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持续关注,而重大食品事件导致的食品安全犯罪问题也引起了很大重视。《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犯罪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刑法修正案(八)》也对食品安全犯罪问题予以修订,但实践中对于如何正确区分食品安全相关犯罪、如何正确定罪仍有不少困惑。本文以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犯罪的判例为视角,结合学术界对于食品安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刑法是保护食品安全的最后手段。2009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和近日颁布的《刑法》修正案(八)为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提供了准确全面的法律依据。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危害食品营养安全的行为、拒不召回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种植和饲养危害食品安全农产品的行为,都属于食品犯罪危害行为。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事关公众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到了21世纪,随着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食品生产的工业化和新技术的采用,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的突发性事件不断发生。食品安全俨然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民生问题。食品安全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一个全面、系统和科学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是头等重要的。在我国,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200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1年颁发的《刑法修正案(八)》让食品安全监管走向规范化法治化轨道。但遗憾的是,问题食品还是屡禁不止,甚至反而有逾演逾烈之势。自2012年以来,食品安全再次成为年度"重灾区"——从"红牛添加门"到"雅培奶粉的酪蛋白疑云",从"又见地沟油"到"老酸奶还是老皮鞋",从"酒鬼酒塑化剂"到"速成鸡和快大鸭"。步步紧逼的各种食品安全事件,公众很愤怒,政府感到很冤枉。这些年着实做了很多工作,为何却收效甚微?本刊设立"食品安全的立法与监管"专题,几位作者在法学视野下对食品安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进行讨论,包括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模式的缺陷、从法社会学角度来剖析食品安全问题、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公众参与、加强食品安全的地方立法、完善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立法等,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一、片面强调政府监管是否能实现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目前是社会公众最为关心的公众议题之一。不仅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安全,也涉及到政府对市场监管有效或是失灵等诸多方面问题。而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的公众事件频发,使公众对于食品安全议题已经由担忧变成了焦虑。远的如震惊全国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近的如险些拖垮中国最大肉类企业双汇的"瘦肉精事件",以及扩散至山东、浙江、江苏几省的"地沟油"事件,使"我  相似文献   

5.
从“三鹿奶粉”到“瘦肉精”、“染色馒头”事件,一系列典型的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出使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食品从种植养殖到餐饮消费的一系列过程中均有可能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导致食品存在危害,构成食品安全问题.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作为政府,应对食品安全负有监管的职责,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政府应承担因疏于管理造成的替代责任,政府对行政机关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应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6.
目前,食品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发生一系列食品安全重大事件后,国家给予食品安全以前所未有的关注度。最新颁布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调整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入罪门槛。加大了对不法经营者的惩罚力度。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给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有必要认清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罪的界限,加大罚金刑的适用,以此警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不法分子。  相似文献   

7.
我国食品监管面临着政府食品监管部门的自利性、法治的不健全、消费者的理性无知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重塑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理念,以政府责任和服务精神为中心,消除食品安全多头监管模式的弊端,提升监管主体的检测能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的全民参与体系。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社会责任是食品生产企业首要社会责任。《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对进一步理顺食品生产的监管体制、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添加许可制度、非安全食品召回制度、废除免检制度、统一食品安全标准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但仅靠一部法律,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只有进一步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备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才能推动食品生产企业真正承担起应有的保障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记者:张局长您好。《食品安全法》已于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6月1日将生效施行。对比《食品卫生法》,我们可以看到,《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和评估、食品生产经营等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的各方面,进行了更加细化和严格的规定。请问您觉得本次出台《食品安全法》对于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监管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刑事案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最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是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本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重点就打击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非食品原料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中涉及到的滥用食品添加剂如何定罪处罚,食品生产中添加的不合格食品添加剂、掺进的药品、使用的新资源食品,被当作食品原料的已腐烂变质或者被污染的食品等物质能否认定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11.
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于2010年5月对我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了检查。为了解执法检查后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和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和建议落实情况,2011年10月中下旬省人大常委会组成督查组,在康耀红副主任的带领下,分别对海口、三亚、文昌、琼海、万宁等五市进行督查,督查组全面了解了整改情况和建议落实情况,重点了解食品小作坊、食品摊贩、食品添加剂使用、食用油和学校食堂的监管情况,定点或随机察看了食品生产经营点,分别听取了各市政府的汇报,并与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交换了意见。同时委托其他市县人大常委会对本辖区进行督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此报告。本刊摘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刑法修正案(八)》)以从严惩处的刑事政策为指导,对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进行了修正,由此为司法实践依法严惩此类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结合修正内容,对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食品监管渎职罪的构成要件问题以及食品安全犯罪的量刑问题加以解析,以利于促进修正后的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适用。  相似文献   

13.
5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有关情况。根据新颁布的《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利用“地沟油”加工食用油等,将适用刑法规定的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进行定罪。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度不仅关乎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也影响着社会公众对政府与社会的信任及对政府绩效的评价。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转基因食品与食品添加剂风险感知,关于农药残留风险感知的研究大多以农户为研究对象,对消费者农药残留风险感知研究还比较缺乏。基于相关文献述评与理论分析,构建了消费者食品农药残留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模型,依据对甘肃省兰州市分层随机抽取的385个市民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对食品农药残留风险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选取的四类自变量中,政府规制与风险特征是影响消费者风险感知的主要因素,人口统计变量中年龄与学历的影响存在组别差异。基于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食品农药残留相关标准与制度体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推进食品农药残留信息发布,加强消费者风险科学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是涉及多部门、多层面、多环节的系统工程,现行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尽快建立健全。改革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并尽快出台《食品安全法》,建立与国际食品安全相衔接的标准体系、科学高效的食品安全监控体系、安全食品营销网络体系、相互贯通的安全食品信息发布体系,以完善健全的保障体系和强有力的监督管理,促进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事关民众健康和民族福祉的重大问题。但近年来,从“瘦肉精”到“苏丹红”、从“毒豆芽”到“地沟油”,从“三聚氰胺奶粉”到“染色馒头”,食品领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发公众的关注,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及社会稳定的大事。食品行业近年来几乎成了质量问题的重灾区。在涉及食品安全的众多因素中,生物源性因素所占比重较大、危害严重。文中以生物源性食品安全为视角,以食品"卫生"到食品"安全"的变革为出发点,探讨生物源性食品安全体系的相关制度及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试论加强和完善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与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食品安全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和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指标,虽我国先后颁布《食品卫生法》、《动植物检疫法》和《商品检验法》等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工作初步进入法制化管理。但是,对食品依法管理仍存在不足,尚不适应食品市场日益发展的形势。因此,必须加强和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制化建设,深化对食品安全的依法管理,推行食品准入制度等系列国际先进管理方法,把对食品安全的依法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9.
岛外撷英     
上海拟修改相关法规严控食品添加剂使用上海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近日审议了《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草案)》(修改二稿),其中特别增加了有关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条款,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草案修改稿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使用,并建立食品添加剂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面对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郑州市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做了不少扎实有效的工作,但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及食品监管体制、政策等方面的情况限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改革创新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二是提升对食品安全监管政策的执行水平;三是组建行业联盟,充分发挥其规范引导作用;四是重构政府、市场、社会之间新的公共秩序;五是用政策做杠杆,提升食品企业安全生产与经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