沟通必须以天人之间的沟通为前提,天人相通的理性预设可以使人心之间的相感获得绝对的普遍性。天人合体而不隔,天之则即是人之则。由《周易·感卦》兑上艮下的结构则可知阴阳二气感应以相授与。感应离不开性情,并以性情为先验基础。类是感应的对象性前提。万物身上都潜藏着可以与别物相交流、相沟通的可能性,物始终开显着自身,等待别物的进入和通达。《易传》强调圣人在沟通天人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圣人用性情之心去“会通”天文地理与天下之动,实现与天、与神相统一。  相似文献   

14.
刘禹锡的《天论》三篇,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辩证主义天人观,已为诸多研究者所重视。除此之外,《天论》还表达出一种高度重视"法"的思想观念,并对"法"与"天""人"之间的关系,及作为"万物之尤者"的"天""人""交相胜,还相用"做出了细致分析。刘禹锡的这一社会需要"法",且"天""人"之间"交相胜还相用"的和谐存在关系的提出,对于当下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建立,具有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光  高恒建 《世纪桥》2010,(11):42-43
古代赫哲族认为人类生命与自然万物具有同根性,处于天然的联系当中,老子将这种关系称为"人与天一"。"人与天一"是一种天人合一论,这种合一合于天,合于自然,其所提倡的是一种物我同体肯定、天人浑然不分的自然状态,其所强调的是人类与自然的亲和性,是天人在相互协调中共生共荣。为了保护这种天人共生共荣、人类与自然和平发展的局面,古代赫哲族禁止利用人类的长处去恣意破坏自然界固有的秩序、残杀其他物类的做法。而深受地理环境影响的赫哲族传统文化又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是积极的保护珍爱所处的地理坏境,这种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使得古代的赫哲族与地理环境相互和谐、统一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磨亮我们的根本思想武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江泽民同志的这个精辟论断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磨亮了我们的根本思想武器。“与时俱进”一词,源自《易经》“与时偕行”。《易经》的“益卦”中有这样一句话:“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意思是说,给人民大众带来利益,就像高天降下雨露,大地滋生万物,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如果抓关键,就是随时令前进,把握时机施行。“与时俱进”的“时”,讲的就是时机和时代。马克思主义是…  相似文献   

17.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建设方针的重要阐述,是中共探索独立的走自己的道路的开山之作,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准备,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方针上的指导。新时期我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如今,在协调发展理念视角的指导下,回顾《论十大关系》发表的历史背景和内容,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协调发展理念对《论十大关系》的继承和发展,既是回顾过去,也是展望未来,符合时代发展进步的潮流。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6,(6)
《易经》是古人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政治文化遗产,它包含着深邃的廉政思想与廉政理论,即易经廉政思想。易经八经卦诠释了政治系统的构成,运转,对策等维度;六十四重卦阐述了廉政的主体,廉政的行为,廉政的文化,廉政的发展这四大支柱体系,廉政建设的思想框架在易经中就此趋于完整。易经廉政思想的研究对当代廉政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武警部队要在这个总体要求下,忠实履行职责使命,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为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作出应有的贡献。要强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认同。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生态文明观指导下人类迈向生态文明社会的实践。首先,这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过去,国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生态欠账"较多,导致"天人"关系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  相似文献   

20.
作为源自上古祭祀文化传统特殊概念的衍变,“真”在《庄子》书中的讨论,起于《齐物论》当叙事的思维框架从“人-天”模式向“物-天”模式转变之际所产生的困惑,进趋为“物化”过程中的“觉”--是为“物-天”世界的自我超越精神。《庄子》追问于“真”的思想讨论,展现了彼时学界对“天人”关系的一种新认识,同时也是催生其“道”思想发展的重大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