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领导》2014,(3):F0003-F0003
今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管理局把生态文明理念和智慧城镇运营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以加强“三供两治一清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健全城镇管理体制和机制为重点,重点投入,集中推进,建设好绿色、低碳、节能宜居北大荒。  相似文献   

2.
实现全面小康,必须破解城乡二元发展格局。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八大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自治区党委、政府也提出,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在推动城乡产业发展、加速农村人口集聚、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对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就是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拓宽农村人口转移渠道,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亟待转移与城镇承载能力不强的矛盾;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解决城乡差  相似文献   

5.
201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胡锦涛总书记说,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012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则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  相似文献   

6.
《世纪行》2013,(11):39-4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道路。城镇化,就是以城乡统筹为结合点,以城乡一体化为切入点.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镇生产要素和产业链条向农村延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相似文献   

7.
《新东方》2015,(4)
海南建省办大特区以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城镇化呈现如下主要特点:一是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但总体水平偏低,中心城市的核心作用比较显著;二是海南省城镇化质量差,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三是城镇规模小,集聚能力较弱,区域人口城镇化进程不均衡;四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落后,人口素质提升乏力。海南省城镇化必须与海南的资源禀赋相结合,确定海南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为此提出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薛星  李媛 《群众》2010,(11):64-64,68
<正>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对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公共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但地方政府财力很难满足巨大的  相似文献   

9.
小镇春来早     
江南 《今日浙江》2014,(2):52-54
正建设中心镇、培育小城市,成为杭州持续推动新型城镇化、完善城镇网络体系、统筹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既有山明水秀的自然环境,又有便捷通达的基础设施;既有水乡古镇的历史风貌,又有现代气息的城市景象;既可享城市文明之品质,又无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之困扰。在杭州地图上,众多像这样的"美丽中心镇"串珠成链,串联起一幅生活富裕、精神富有、城乡融合、社会文明的发展新画卷。建设中心镇、培育小城市,成为杭州持续推动新型城镇化、完善城镇网络体系、统筹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赵立群 《群众》2013,(11):33-34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遵循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规律、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选择。当前,新沂的发展处在开启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的新阶段,也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这一目标,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作为战略重点,以产兴城,以城聚产,加快构建具有新沂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和新型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11.
王龙  王同年  陈子晶  王炜 《群众》2011,(12):65-66
近年来,泰州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以新型城镇化为推动力,以重点镇村建设“125”工程为抓手,加快重点城镇建设,完善区域城镇体系,促进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金城江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立足区情,以服务城区和建设重点镇为重点,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新路子,逐步形成以河池市城区为中心,重点镇为卫星镇的城镇建设网络。目前,金城江区总人口达3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60%,建城区面积增加到21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3.
罗波阳 《求索》2014,(8):52-56
在城市群成为城镇化主体形态的背景下,进一步研究城市群区域城镇协调发展的内涵、特征与路径,有利于厘清城市群区域内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城市群区域城镇协调发展实质上是群域内部各城市及城镇基于区域共同利益和各自利益的协调博弈与合作博弈的过程,包括城市群空间结构逐步优化、功能日趋完善、互动不断加强、整体能级有效提升四个方面。城市群区域城镇协调发展具有交通的通达性、市场的共同性、资源的共享性、文化的同源性、产业的互补性、环境的同治性、层次的递进性、管理的扁平性等特征。应通过加快推进城镇规划一体化、城镇规模结构梯度差序化、产业发展互补差异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府际治理一体化等途径,把促进城市群区域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正>保障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序推进,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势在必行。建议:一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公共预算体系。厘清政府职能,建立事权、财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明确财政支持的重点,提高财政资金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对苏中苏北薄弱乡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的投入。二  相似文献   

15.
城镇基础设施是为城镇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要素的总和。本文以黎平县为例,分析民族地区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地区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路径,以更好地推动和加快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加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结合我省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依托县(市)城、新城、新市镇和产业集群建设,实施城中村、城边村改造,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合理有序引导农村人口转移,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政报》2005,(12):21-24,25-26
为了进一步发挥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实现党的十六大和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内党发[2003]18号),对我区完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并提出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王连波 《创造》2015,(7):35-37
<正>构筑中心城区、工业园区、特色集镇、重点村庄四个平台,形成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城镇是农村与城市之间联系的纽带。《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方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滇中核心城市群、加大特色小镇建设力度的举措。加快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现实要求,我们应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楚雄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一)农村面貌明显改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市水利化程度达65.6%,市乡公路硬化率达  相似文献   

20.
"逆城镇化"是指城镇化的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促进"逆城镇化",就要搞好乡村建设的空间规划,落实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均等化要求,防止城乡建设雷同,切实落实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