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肖世杰 《河北法学》2007,25(7):148-151
中国监狱改良思想的滥觞与兴起是近代以来的事情.1901年8月刘坤一和张之洞会奏之折以及1902年底赵尔巽关于通设罪犯习艺所的上书开启了中国近代监狱改良的思想之门.随着清末新政的推进与预备立宪的进行,各种监狱改良思想亦随之涌现、渐至兴起并日臻成熟.清末监狱改良思想基本具备了西方狱制思想之现代性.  相似文献   

2.
在内忧外患之下,清末政府被迫实施改良新政。改良新政首在修缮刑律,修缮刑律首在改良监狱。邻国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修改法律、改良监狱、取消领事裁判权,迅速崛起。“中日两国,政教同、文字同、风俗习尚同”,日本自然成为清廷监狱改良取法的最佳选择,从而兴起了赴日考察监狱的高潮。清末监狱思想与创建新式监狱、制定《大清监狱律草案》、开设监狱学堂培养监狱官吏等改良成果都深受日本影响。  相似文献   

3.
清末监狱改良是西学东渐在法律领域的表现之一,在此过程中,日本起到了媒介作用。清政府通过派遣留学生、聘请日本教习、派员考察等形式向日本学习了先进的刑罚理念,并接受日本专家指导,实施了监狱改良。本文在分析清末监狱改良当中日本影响的表现、实现途径的基础上,分析了日本影响形成的原因及结果。  相似文献   

4.
沈家本作为近代中国学贯中西、会通古今的一位封建官员,著名的法学家,在清末监狱改良中亦起了重要作用:他是清末监狱改良的提倡者.思想家,推动者,设计师。在中国监狱发展史上,沈家本起到了革故鼎新的作用,对于我国监狱从古代走向近代,功不可没,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时期是我国罪犯作业发生、发展时期,罪犯作业的发生、发展不仅需要刑罚制度的保证,同时作为一项经济内容,更需要财政的保障。关于罪犯作业经费来源的考察说明,清末民初时期罪犯作业经费的保障是相当微弱的,财政拨款难以固定。多种搜求经费的方式展现了罪犯作业经费投入的困窘状况,从一个侧面表达了罪犯作业的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6.
在清末所进行的一系列法制变革中,监狱改良应属一场比较成功的事业,特别是在行刑思想的转型与制度设施的建构上颇有建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这场运动中最早出现的罪犯习艺所,它不仅在清末时期具有较为完备的硬件建设,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在观念上承载了一种从仅注重报应与惩罚的传统报应刑向主张矫正与改造的近现代教育刑之行刑理念的重大转变。因此,罪犯习艺所在中国人权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史上,张之洞是与中国近代化进程联系最为密切的人物之一,其事业顶峰是在湖广总督任上兴办的“湖北新政”,“新政”广涉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等领域,其中也包括监狱改良。张之洞、刘坤一在1901年联衔发出的“江楚会奏三疏”在“恤刑狱”一节中提出了改良监狱的建议,从而拉开了清末监狱改良的序幕。此后,张之洞积极响应朝廷创办新式监狱的旨意,创办了“湖北模范监狱”,这是当时投入使用最早的一座新式监狱,湖北也因此成为当时切实奉行监狱改良的少数几个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监狱制度的近代化进程是以清末为肇端的。面临着内忧外困的现实,中国开始了司法改革,其中监狱制度的改革尤为突出。清廷曾多次派出大量官员和学者出洋考察欧美和日本的监狱制度,这些人归国后,便将大量西方近代监狱制度与理念介绍到国内,直接推动了中国监狱制度近代化的实践进程。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在全国建立了大量的习艺所与模范监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京模范监狱。北京模范监狱教会室中的一幅画像反映了英国近代监狱改革运动对近代中国监狱制度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代监狱制度是清末民初法律西化的产物,这主要取决于两个社会现实,一是清末民初“模范监狱“与“新式监狱“的出现, 二是清末变法过程中对西方与日本监狱学与狱政管理制度的引进与仿效。因之,这一时  相似文献   

10.
沈家本是中国罪犯教育改造思想近代化的先驱,他以儒家的罪犯教育感化思想为基础,将西方人道主义狱政思想引入中国,推进了中国罪犯教育改造思想的近代化进程。沈家本的罪犯教育改造思想对于实现中国罪犯教育改造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肖松 《犯罪研究》2016,(3):45-50
宗教参与罪犯改造具有理论上的依据。宗教教义与罪犯改造的主旨和内容存在一致性,宗教改造方式还具有独特的价值。犯罪人的宗教信仰受法律保护使得宗教改造成为可能。在西方国家,宗教方式是比较普遍的罪犯改造方式,在我国近代监狱史上及今天的港澳台地区也存在宗教改造罪犯的实践。这些实践经验可以为我国信教罪犯的宗教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监狱现代化的方法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监狱改革及其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借鉴与继承的辩证关系。科学的态度是:一方面,要借鉴国外有效的监狱行刑制度和经验,特别是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运动初期、中期,以及现代化完成之后,监狱所面临的种种困境,面对这些困境监狱所进行的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以及这些改革运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等等,对我国当前的监狱改革及其现代化建设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另一方面,又要使中国传统的监狱行刑制度得到创造性继承,并加以发扬光大,如对罪犯的思想教育,劳动改造罪犯制度等。两者有机结合,共同服务于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这一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监狱是对罪犯进行惩罚和改造的场所,罪犯由社会进入监狱,再由监狱重新回到社会,经历了改造的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各阶段改造工作的开展各具特点。本文着重对罪犯出监前(后期)的心理和监狱在这一阶段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探讨,指出罪犯出监前心理是复杂多变的,改造工作应随罪犯这些心理而逐步展开,以巩固改造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无“法治”根基的我国传统社会里实行行刑法治,国人首先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移植了西方行刑法治文明,完成法律文本革命。这一革命应该起始于清末监狱行刑改良的立法和实践。如果从清末监狱改良算起,我国的监狱行刑法治进程已有百年的时间。在这百年的时间中,我们经历了“拿来”,“承袭”,“弱化”,渐现中国特色监狱行刑法治之曙光,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具有中国特色监狱行刑法治的形成等五个阶段。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看到了监狱行刑法治进程不仅与法治社会建设的步伐相一致,而且本身就是法治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保障。同样,我们也看到了我国监狱行刑法治进程的艰难凿折的漫长路途,尽管如此,我国的监狱行刑仍然是沿着法治的基本价值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提出 近来年,心理学理论与技术在我国罪犯改造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已经有了较为广泛而又迅速的进展。在充分肯定这些年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随着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工作的不断深入,监狱工作实践又十分迫切需要发展罪犯心理矫治对我国罪犯改造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诸如当前监狱工作急切需要我们回答: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监管改造工作及罪犯心理带来的影响;在“分押、分营、分教”工作开展以后,如何从罪犯的案由、行为等外部特征的分类深入到罪犯思想、心理等内在因素的分类,从实质上提高改造质量;如何界定当前罪犯思想、心理等内  相似文献   

16.
推进监狱改革发展依法保障罪犯人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罪犯人权保障是国家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罪犯人权保障状况是一个国家人权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权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作为人权保障特殊领域的监狱罪犯人权保障工作也有了显著进步,为我国人权领域的国际斗争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相似文献   

17.
媒体对人的影响广泛而深刻,罪犯也生活在监狱媒体环境中,监狱媒体对罪犯的思想、情感、精神、心理的影响是潜在而积极的,监狱媒体要针对罪犯独特的接受心理,选择适合于监狱媒体特征的媒体形象、信息、传播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清末,针对清朝监狱的严酷、黑暗,严复、刘坤一、张之洞等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了监狱改良的主张。在沈家本、伍廷芳等人的推动下。这些主张得到了清廷的认可,对中国的旧式监狱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从而启动了中国监狱近代化的进程,在中国监狱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教育改造罪犯这一过程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因素,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美育理论在教育改造罪犯、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教育改造罪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社会,监禁刑的执行存在着若干悖论:罪犯监狱化和罪犯再社会化的矛盾,监禁刑措施所产生的监禁痛苦与刑罚人道化以及刑罚矫正功能的矛盾,封闭的监禁机构与开放的社会之间的矛盾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罪犯的监狱化问题,监狱化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结果是对罪犯亚文化的学习与接受,表现为犯罪化和机构化。由于罪犯监狱化过程实质是一种反社会化过程,所以监狱化的存在使得以监禁为刑罚手段而进行矫正罪犯、促进再社会化等目标大打折扣甚至归于失败,监狱行刑悖论的基本形式——罪犯监狱化与罪犯再社会化的矛盾由此展开。行刑社会化能够有效地缓解监禁刑所存在的上述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