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亚楠 《法制与社会》2011,(9):241+251-241,251
法律翻译的基本要求是精确,即译入语能够精确表达出源语的真正内涵。法律术语是法律语言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术语翻译的精确性直接体现司法的公正性。然而译者在实践又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要实现语言功能和法律效力对等的法律翻译目标;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目的语中不存在确切对等词的现象。本文探讨了汉英法律术语翻译中的这种现象,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赘语是信息科学中的术语 ,指可预知的信息。语言学引进赘语这一概念 ,特指语言接受者提前预知的信息。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赘语现象 ,使原文和译文达到动态对等 ?本文从语法结构 ,语义内容和文化内涵三个不同层面阐明了增加和减少赘语度是寻求翻译动态对等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对比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中方译本和美方译本发现,中国译者和美国译者在法律文本的词、句、语篇等各个层面均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或手段,足以突显法律文本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主体性的发挥要受到政治、意识形态、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立法文本翻译中译者所扮演的主体性角色反过来又会促进或影响翻译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姜瑜 《法制与社会》2010,(23):216-216,218
作为一种专业用途翻译,法律翻译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目前,在对法律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认为,法律翻译中的译者应该处于"隐身"的地位,原文本应当更受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对法律翻译词汇分析,揭示译者主体性问题在词汇中的反映,认为译者的主体性问题对法律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英汉法律翻译的质量,译者必须重视英语法律术语的翻译。本文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探讨了英语法律术语的汉译。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译者学术背景和生活阅历的殊异,翻译政策和标准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译者的翻译行为、选材标准和翻译策略。1983年美国民间学者赤松翻译的《寒山歌诗集》,是该诗集在英语世界出现的第一个全译本。译者对于源语文本的细腻考证、散体化翻译策略的确定以及译本加注手段的运用为寒山诗在英语世界的传布、接受与经典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中国文学史上的边缘诗人寒山和及其名下的那些寒山诗在国际汉学界、比较文学界和翻译界都赢得了巨大的文学名声。  相似文献   

7.
涉外合同的翻译在对外交流与经贸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本文从中英合同语言的不同点入手,就文化差异、语篇形式及模糊语言方面探讨了译者应如何在翻译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形式主义的"创造/模仿观"重视文学作品中故事的构建方式,让读者关注叙事技巧、版面设计、文字游戏、特殊句式等形式特征,对文学翻译具有特殊的启示意义。它让文学译者摒弃传统"重意轻形"的翻译方法,关注原文的叙事技巧,努力传达原文的文字游戏、版面设计等形式特征,实现译文在形式与内容上与原文的对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法学视角分析了法律翻译过程中从源法系到译入法系时存在的"专门术语不一致"问题,并提出了从词汇扩展、改变译者的传统地位与运用回译手段等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翻译教学必须有语言理论作为其背景。理解过程中的语义、语境、语用是分析的理论依据。表达过程中的动态对等,特别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核心句型,以及语篇概念和象似性理论是翻译的重要语言理论背景。  相似文献   

11.
译入语读者相对于源语读者出现的认知空缺构成了文学翻译中叙事理解与重构的最大障碍。译者要对译入语读者的认知框架作出有效预判,以便选择适当方式对认知空缺进行补偿,从而保证读者对叙事的连贯解读,并体现翻译的认知建构价值。对翻译再叙事进行连贯性与忠实性评估,可保障译文中认知空缺的建构性补偿获得认知叙事上的信度和效度。本文将认知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引入翻译研究中,试图探究读者对文本进行叙事解读时的认知机制,从而为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补偿提供合理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2.
翻译的忠实性问题伴随着翻译史的发展而不断被提出。传统译论在这个问题上 ,从文本内部出发 ,要求译者全面忠实地再现原文文本。而这种认识忽视了忠实这个概念本身具有的模糊性 :忠实于原作者和出发语还是忠实于本国读者和目的语。并由此引出了有关翻译策略与方法 ,如再现原文形式还是原文内容 ,采用归化还是异化 ,直译还是意译的方法的争论。本文认为要正确理清这些矛盾 ,单埋头于文本本身是难以道明的 ,还必须拥有一种宏观的外部的视角对翻译进行分析。因为翻译活动是人的一项有目的的实践活动 ,译者的主体性是不容忽视的。忽视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认清转喻与翻译的关系,有利于我们以转喻式翻译理论为框架,深入剖析该理论对法律翻译的指导作用。鉴于法律文本的文体特征,法律翻译中的转喻词汇一般采取"译入语对应喻体翻译"的翻译策略。在法律翻译过程中,应当在初稿与终稿中的句型方面进行必要的转喻转换,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一致性、规范性与简洁性。转喻式翻译理论对法律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实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法律语言体系中,法律术语作为复杂的法律概念综合体,具有法学专门涵义,蕴含着法律思想的精华,是最具代表性的法律语言核心词汇。法律术语风格明朗、特点鲜明,具有文化独特性、单名单义性、庄严性和凝练性。在法律术语翻译中应遵循其应有的风格特点,恰当运用形式翻译和功能对等翻译两大策略,从而实现翻译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政论语篇属于超正式的文体,要求观点鲜明,表达准确、结构严谨。译者在用词组句上应避免主观上的选择,注重语域的正确转移。本文阐述了政论语篇超正式体的特点,将语域理论运用于政论语篇的汉译英中,强调语域理论对政论语篇翻译的制约作用和再现政论语篇超正式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法律术语翻译必须充分考虑不同的法律文化语境。法律文化语境包含诸多方面,但最基本的有法系、法律部门和法律解释的价值取向等。法律文化冲突常常表现为:术语代表的概念或制度在另一文化中无对等语;术语语言表层相同或者相似,而概念内涵相异或者相反。应对冲突的策略是:语言表层相似但内涵不同的,可以创造新词或者"套用"加注释;找不到对等语的,需要剥离概念核心内涵,再在译入语中进行创造性表达,并确保两种文本的读者反应相同或相似。  相似文献   

17.
在翻译艺术特征的总体关照下,法学翻译本身并无什么独特之处,与其他翻译在翻译艺术性上是同质的。中国当今的法学译者大部分对翻译本身,包括翻译理论与翻译技能,了解不够;在进行翻译前,很多人似乎没有进行过专门的翻译技能训练,也缺乏翻译理论的阅读;而与翻译直接关涉的语言文化涵养与对原著的研究,很多译者似乎还难以达到法学翻译的要求。鉴于中国当下的学术环境,应使法学学术出版非商业化,提升法学论著翻译的地位,真正落实翻译校读,建立法学翻译论著出版的专家匿名审查制与法学翻译批评机制等等制度,法学译者也应自觉地进行翻译上的学习与训练,获取基本的翻译技能与翻译素养,才有可能翻译出优秀的法学译著。  相似文献   

18.
由直译意译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译和意译之争由来已久。有人认为应以直译为主,也有人认为应以意译为主。其实,单纯地谈直译、意译之争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更多的需要结合翻译定义、翻译标准、译者目的、译者修养、译者所处时代特征等。新时期,翻译的文化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异化、归化概念在新时期的中国发生了变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不失为处理翻译的好方法。贝尔的翻译观(即"概念匣子"理论),让人注意到直译与意译都不是万能的。  相似文献   

19.
理据性是翻译的根本特性。同一原文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译本,就在于译者的翻译理据存在差异。从理论角度看,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可以选择任何因素作为理据,但翻译与纯粹意义上的创作毕竟具有本质界线,所以在选择上不可能没有阈限,否则很可能造成翻译失误,不但影响译文的传播效果,严重一点还会扭曲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异域文化和社会中的形象。因此,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新时代背景下,译者在选择翻译理据时有必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法律英语是有别于普通英语的应用性、功能性语言,且具有准确性、长句多等特点,因而法律英语翻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色,必须确保能够尽可能准确无误地实现目的语与源语之间的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