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沥丹 《法制与社会》2010,(25):157-158
随着外国媒体对"两会"关注度的提高,"两会"的翻译也就变得十分重要。我们的官方网站人民网英文版将"两会"译成"twosessions"是值得商榷的,session指的是"议会会期",那么"twosessions"指的是两个议院同时开会吗?"两会"的翻译要以"两会机制"为依据,最关键的是要分清楚"两会机制"与"两院制"的异同,否则会给外国人造成误解。本文运用动态的政府过程方法,以立法决策为切入点,对中美两国立法过程中的"两会机制"和"两院制"进行对比研究,希望能为合理翻译"两会"做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1:100——这是我国目前器官移植中"供体"与"患者"的比例。供不应求之下,只有1%的患者能得到供体,保住生命。由此,一些"黑中介"应势而生,架起了"患者"与"活供体"之间的桥梁。巨大的市场需求催生出了活体器官买卖的"黑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梁治平先生的《法意与人情》一书出发,秉着其"用法律去阐明文化,用文化去阐明法律"的理念,从"国"与"家"、"礼"与"法"、"名"与"实"三对概念入手,试从古代的礼法中找到法意与人情的统一,希冀能对解决现实问题有所益处。  相似文献   

4.
陈阳 《法制与社会》2010,(17):176-176
本文侧重体现"礼"与"刑"在为政之道中的作用及为政者适用"礼"、"刑"的不同在朝代发展中所发生的不同影响。此处的"礼"应理解为"大德","刑"应理解为"法的约束"。统治者无论是"重礼轻刑"还是"重刑轻礼",都必然导致一国因某种特定的原因而衰败,只有将"礼"与"刑"有轻有重、顺时顺势地结合并用,才能使国泰、使民安、使国富、使民强。  相似文献   

5.
李志刚 《政府法制》2011,(27):36-36
如今,一些地方、部门,一旦有"突发事件",首先想到的是"舆论引导"、"公关技巧",如果事件没解决好,多半会指责"舆论引导不力"、"公关无方",而讳言处置不当。如此思维应对"突发事件",实则是"本末倒置"。史上首家媒体诞生前,突发事件也时常发生。可那时官员手里压根就没有"媒体",更谈不上舆论引导,相反,突发事件中的"谣言"、"流言"却可以满天飞,  相似文献   

6.
吴克利同志简介:吴克利,57年出生,安徽明光市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国家4级高级检察官,"全国检察业务专家"、"高检院讲师团成员"、"国际教育协会会员"、"中国行为法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法律语言研究会理事"、"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兼职教授"、"安徽师范大学诉讼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滁州市琅琊区检察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吴克利同志在过去的二十年多年的侦查生涯中,参加过许多重大疑难案件的侦查讯问,并受到中纪委、省纪委和省检察院的指派查办疑难案件。曾参加过对:"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阜阳市长肖作新"等大要案的侦查讯问,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还多次受到兄弟单位的邀请审讯疑难案件,获得了好评。在学术研究方面,十多年来撰写了五部检察业务专著,由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的有:《贪污、贿赂案件的讯问技巧》、《讯问心理攻略》、《审讯心理学》《贪污贿赂案件的侦查谋略》、《审讯语言学》。上述理论成果,分别荣获第二届全国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金鼎奖",第四届全国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金鼎奖"一等奖、安徽优秀科研成果奖。近几年来在"中国检察官"、"人民检察"、"检察日报"、"检察风云"、"反渎职侵权工作指导"、"人民日报的理论与实践"、"纪检监察工作"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二十余篇理论研究文章,分别获得:"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厅检察理论研究成果"奖、"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等奖、"安徽省检察理论研究成果"奖。  相似文献   

7.
《政府法制》2011,(27):7-7
昆明发改委"艳照门":愚蠢公关成笑话 在这几起涉官"性丑闻"事件中,以昆明发改委"艳照门"最富戏剧性,一波三折,比电影还要夸张。当网友贴出据称来自捡到的U盘中的昆明发改委官员"艳照"后,媒体迅速找昆明发改委求证。先是工作人员否认有这个人;继而,昆明发改委承认有这么一个"当事人",不过没有承认"艳照"是真的,却将主角成建军"调离原工作岗位"或曰其"在另外的办公室上班",目的是为了"保护他"。  相似文献   

8.
面对“90后”大学生,“80后”辅导员创新工作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后"和"90后"是被社会普遍议论的两代群体,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前大学校园里,当"80后"辅导员面对"90后"的大学生,其工作内容和方法势必要进行创新探索。本文分别对"80后"辅导员特征和"90后"大学生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接比较,探索了"80后"辅导员创新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胡祖文 《法制与社会》2011,(15):242-243
"官本位"思想在成教业余类学生心目中可谓根深蒂固,本文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我爸是李刚"案例,让学生感同身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危害,接着指出"官本位"思想背后的根基——国家主义,引导学生高举社会主义的以人为本,批判国家主义的"官本位"思想。  相似文献   

10.
刘绍义 《政府法制》2011,(27):41-41
见到"后"字,我们立即会想到"皇后"、"皇太后"等与女人有关的词语。但在上古时代,"后"字代表男性,是权力的化身,是帝王的象征,是天子的称号。《说文》曰:"后,继君体也。像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诗经·商颂·玄鸟》记载:"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郑玄笺曰:"后,君也。"《书经·说命》中说:"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相似文献   

11.
黄丽娜 《政府法制》2011,(28):46-47
又到开学时,广东的中小学校长们的办公桌上"例牌"又会出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生减负"的红头文件。校长坦言,之所以年年发,皆因年年做不到。与之相对的,就是近期频频涌现的"短命"政令:只执行了9天的江门"禁狗令"、8天即被叫停的"征收房产加名税";还有近期屡屡出台又"落不了地"的行政令:"挂号不超10分钟"、"关舱门半小时内必须起飞"……  相似文献   

12.
金丝峡旅游景区位于陕西商南县西南部新开岭腹地,毗邻三省八县,以峡谷栈道,飞瀑碧潭,峻峰怪石,古树名木,奇花异草,鸟兽虫鱼等自然景观而驰名,被誉为"秦岭奇峡"、"生态王国"。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消费者最信赖的旅游品牌"、"中国王牌景区"、"生态中国先进单位"等三十多项桂冠  相似文献   

13.
鉴于提请检察委员会决定的案件汇报材料的重要性,本文结合检察实践,介绍"事实认定类"、"法律适用类"、"涉检访类"案件以及"批准逮捕"、"撤诉"和"抗诉"案件提请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汇报材料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蔚然  吴迪 《检察风云》2011,(16):65-67
"旅游团"、"购房团"、"炒煤团"、"炒蒜团"、"炒油团"、"波士团"等由富人们组成的各种令人羡慕、有地位的"团队",在媒体已不鲜见。然而,"乞讨团"在媒体上很少见过,有谁愿意把这一"团体"的"行动"诉诸报端呢?  相似文献   

15.
鞠剑 《检察风云》2010,(21):21-23
本来在家乡"光宗耀祖"的张献会,想更有"作为",但不料他的上司原洛阳市委书记孙善武"卖官"案发,牵扯出自己的"买官"内情。悔恨交加的张献会还坦白了自己在买官过程中的一次"节外生枝":遇上了骗子,不仅60万元被骗,升迁无望,还徒留笑柄。张献会的经历暴露了官场"买官"、"卖官"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6.
王仆现任华阴市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所长。从警14年来,他忠诚践行了人民警察"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庄严承诺,成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数十个荣誉集于一身,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爱民优秀警察"、"破案能手"等等,并荣立三等功3次,而他领导的派出所则连年荣获"二级派出所"荣誉。他有一句我言:"当...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临湘市政府副市长姜宗福,曾因写工作检讨,实名发帖炮轰张艺谋"印象"演出,引起网民的关注。4月18日他在红网发帖炮轰房价。不过他这次署名"姜宗福",而不是上次炮轰张艺谋时所用的"临湘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姜宗福"。"个性官员"的"个性"仍在,而"官员"身份却自我卸掉了。(北方网4月19日)  相似文献   

18.
把"作家"、"博士"、"海归"和"贪官"放在一起,怎么都让人觉得古怪、别扭,无法接受。毕竟,作家、博士、海归是清高的象征;贪官贪污受贿,是遭人唾弃的对象。然而,奇迹就这样发生了,而且"作家"、"博士"、"海归"和"巨贪"这多重身份偏偏组合在同一个人身上,他就是汪风雄。汪风雄,原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北师大博士、美国访问学者,曾出版多本文集,其作品多次名列四川省图书畅销书榜首。  相似文献   

19.
由于对"流动农民工"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因而针对"流动农民工"而建立的社会保障管理模式尤为匮乏。现阶段,急需建立适合"流动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管理模式,以保障其基本权益和享受公平的待遇。本文在明确认识"流动农民工"的特点并分析"流动农民工"社保权益缺失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流动农民工"社会保障管理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中国检察制度与"权力制衡原则"的内在关联,"撤检派"基于检察制度与"权力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不兼容的理由而主张撤销中国检察机关的建制,而"挺检派"虽拒斥"三权分立"的理念,但同时又笃信"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权力制衡原则",并以此作为主张维护和完善中国检察机关的"理论根据"或"原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即通过对"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的前世今生以及是是非非的深入考察,以及对中国政权建构的原理和制度特色的精细解读,从中国政权建构的理念和政制上排除了中国检察制度与"权力制衡原则"的内在关联,则认为应当另辟蹊径,为中国的检察制度建构更科学的"理论基础"或"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