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震局令第8号《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已于2002年1月16日经中国地震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局长宋瑞祥二○○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相似文献   

2.
3.
李平 《中国减灾》2004,(7):33-34
如果把抗震设防比作一只“木桶”,那么这只“木桶”应由以下五块木板组成:选址;设计;施工;抗震加固;抗震设防要求。这只“木桶”装水的多少,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  相似文献   

4.
5.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08,(23):15-16
"上天容易,入地难。"地理构造的复杂性使地震预测这一世界难题至今难以完全攻克。但我国应对地震灾害的长期实践,特别是此次5·12汶川地震的经验告诉我们,重视地震预防同样能够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害,挽救更多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陕西政报》2020,(1):41-44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地震机构,局属各单位、各部门:《陕西省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暂行)》已于2019年8月30日经第9次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7.
《湖北政报》2009,(Z1):7-10
<正>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27号《湖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已经2008年12月15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3月1日起施行。省长李鸿忠二○○八年十二月三十日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确定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要求,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  相似文献   

8.
<正>有3场地震可称为中国地震研究的拐点事件,邢台地震开启了中国地震研究之门,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使地震工作者欣喜若狂,认为距离准确预报地震已经不远了,但接踵而来的唐山大地震又粉碎了人们的梦想。海城地震被中国地震界视为里程碑式的事件,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准确预报的强震,联合国迄今为止只承认了这一个准确预报的地震粲例。根据有关部门的估计,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使可能导致超过10万人死亡减到1300多人。  相似文献   

9.
父爱是埋得很深的,是任何语言也无法表达的. 而一旦到了紧要关头,父爱总会让人刻骨铭心. 初中毕业后的那年秋天,南通海运公司到我们那里招聘水手.那时,父亲正好负责县城的劳务输出,于是,他就近水楼台为我报了名.开始的时候,他让我不要给任何人说这件事.这任何人包括我那70岁的奶奶和身体虚弱的母亲.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隐瞒,但还是照做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涛 《中国减灾》2003,(4):54-56
震惊中外的1920年海原大地震震中烈度为12度,有感面积约占中国当时国土面积的二分之一,地震震动持续了十几分钟,地震面波竟然在地球表面绕了两圈,死亡23.4万人,伤者不计其数。这是———1920年12月16日20时6分9秒,甘肃海原(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发生8.5级大地震,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6.7度,东经105.7度。海原地震的大体情况是:震中位于六盘山地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干盐池附近;震中烈度为12度,有感面积达521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当时国土面积的二分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大地震。通常地震持续震动时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减灾》2011,(6):1-1
去年2月,一则地震谣言,让山西省几个城市的民众露宿街头。今年3月,日本地震后,一时间"谣盐四起",中国民众开始抢盐。反观日本民众,如何躲避地震海啸等灾难是他们从小必学的课程,他们在遇到灾难时表现出的冷静从容,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12.
国文 《协商论坛》2013,(5):49-52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把地震预测作为专业地震部门社会责任和工作任务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自1970年成立中国地震局至今,地震部门有记录的地震预测至少77次,其中强震31次,中强和有感地震46次。除此之外,地震局系统外比较准确预测的震例也达数百次之多。目前,关于地震能否有效预测预报,学术界仍存在重  相似文献   

13.
安然 《传承》2008,(11):34-36
1995年,日本历史上多灾多难的一年。1月17日清晨5点46分,东方刚刚破晓,大部分日本人还沉浸在睡梦中。突然,天宇中蓝光闪动,关西大地传出可怕的吼声,仿佛大地被撕裂。刹那间地动山摇,几万栋房屋顷刻间成为一片废墟。路面开裂,地基变形,  相似文献   

14.
强地震的发生并非是经常的事.即便有感地震发生了.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因为中国地域之广.相对而言地震毕竟是在小面积发生的。笔者曾亲历了三次地震.至今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5.
三峡大坝一下子挡了三百五十亿立方米的水,会不会诱发地震呢?专家认为,三峡库区呈狭长条带形,长约六百六十公里,范围很大,承受力并不大,单位水深增加的压力不过十余公斤。所以,面上的力很大,可作用到点上则微不足道。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专家对“三峡库区蓄水诱发地震问题”已经作了充分论证,主要有以下基本观点:其一,坝址在一个完整的花岗岩岩体上,是相对稳定的地块,本身没有断裂和破坏,这有几千年的文字记载作为依据;其二,库区最近的地震断裂处离坝址有三十九公里,地震点发生地震并传到坝址来,实际发生的基本裂度,即破坏程度不会超过六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公共性实践生成,造就了人的安全性生存方式,这种方式就是以公共性的安全性生存化诉求所达至的人的安全性世界的确立。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性就在于不断的培育与创制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安全性的现实实践途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逻辑中真实的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安全性实践价值叙事。  相似文献   

17.
准确预报地震是世界性难题,但概率预报是可能的.我国地震预报制度存在预报主体单一、准确性要求过高、行政程序繁琐等缺陷.扩大地震预报主体,建立多层级地震预报制度和临震警报制度,加强技术支持,在地震预测争议上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将有利于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子荷 《中国减灾》2004,(8):54-54
居家 家中应准备救急箱及灭火器,须留意灭火器的有效期限,并告知家人所储放的地方,了解使用方法。 知道瓦斯、自来水及电源安全阀如何开关。 家中高悬的物品应该绑牢,橱柜门窗宜锁紧。 重物不要放在高架上,拴牢笨重家具。  相似文献   

19.
李平 《中国减灾》2005,(3):57-57
海啸常由地震引起,但往往比地震造成的损失更惨重。在过去的200多年间造成人员损失最惨重的八起海啸为:  相似文献   

20.
周长生 《中国减灾》2013,(4X):54-55
<正>一直以来,关于动物能否预报地震的问题,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做了相应的调查研究,但往往是无果而终,直到现在,大多数人对动物能够预测地震的观点持怀疑态度。人们之所以不相信动物能预测地震,是因其还缺乏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事实根据。地震前夕,动物有异常地震作为自然界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因其对自然环境的巨大破坏力和对人类生命的巨大杀伤力而为人们所熟知。特别是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的特大地震,其惨状更是令人不寒而栗,使无数受害者的心灵深处阴霾不散。所以,人类一直以来谈"震"色变。尽管目前人类已经掌握如何有效鉴别地震灾害的方法和措施,但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