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现离不开法律规范的调整和法律制度的支撑,通过农村法治体系的完善来治理社会并使之建设成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社会。本文提出要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融入构建新农村法治模式之中,实现检察机关法制监督与农村法治建设的互动。  相似文献   

2.
葛志强 《中国司法》2008,(6):107-10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司法行政机关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等职能,完全可以也应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法治氛围,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应该与国家的法治建设进程同步,农村法治化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本文以农村现有的法治环境为起点,剖析农村法治难以推进的几个"难点",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法治建设的重点。对农村纠纷的法律救济机制以及"村民自治"的弊端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闫英 《行政与法》2007,(10):50-52
法治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基层权力的规制尤其重要。为此,应从观念、立法、法律贯彻以及监督等几方面对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何跃春  严颂 《行政与法》2006,(11):61-64
运用法治手段来规范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存在以何种部门法来主导法治保障模式的甄别问题,即法治保障体系核心制度的识辨问题。审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提出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背景特征,建设新农村战略是对经济法理念的生动诠释。经济法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主导法治轨迹和核心法律制度,运用经济法的制度和手段,能有效地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有序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次一、对于调查的说明二、对于调查问卷的分析三、对于问题的原因分析四、对策与建议五、余论一、对于调查的说明(一)调查的缘起与方法当前,中国政府业已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然而新农村必然要求新的法律制度构建。在中国的农村,现在是什么样的法治状况?人们对法治和法律的理解如何?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法治建设措施和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对我国立法、执法、司法的法治实践产生休戚相关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创业新农村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阻碍大学生创业新农村形成的法律问题,揭示大学生创业新农村存在的法律障碍,从法律制度和法治环境层面提出保障大学生创业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实现大学生创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业经济关系的协调,农村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需要运用法律来平衡各种权利和义务关系,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本文在对我国农村法治现状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从整体性和差异性着眼,分析了新农村法治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提出了新农村法治建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检察机关的积极参与,检察机关应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执法现,找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方式和途径,认真履行检察职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新农村法治建设遇到的突出的问题,提出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健全司法机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法治基础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加大法律服务等方法,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建设进程,从而使新农村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涵盖了农村经济、民主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法治是支撑和保障。没有法治的支撑和保障,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出现“跛脚”现象。农村法治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本文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推进农村法治化进程的制约因素以及实现农村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张璠 《人民调解》2007,(4):29-29
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工作之一。这不仅是促进农村改革的有力举措,也是对基层法律服务所及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挑战。现就我区的法律顾问制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发挥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3.
喻中 《中国司法》2023,(1):109-11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如何理解这个论断,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关系,如何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实践中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如何通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要回答这些问题,有必要注意以下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法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要部门的司法行政机关,应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中当好“排头兵”,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铺设好“法治轨道”。(一)要充分认识司法行政机关在新农村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邓建宏  易谨 《时代法学》2007,5(4):18-2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解决不平等对待农民的问题,不平等对待农民主要不是法律适用上的不平等,而是法律内容上的不平等。有关农民不平等的规定有碍农民权利的实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绊脚石,与法治精神、宪政原则相悖。要从宪政角度保护农民的平等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务之急是对现有有关农民权利的不平等规定进行清理,然后重新构建农民平等权法律保护体系,并逐渐建立宪政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和谐社会的实质是法治社会。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重视新农村法治主体性建设。农民的法治主体现状不容乐观。本文提出以下农村法律传播策略,推进新农村法治主体性建设:一是扩大"三农"法律信息异指量和同指量的策略选择,二是追求农村法律传播价值的策略选择,三是众法律传播渠道侧重法律信息不同构成要素的传播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许秀云 《法制与社会》2010,(12):191-19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法治来保障。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如何切实履行检察职责,强化服务大局意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本文拟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法治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以及检察机关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途径等方面作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作为从事公诉工作的检察官,笔者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及其对公诉工作的指导意义做了粗浅的阐述,指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然成为指导公诉工作朝着保障人权、尊重法律、公正执法的方向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导航塔,并结合实践工作,从五个方面概述了在公诉工作中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如何立足自身职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成为检察机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法治话语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十余年来,社会各方面对中国法治的应有形态及理想图景认识出现了一定分歧。形成这种分歧的实质原因是,在"什么是法治"的问题上,人们更多地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法治理论的影响。自由主义法治理论所建构的法治模式以及所描绘的法治的某些特征,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人们对于法治的深刻记忆,并成为认知和评判我国法治现实的依据。为此,应当在充分揭示和深刻认知自由主义法治理论乖谬的基础上,加强我国法治意识形态的自主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基础构建中国特色法治话语体系。在此过程中,应注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学传统理论及知识谱系的对接,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转化或体现为具体的法律思想、法学理论、法律原理、法律文化、法律知识以及法律思维,藉以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我国法治的"元理论"和"元知识"的权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