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行政许可的监督主体及其监督形式看,对行政许可的监督分为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和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监督四个方面,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后两个方面作一粗浅论述。一、行政机关内部监督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是指政府凭借自身的行政权力建立的一种内部控制机制,是行政系统内的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和方式,对自身或者其他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法定授权、委托的组织是否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决定、命令等所实施的监督活动,包括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的监督、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相似文献   

2.
现代行政程序在法治行政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庆福  冯军 《法学研究》1996,(4):115-124
众所周知,国家行政机关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组织、指挥、监督、协调和引导者的角色,因此,要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社会的法治化,首先就必须将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置于宪法、法律的控制和约束之下,大力倡导和切实实行以政府平等守法及承担法律责任为核心内容的法治行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来,党和国家在依法行政的口号下为推动我国行政管理活动的法治化做了大量工作,突出表现为在有关国家行政活动的立法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建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法体系,基本上改变了行政活动无法可依的  相似文献   

3.
所谓行政复议,是对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时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发生的行政争议,根据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申请,由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机关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是在加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创设的一项旨在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赵桂珍 《法制与社会》2010,(22):155-155
我国行政法制建设一直是围绕着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进行的,行政机关在和公民的诉讼活动中出于优势地位,导致双方地位不平等。这就要求要加强行政法律监督,特别是行政诉讼活动中的法律监督。行政法律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等部门及人民群众对行政主体及国家公职人员行使行政职权行为的监督,是为了维护和保障行政法治、行政管理秩序,以在行政领域实现民主、公正和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5.
法言法语     
《中国卫生法制》2011,(6):48-48
监督行政法制和监察专员制度监督行政法制(System of Supervision over Administration)是指关于各类组织和个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其他行政主体和行政公务人员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过程实行监督的主体、内容、权限、方式、程序及法律责任等方面的法律和制度的总称。  相似文献   

6.
行政许可法是我国继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和行政复议法之后又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这部法律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民等原则,规定了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必须遵守的一系列程序制度和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程序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这对于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改革行政管理制度,转变政府职能,从源头上、制度上防止和克服腐败现象,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都将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如何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程序法律责任,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7.
《行政处罚法》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行政处罚法》,是规范行政处罚的法律。行政处罚制度是一种法律责任制度,一般说,法律责任可分为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和民事法律责任,虽然都是极为复杂的法律责任制度,但它对一切公民都是同样适用的。而行政法律责任不同。行政法律责任包括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不同的法律责任。从行政管理一方说,对行政工作人员的有行政处分.对行政机关的育行政赔偿以及其他行政法律责任;对被管理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说。则有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以及在破坏、损害社会、国家财产时的补救责任等等。行政处罚是行政法律责任中的一个部分,更是整个法律责任制度中的一个小部分。为什么这样一部法律需要全国人大通过,会在国内外引起这样广泛的关注?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行政处罚制度虽然是法律责任制  相似文献   

8.
监督行政法制(System of Supervision overAdministration)是指关于各类组织和个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其他行政主体和行政公务人员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过程实行监督的主体、内容、权限、方式、程序及法律责任等方面的法律和制度的总称。监督行政法制的特征主要体现为:1.体现民主精神;2.体现法治精  相似文献   

9.
败诉行政机关的法律责任,指经人民法院判决或裁定确定的,行政机关对自己的违法或不当具体行政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败诉行政机关及其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可以分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一、败诉行政机关及其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败诉行政机关及其责任人员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败诉行政机关的行政责任是该行政机关必须履行的义务.  相似文献   

10.
关于行政法律责任,目前理论界虽有论述,但存疑颇多.本文试就行政法主体对行政法律责任的承担略作探讨.行政法律责任,也称为行政责任,理论界一般是指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应负的法律责任或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即将行政法律责任的承担者仅限于行政机关和其工作人员,排除了除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行政法主体在行政法上的责任问题,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欠妥当的.首先,行政法律规范全面规定了所有行政法主体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行政法规范形式往往对法律责任作了专章规定.就规定的法律责任类型而言,包括了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和民事法律责任三大类;就规定的法律责任主体而言、除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外,更多的则是有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等的法律责任的规定.我们不能不顾行政法律规范的客观规定,而  相似文献   

11.
行政权的性质与依法行政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行政权的性质与特点行政权是指国家行政主体为执行国家意志,谋求社会公益,进行行政管理与服务而依法行使的公共权力。行政主体是指依据法律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执行法律,实施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通常是指相对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政府行政机关。此外,经法律授权行使部分行政职权的非行政机关(非政府组织)也可成为行政主体。至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内部执行行政管理职能的行政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内也有其行政组织,属于内部管理机构,对外一般只能作为民事主体进行活动。立法主体的立法权在于通…  相似文献   

12.
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规范行政机关对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实施监督检查及其处理的活动,适用本规定。  相似文献   

13.
行政管理其实也就是国家行政机关(通过其行政工作人员)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以及社会事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活动,其特点不仅在于涉及面广、时间性强,还在于其结果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公共利益,也直接影响到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权利的行使。这样,如何保证行政管理活动既合法又合理就显得极为重要,而有效的保证手段乃是对行政管理的法制监督。一、行政管理法制监督的含义和种类  相似文献   

14.
论编制立法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要完善行政机关组织法,制定行政机关编制法,用法律手段和预算手段控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因此,编制立法不仅是加强编制管理的核心,也是解决编制管理中存在着的各种混乱现象的关键。这里所说的编制法,主要是指国家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的组织编制、人员编制、结构编制,以及装备编制等编制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条例,这是有关调整国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规定。其内容包括国家机构以及事业单位的组织原则、结构体制、人员编制、层次规模、职责权限等。它是我国  相似文献   

15.
一、行政执法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执法或称适法,是指国家机关在实际生活中实施法律的活动.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具体行政行为,它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行政管理相对人所采取的直接影响其权利和义务,或对其权利和义务的行使与履行进行监督的具体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6.
卫生行政执法主体是指国家依法设立、代表国家对辖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贯彻执行卫生法律卫生法规的情况行使监督、管理、行政处罚和行政处理职权,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专门机关。由此可见,卫生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活动,表现为依卫生法律、法规行使卫生行政职权的过程,即对行政相对人进行监督、管理和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在宪法原则指导下,我国各种卫生法规从无到有,卫生行政执法活动是根据行政的需要,建立在上级计划下级执行的计划经济模式基础上的。该时期的卫生行政执法主体比较单一: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防疫部门。其行政执法活动主要体现在国家法定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从总体上说,这种卫生执法活动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进入八十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现代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出现了生产大发展、商品大流通、人口大流动、城乡大建设、国际和地区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市场空前繁荣的局面。但同时,环境污染、食品卫生、传染病  相似文献   

17.
一些报纸杂志的作者经常将"卫生监督执法"与"卫生执法监督"两词混淆,相互代替使用,这两个词从表面上看不过词(字)序不同,然而它们在内涵和外延上不尽相同,首先在定义上,卫生监督执法是指卫生执法机关依据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并对违反卫生规章法律、法规规章的事件进行处理的行政活动。卫生执法监督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对国家卫生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如卫生防疫站)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政实行的监督活动。卫生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卫生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在法定期  相似文献   

18.
依法行政是人民对行政机关提出的基本要求,其含义是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也就是说,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在法律和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得超越法律或者法规的规定擅自行事。在我国,依法行政的本质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对人民负责,对法律负责,严格依据法律行使行政权。依法行政具有三个基本要求:一是行政权力的取得必须由法律规定;二是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依据法律;三是违法行政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推进依法行政的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  相似文献   

19.
法律控制行政权力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但现有研究成果往往局限于关注如何监督,忽略了应当监督谁、应当由谁来监督这些重要问题。基于我国行政权的特性及我国的现有国情,所有实际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都应当是法律规制的对象,即国家、执政党、行政机关、授权组织和公务法人;同时,现有监督主体如权力机关、特定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要遵循权责一致原则切实履行法定监督职责,社会监督主体亦应创造性地发挥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20.
行政立法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由于行政立法立体的多层次性和立法内容的广泛多样性,因而,在实际生活中出现了行政机关所立之法相互矛盾、相互重叠的现象,甚至出现了行政机关超越自己的立法权限进行立法、所立之法和国家的宪法、基本法律相抵触的现象,直接给公民和有关组织的权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为了防止行政机关滥用立法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必须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本文着重从权力机关入手,对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从原因、模式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行政立法监督的完善等几个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