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的新年     
正那是秋天的时候。一天,妹妹微信语音,叮嘱我有空了给母亲打个电话。她说,妈想你了。这个"想"有着让人动心的画面:妹妹陪母亲上街买东西,回来的路上,母亲止住脚步,留恋地回头望着一个女性的背影。她对妹妹说,多像你姐的样子。妹妹说,母亲当时的神情那么陶醉,仿佛她的大女儿就站在了她的眼前。听着时,我的眼睛就湿润了。电话立刻拨打过去。母亲接的。她一听是我的声音,就从片刻的客气中转换回来:静静啊,是你吗?想谁谁到,真好。昨天和你妹妹还念叨你呢。打喷嚏了吧?我抑制住情感,竟然不知道  相似文献   

2.
母爱如镜     
正在为手上的案子发愁的时候,母亲打来电话,说给我发了邮件. 这是母亲的习惯,女儿无论多大,都大不过她的心. 我不是一个美丽的女子,自小都不是,我不是一个善于温柔的女子,自小都不是.  相似文献   

3.
宝儿小的时候,绝大部分时间是和母亲一起度过的。母亲从来没感到拖累和厌倦。淘气也罢、破坏也罢,母亲总是能极大地宽恕宝儿。她把呵呼宝儿当做一种享受,一种安慰。她几乎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宝儿身上。宝儿笑,她跟着笑,宝儿病了哭闹,她会陪着落泪。我有时被宝儿缠得不耐烦,忍不住打她两巴掌,母亲就一边埋怨,一边心疼地抹眼泪。我常嫉妒地想:“哼!小时候你也会这样疼  相似文献   

4.
母亲     
未名 《新青年》2004,(5):9-11
世上有一部书,它永远也写不完,那便是母亲。女儿出生那年的冬天,很冷。母亲在众乡邻的欣羡中,第一次走出囚禁了也养育了她的大山,第一次看见城市,第一次坐上火车,第一次听到那么多她根本听不懂的语言。初来乍到的日子,母亲很不习惯,抬起她略显浑浊的眼睛,茫然四顾。“山,山呢?”母亲一个劲地问。妻子笑了,说:“妈,这儿是平原,没有山。”“哦,平原,没有山。”母亲自言自语,若有所失的样子。我猛然发现,一向以她的儿子能走出大山为荣的母亲,竟然对大山有这般的依恋!山很美,可山区也很穷。卑微的我却是母亲一生的骄傲。在十分艰难的环境里,我很…  相似文献   

5.
在阳光灿烂的街上,遇到一位数年不见的女友,怀里抱着出生不久的孩子。我凑过去一看,很是吃了一惊:孩子竟是先天性“兔唇”。刚想安慰朋友几句,她却笑着先开了口:“你知道我是怎么来的吗?”我被问得一头雾水。原来,她的母亲没有生育能力,到处求医问药,但未能如愿,最终抱养了她。朋友紧搂着怀里的孩子,目光充满无限的爱怜,说:“这孩子虽然有点儿残疾,但毕竟是我亲生的呀。”她的孩子正微微地笑,残缺的笑容不太漂亮,但丝毫不影响她的可爱。我的心中不由一动——这样的微笑其实也是美丽的啊!那位女友沉浸在刚做母亲的幸福之中,她憧憬着,她的女儿…  相似文献   

6.
她能从母亲的身上清晰地看到,人生就是一次次的选择,而选择难免有所失误,人要有纠正错误的勇气,而不是一味生活在错误里. 上午十点半,母亲突然打来电话,说女儿割腕了. 我的脑袋"轰"的一声,瞬间的空白过后,我跳起来,撞倒了椅子,膝盖在什么地方重重地撞了一下,我已经感觉不到疼了,眼前闪现的都是女儿脸色惨白、手腕滴血不止的样子.她竟然割腕了,这个丫头,她竟然用这样的方式来反对我的再婚.  相似文献   

7.
一 母亲盼我们回去,每次打电话,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时候回来?小虎子长多高了?"小虎子是我的儿子.我们在电话里告诉了她,那头,母亲略带一丝伤感地说:"有空就回来,不然,小虎子回来,怕我都认不出来了."我们应承着,说一定回来,到了暑假,一准带着孩子回来.母亲沉吟了一会儿,大概在计算着我们回归的日子吧,如果时间还长,就会长叹一声:"还要那么长时间啊.  相似文献   

8.
去年春节前夕,我正好出差哈尔滨,向友人提出要拜望许久未见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云燕铭。到底是一代名伶,很快友人找到了她的工作单位哈尔滨京剧团,并和老人联系上了。出乎意料的是老人的唯一爱女马思敬再三说她和母亲要到西郊宾馆来看我。我连忙坚决拒绝,那有让81岁的长辈来看晚辈的道理。我决定放下电话就去,忙买了鲜花和时新水果。  相似文献   

9.
母亲生养了四个子女,父亲去世得早,为了把我们拉扯大,她含辛茹苦,曾经吃了不少苦。刚参加工作时,因为有了经济能力,每到发工资那天,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邮局给母亲寄钱。寄出汇款单后,心中顿生快慰之感。当然,那小小的附言条,也就成了我倾诉思念的一块宝地,内容大多是祝福和问候。可眼下,工资升到四位数,我却与“汇款单”日渐疏远,“附言条”也变得愈加陌生。每次与母亲在电话里交谈,她总会说:“不要寄钱,我有!”这便成了我“不再寄钱”的理由。我知道,年近八旬的母亲确实不缺钱,每月有700元退休金,身边的儿女们也常给她一些钱。虽然如…  相似文献   

10.
遥远的爱     
柳易 《新青年》2005,(11):36-37
那是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城市,在地图上,它悄无声息地躲在一个角落里,不注意看还真发现不了。原本,她是不知道那座小城的,直到在网上遇到了他,她才知道那座城市,知道它靠近黄海,风从东面吹过来的时候,涩涩的咸咸的,有一回她在电话里问,你不怕冷吗?他说,不怕,因为心里有你。她听了,心里也有了暖暖的感觉。她没有见过海,又问他,站在你办公室的窗前,能望见大海吗?他回答道,能啊,看,大海涨潮了。她就笑,她知道他在逗她玩,那座小城离海十几公里,怎么可能看见海呢?然而他又说,我的眼神好着呢,我不仅能看得见海,还能看得见你,傻傻的,好可爱。电话的…  相似文献   

11.
17岁那年,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放我学后已是4点多钟了。我的同学刘常红找到我,说她母亲去她姥姥家已十多天了,还不回来,她想去她姥姥家里,把她母亲叫回来。她求我跟她一起去她姥姥家,她姥姥家在城东南30华里的王家庄。常红说,我们快点骑车,一个小时就可以到她姥姥家,天黑我们就可  相似文献   

12.
就在那时     
我和小猪说这些天来我一直在做一个很相似的梦时,她笑了。她说我的梦肯定是和English Gentleman 有关,是的,她说对了。我总是在梦中看到一个模模糊糊的身影。小猪说我是太理想化了,在现实中找不到这样的人,就把阵地转移到了梦里。或许,她还是对了。我一直相信弗罗伊德的观点:梦是假的,但感觉是真的。于是,我也便欣然地接受了这样的梦。我和他第一次见面时,我笑了。我知道,我的梦不仅仅只是感觉上的真实了。那是我在小猪的苦口婆心和威逼利诱下,被拉去看3年大学生活中的第一场篮球赛。小猪说是我们系和计算机系对垒,换言讲便…  相似文献   

13.
周哲 《新青年》2005,(9):35
曾经有一位朋友,是那么那么地悲伤,悲伤得让所有面对她的人揪心。可是面对她,我无话可说。我知道倾听是一种帮助,我想做更多,却不能。大凡有过失去亲人的经历的人,都会体验到那种天地寂寥、身心成冰的悲凉。我曾经在深夜的球场失声痛哭,那声音到现在还时常一滴一滴地倒灌在胸口。可是,我依然无法、无法知道,如何能让别人从悲切中抬头。春节回家,母亲照例地忙碌。我很想很想跟她说说话,可她只是不停地忙。偶尔的空闲,说的依然是电话里说过千百遍的“注意身体”。临行时半夜想起来要煮鸡蛋,从门缝看她披衣在灶前站了半晌,忽然涌出泪来:即使是…  相似文献   

14.
现在我不仅活着,而且活得健康积极,能吃不够睡,还有热情,有追求,正向着人生更高的理想艰难奋进.退一步来说,虽然没有成就,却也没给母亲脸上抹黑.如果说母亲只希望我能拿60分的话,我所做的已经超出了她的要求,我想母亲应该高兴满足了,可是母亲总是那么谦逊地一笑,然后给我提出另外一个60分要求.  相似文献   

15.
百合花     
《新青年》2010,(10)
那时候,我只是道路边的一朵百合花,自生自灭,母亲说,我的生命只有一季.我是在石头的缝隙中生长出来的,出生的一天,下了一夜的倾盆大雨,我细细的枝丫和花蕊几乎被狂风吹散,但是母亲用她的瘦弱身体挡住了我.第二天,母亲美丽的头发凋谢了,她像一只蝴蝶一样被吹走,不知所踪.她们说母亲是死了,这就是一朵花的一生,从开始到结束,总是悄无声息、无人问津,却自有自的幸福与快乐.  相似文献   

16.
在台北的蒋碧微,与子女只能在照片上见面了。 徐伯阳说:“把我们儿女的情况,告诉我母亲的,是我父亲朋友沈宜甲先生。还是在1927年4月,我母亲发现她怀孕了.我父亲当时在新加坡卖画,我母亲决定回国内生孩子,她把六、七大箱书画交给航空运输公司,直接运到国内来。她一个人从巴黎搬家,沈宜甲帮了很多忙。临走的时候,我母亲很感激他,没什么好东西给他,就指着自己的肚子说:这孩子生下来认你做干爹。1976年沈宜甲回来探亲时找到我,就跟我讲起这段事。我们还一起在我父亲的墓前照了相,他把这张照片辗转到我母亲手里。  相似文献   

17.
卫宣利 《新青年》2007,(2):16-17
一……永她小我5岁,泼辣、伶俐……24年前,那个桃花初绽的春天,她初降人世。我听着她响亮清脆的啼哭声,忍不住趁母亲出去的间隙,掀开厚厚的门帘,偷偷溜进去看她。她躺在红色的襁褓中,突然就不哭了,瞪着黑亮的眼睛看我,然后嘴角微动,一个笑,如初绽的桃花,开在她娇嫩的脸上。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春节过后,我母亲与李慎之伯伯通了一次电话。晚上,她很郑重地对我说,你到李伯伯家探望一下他吧,他现在处境不好,身体也不太好,代我去问候他。次日下午,我遵母命便去看望李慎之伯伯。那时,他家还住在建国门外永安南里的一幢楼里,记得是友谊商店对过。我很容易就找到了,可在门前按铃后许久未有  相似文献   

19.
雪小禅 《新青年》2005,(10):14-16
我是个爱情的流浪者。从来。没有一个女人可以让我永久地停留。我如此地不相信永远。没有永远,从母亲跟着那个男人走了以后,我相信没有永远,永远是朵已经在公元前凋谢的花朵,我们连它的种子都找不到。永远的东西只是死亡。就像凋零的花,永远地只是凋零了。我只说我爱你,绝不说永远。这个形容词永远不会用在我的词汇里。我对海棠说,海棠,我爱你。海棠却说,我永远爱你。我就笑了,我说,傻孩子,没有永远,你知道的。海棠在一家很好的单位做公务员,我不明白她为什么会爱上我,我是如此堕落而萎靡,像是开在暗夜的罂粟花,毒气芬芳,很多女人都会爱上我…  相似文献   

20.
巴山 《新青年》2005,(4):8-9
打从记事起,我就看出,母亲和父亲的关系不那么好。在家时,母亲总是一副冷冰冰的脸色,很难看到她与父亲说一句话,出了门更没有见她与父亲一起走过,更别说像别的父母每天黄昏时带着孩子散散步、逛逛街什么的。看到同龄的孩子与父母一起欢蹦雀跃、嬉戏打闹,小时的我时常有一种孤独的感觉。当父亲不在的时候,母亲不止一次问我,假如我和你爸分开了,你跟我还跟你爸。我每次都回答说,跟我爸!口气坚决而干脆。那时,我已明白母亲所说的分开过就是她与父亲离婚。楼下的小胖就对我说过,他爸妈是离了婚的,他跟着他爸一起过。我并不是受小胖的影响才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