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中国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各种犯罪活动猖獗。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虽连年下降,大案要案仍时有发生;卖淫嫖娼犯罪屡禁不止;赌博之风蔓延城乡;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利用迷信进行犯罪活动回潮;淫秽物品犯罪泛滥;毒品犯罪死灰复燃,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现代迷信的基本特征入手,揭示了现代迷信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心理机制和心理根源,并从心理科学角度对抵制与消除现代迷信,维护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出了四点操作性的策略:全面净化社会环境,减少“伪科学”的心理污染;丰富心理咨询形式,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服务;重视心理科普工作,完善大学生的心理修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员性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与保护工作中最大的一项理论难点是对"迷信"的认识问题.解决"迷信"概念困扰的一个必要工作应该从这个概念的社会发生学做起."迷信"是19世纪末年经由日本传入中国的一个西方概念,它在中国现代早期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演变,内涵逐渐从对宗教问题的讨论扩大到对诸多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否定,而这个具有武断性质的"迷信"概念却长久以来被人们作为常识予以接受.通过对"迷信"概念的发生学研究,意在启发公众(起码是学界)把一直以来主流话语中的迷信概念与它所指的社会现象分开看待.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中的鬼神迷信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鬼神迷信是反动的文化现象。在社会转型时期鬼神迷信在青少年中的泛起有其内在的认知根源和社会根源,必须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加强社会监督、强化信仰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是提高青少年抵御鬼神迷信免疫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当代城乡青少年迷信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7年对安徽省10城市(合农村)的3045名青少年进行价值观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城乡青少年迷信观的主要状况以及不同地域青少年迷信观进行了相关比较,分析了形成的基本原因,对教育引导提出了建议。总体上看,当代青少年相信迷信的比例不大。城乡青少年迷信观存在差异,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可以逐步减少相信迷信的比例与程度,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前,一场对迷信和伪科学的反击正在神州大地上展开。实事求是则是我们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思想武器。一切迷信和伪科学都是违反实事求是原则的;只要把实事求是精神贯彻到底,迷信和伪科学将无处容身。  相似文献   

7.
李洪志及其“法轮功”歪理邪说的理论内核是假科学真迷信,具有很大的欺骗性。科学是迷信也是李洪志歪理邪说的天敌与克星。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去揭批“法轮功”,才能彻底批倒李洪志的歪理邪说。用科学战胜迷信,是强国之本,必须长期坚持,狠抓不放。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反对迷信的思想始于“五四”运动时期 ,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在民主革命时期 ,毛泽东从急进的文化批判视角到以政治、经济斗争引导群众再到系统的运用唯物辩证法、自然科学反对迷信 ,其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关于邪教和迷信蔓延现象的背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邪教和封建迷信蔓延的现象必须引起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些同志对歪理邪说和各种忌讳的迷信,大多源于某种宗教心理。从客观缘由、科学局限性和主体需要等方面解析邪教迷信流行的文化背景,对于深入搞好无神论的宣传教育,防止党内一些同志步入信仰误区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苏共二十大与党对斯大林个人迷信的认识、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分析斯大林个人迷信的滋长与蔓延以及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个人迷信的认识、批判。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和苏共二十大进行的反对个人迷信的斗争符合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要求 ,是正确的 ,对苏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对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尽管批判个人崇拜存在一些消极影响 ,但仍然应该肯定它是苏共二十大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1.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这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重要论述,它对当前社会现实中存在的迷信现象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对各级学校里那些深陷“现代迷信”的青少年来说,重树荣辱观的要求尤其迫切。  相似文献   

12.
当前,占卜迷信不仅在农村社区广泛存在,而且向城市社区飞速蔓延,并逐渐形成一种公开的行业.本文以济南市为研究个案,通过大量实地调查,对该市街头占卜迷信现状进行全面的描述,认为占卜迷信在我国城市社区兴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各种有机构成部分不能完全协调发展,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代迷信在大学校园悄然兴起,与传统的迷信相比,呈现出几大新的变化,伪科学性、消遣娱乐性、非本土化性、准合法性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结合专业学习和加强科普教育的需要,对青年不良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开展丰富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加大对传媒的监控和宣传力度,这些措施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社会认知心理(主要是认知选择性)和社会影响心理(从众心理、时尚、逆反心理)的角度对青少年网络迷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15.
解放思想是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先导。在管制行政的长期作用下产生了管制迷信,管制迷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根源。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管制行政在我国正在消减,但并没有彻底铲除,甚至在某些地方和某些领域,仍有相当大的影响,为此,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破除管制迷信。要以人民主权思想为先导打造服务型政府,要以塑造公民意识为使命真正做到还权于民,要以发展非政府组织为载体积极构建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不问苍生问鬼神,反倒惹得鬼神愤靠"大师",靠"护身符"、"镇邪物"、"升官符"、"照妖镜",靠烧香拜佛、打卦算命,求官求"平安"(即腐败不被抓),甚至靠迷信和"大师"决策,大兴土木,大搞风水"谋长远",推动"官运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有关官员迷信的报道屡见报端你还别说,"照妖镜",还真"显灵"了,不过这个"照妖镜",是指官员迷信行为本身就是"照妖镜","照"出了信仰缺失、精神荒芜,照出反腐重压下"惊弓之鸟"、"抱佛脚"心态,照出了"原  相似文献   

17.
在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变迁中,迷信问题日益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障碍,中国共产党对封建迷信做出了坚决而有力的批判,其彻底性是当时任何政党或政府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传统迷信形式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小,而“现代迷信”却不断变换形式,甚至打着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的旗号,借着“舶来”的种种巫术,迷惑和欺骗公众。据一项网上调查显示,80%以上的年轻人根本不相信“巫医跳大神能治好病”这类迷信说法,可是对于披上了时尚外衣的“现代迷信”,他们却丧失了辨别能力。  相似文献   

19.
封建迷信,分别是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两个概念的省略。毛泽东曾经提出反封建反迷信的概念,是指提倡民主,反对封建;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著作中,在有关宗教工作的文件中,从未使用封建迷信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20.
沈宝祥 《同舟共进》2009,(12):44-46
【胡耀邦旗帜鲜明地批评"新老个人迷信"】 前面讲到,胡耀邦要求我们宣传华国锋的思想观点和主张,但他明确提出:对领袖,可以引他的思想、方针政策,加副词的办法我一般不主张,歌颂的词可以不要。这表明,胡耀邦是反对搞个人迷信那一套的,对华国锋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