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国有企业人才的严重流失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成为国企改革、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如何留住人才是许多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要留住优秀人才应在建立新理念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靠事业留人、靠企业文化留人、靠优厚待遇留人,从而给优秀人才创造适合其发展的优良环境和平台。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入世以后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是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关键。针对当前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探讨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战略:制定优惠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留住和吸引人才;加大内部培养力度,盘活企业内部人才存量;深化制度改革,致力机制创新,用好各类人才。  相似文献   

3.
孙凤云  韩蓉 《世纪桥》2012,(5):142-143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就是财富和资本,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的优秀人才大量流失,人才安全状况令人堪忧。本文论述了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以及人才流失给国有企业带来的巨大危害和影响。同时针对人才流失的原因和危害,提出了国有企业要避免人才流失,必须建立完善的、与时俱进的用人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企业与人才利益和目标上的共享,才能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4.
一流的企业要靠一流的人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外企业之间的人才争夺日趋激烈,企业能否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机制,能否正确处理好各类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是企业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做强做大的关键。因此,营造一种和谐的企业用人环境,进而使企业吸引人,留住人,关键要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  相似文献   

5.
杨文斌 《共产党人》2006,(20):42-43
人才是企业兴衰的关键,是企业的第一资本。如何发现、培养、使用和留住人才是现代管理者必须重视和研究的课题。企业要实现吸纳和留住人才,就必须坚持按照“事业吸引人、情感留住人、政策激励人、岗位造就人、培训提高人”的思路,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行前瞻性分析,同时注意优化人才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只有通过按需引进、合理使用、优化配置、有序流动,才能保持各个类别、各个层次人员的作用得到最有效地发挥。首先是建立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一是确立科学的人才标准。企业的人才标准应该是熟悉科技知识、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能力,具有一技之长,能够善于学习,同时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人。二是营造科学公正的用人氛围。变经  相似文献   

6.
企业科技人才具有综合素质高、需求层次高、创新能力强、流动意愿多等特点.工作中有较高的自主性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高度重视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认真分析研究企业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予以完善,这对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对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任富强 《求贤》2007,(7):36-37
天津“大沽化工”是一家老牌国有企业。近几年,企业发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提速”;究其原因,是公司上下重视创新人才机制,不断加大吸引、培养、激励人才的工作力度,打造了一流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实现了每年都有重大研发成果,每年都有新项目实施,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实力和后劲。  相似文献   

8.
内乡县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建立“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不断拓展人才引进渠道,着力破解该县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住难问题。全县用人单位共同制定紧缺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组建招商专班先后参加郑州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行”、郑州市和上海市等“城市行”活动。同时,组织企事业单位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举办推介会,开展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和选聘高校专业技术人才到企事业单位挂职工作活动。近年来,全县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59人。  相似文献   

9.
浅论企业管理中的人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企业的人才流失严重。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如何才能吸纳和留住人才?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制度、亲如一家的团队精神和舒适惬意的工作环境是企业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娜 《求贤》2008,(12):30-31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开发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不仅要在招聘、吸引、选拔的基础上不断发现合格人才以充实其队伍,更重要的是对现有员工潜能的管理与开发,这就涉及到培训与开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比尔·盖茨坦言:“如果把我们公司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对于人才济济的微软公司,顶尖人才尚且如此重要,对于一般性公司来说,极少数的顶尖人才完全可以决定公司的生死。近年来尽管各大公司裁员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全球80%的企业领导人仍认为今天的人才问题比3年前重要得多,而且其中68%的人认为留住人才远比补充新鲜血液更为重要。留住人才已成为决胜市场的一枚重要筹码。面对人才竞争及优秀员工跳槽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如何留住优秀人才,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深思。联想…  相似文献   

12.
岳洪 《求贤》2011,(1):17-17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人事人才工作创新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为了把市、区有关人事人才工作目标落到实处,我们将按照“为发展服务、为企业服务、为人才服务”的总体要求,围绕“加大力度培养激励人才,想方设法留住人才,千万百计吸引人才”的思路,创新五个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想把包头市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市 ,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增强吸引、留住、使用人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用活现有人才 ,吸引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企业的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相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而言,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在人才资源管理方面根本无优势可言,人才流动频繁。虽然民营企业可以用一些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却无法长期留住他们。本文着重分析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以利于民营企业长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职业发展双通道机制的建立可使专业技术人才同管理人才一样,获得同地位、同报酬、同价值、同发展,能较好地避免广大科技人才涌向管理人才通道,还能使专业技术人才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是科技型企业探索吸引、培养、留住人才的实践,为拓宽技术人才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薛秀兰  姜华 《世纪桥》2007,(5):66-67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厦的顶粱柱,面对企业间越来越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剖析国有企业使用人才的种种不合理现象,探索国有企业人才合理使用的途径,可以避免国有企业人才资源的流失,吸引更多人才加盟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疆兵团取得了快速发展,这与兵团对基层人才工作的重视,以及对基层人才引进、落户、培养等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密切相关。基层人才开发是兵团的发展之基、竞争之力、转型之要。新时期,兵团基层人才工作也面临诸多挑战,建立适合基层人才发展阶段及特点的人才开发方案,形成有利于吸引、留住、用好基层人才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基层人才开发机制是未来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李敏 《学习月刊》2010,(8):96-97
行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医院作为典型的"智囊组织",医疗人才是医院的重要资源,是医院管理运作的核心。"选好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是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医院能否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重头戏的“薪酬管理系统”是吸引、激励、发展与留住人才的最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求贤》2011,(9):45-45
近三年来.天津市国资系统所属国有企业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竞争性选拔领导人员的新途径.242家企业的经营者通过竞聘上岗产生.其中国有骨干企业占59%.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经营管理人才168人。2010年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党委联合面向全国、全市通过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选拔10名市管企业副职领导人员.为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0.
党刊视点     
《当代贵州》2012,(9):8
《上海支部生活》2012年第3期人才公寓解人才后顾之忧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俞正声书记说,上海发展必须敞开大门,延揽优秀人才。但如何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难度很大。上海各项要素成本很高,特别是住房。近年来,我们在解决住房问题上想想了很多办法,但还不够,还需要有更多的创新突破。上海对人才公寓项目的探索,立足点之一就是解决青年人才的居住问题,只要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