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监察》2010,(5):38-39
“制度加科技”,就是以建立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为出发点,以预防腐败为目的,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健全权力制约机制为关键,以科技手段为支撑的一整套工作思路和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2.
吴兢  胡谋 《政府法制》2009,(14):7-9
去年年底以来,深圳试水“法治政府指标”,又一次“第一个吃螃蟹”,引发各方关注。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建设法治政府的步伐,然而究竞什么样的政府算得上法治政府,无疑要有“尺”可量。如同GDP的测算,法治政府指标正是这样一种考量,其中包含规范执法、缩减审批、强化监督等诸多方面,而纵观法治政府建设体系,关键还在于“治权”,为权力划定边界是建设法治政府的要义所在。  相似文献   

3.
张鸣 《行政与法》2023,(8):45-57
在数字时代,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是影响组织决策的核心因素,但其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机理却较少得到关注。本文结合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构建了基于信息能力的政府决策过程分析框架,并运用该框架对数字化改革先发省份基层智治大脑唯一市级试点——Q市进行个案分析,系统考察基层智治大脑在提升政府信息能力的同时重塑决策过程的具体机制及实际效果。研究发现,“大脑”的应用显著强化了政府对决策信息的获取、配置、整合、运用能力,实现了决策信息获取从条线多头采集向跨域融合感知与洞察迭代,决策信息整合从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向智能要素构建共享迭代,决策信息配置从乡镇小闭环向市域一体化大闭环配置迭代,决策信息运用从经验判断向人机协同智能选择迭代。决策过程各阶段的优化重塑结合组织、制度安排的完善,推动了政府决策范围、效率及质量的系统性变革。  相似文献   

4.
8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对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作出新的部署。贯彻会议精神,我想必须抓住几个关键的着力点,使政府做到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与效能型政府“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法治政府建设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法治政府的终极归宿在于维护民权,保障民生,顺乎民意,法治政府所体现的“民本”思想与完政理念完全契合,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对法治政府建设具有支配和指导作用,构建法治政府必须遵循宪法精神,反映完政诉求,在完政的框架之内运行。  相似文献   

6.
电子政府与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吕 《行政与法》2003,(2):27-28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在努力建设电子政府。建立电子政府的实质不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是一次深刻的政府管理变革和创新。建设电子政府,将使“民本位”的民主理念取代“官本位”的官僚思想,“平面化”的分权制取代“金字塔式”的集权制,以服务社会为重心的政府管理职能取代以推行政令为重心政府管理职能,公众参与和专家辅助决策取代暗箱操作和领导拍板,精简机构和高素质公务员取代臃肿机构和低素质公务员。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守信利民有着坚实的法理基础.地方政府信用缺失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侵蚀着政府的合法性.在影响地方政府信用水平的众多因素中,地方政府信用法律体系建设的严重滞后是造成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法律中涉及政府信用的原则主要是人民监督、依法行政、政府赔偿和信息公开,而这些法律制度远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地方政府信用建设.因此,本文在分析政府信用内涵及其法理依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信用法律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即地方政府信用征信法律体系、地方政府信用评估法律体系、地方政府信用监管法律体系和地方政府信用惩罚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加入世贸组织,面临最大挑战的将是我国政府。政府形象建设十分重要,入世后政府必需改变执政方式,即由全能的政府转变为有限的政府,由神秘的政府转变为透明的政府,由“任性”政府转变为诚信政府,由权力政府转变为责任政府,由公文旅行的政府转变为高效的程序政府,由带有某些倾向的政府转变为公正的政府,由人治型政府转变为法治型政府。因此,要与时俱进强化政府形象建设。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高屋建瓴,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以来,湖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构筑形成了全面建设法治政府“一纲要一规划两规定六办法”的政策法规格局,并在具体实践中真抓实干、敢为人先,取得显著实效,引起全国上下广泛关注,形成中国法治政府建设所谓的“湖南模式”。“法治湖南”实践正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魅力促动着中国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起航。通过探讨促动“法治湖南”建设实践动因,详细分析限权和服务为轴的湖南法治政府建设实践:一方面通过程序规控行政权力,达致“正确地做事”之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规定政府服务内容,追求“做正确的事”之目标。在此基础上,解析了湖南法治政府建设实践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1.
刘佳 《法制与经济》2008,(14):50-51,80
从就业、子女教育、劳动权益、医疗保障、户籍制度等方面给予进城农民工平等的权利和待遇,全面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途径。政府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处于关键地位,通过分析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意义、探讨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政府因素,进而提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政府职责,以期为“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提供理论依据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证券法》适用范围的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证券法》适用范围“宽”与“窄”的选择 ,是四年前曾经争论、今天又起争论的问题。在《证券法》经过四年多实践检验、我国加入WTO、党中央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翻两番目标的背景下 ,为形成和加强经济发展与证券市场发展的正相关性 ,摆正政府在证券市场发展中的地位 ,应当扩宽《证券法》的适用范围 ,增强《证券法》对部门规章的协调能力 ,使政府在现阶段“行政中心主义”的法制框架下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有更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13.
郑袭 《法制与社会》2011,(34):147-147,149
法治政府作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目标,要求我们的政府改革和发展要从有限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三个方面开展。对政府机构及其人员的约束是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的有机结合,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盛行,“服务型政府”日益进入我国政府和公众的视野.在我国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今天,公共服务能力日益成为政府能力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地方政府作为联系中央政府与公众的纽带,与基层公众联系最为紧密,因此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下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服务型政府建设下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明小菊 《法制与社会》2010,(13):149-150
行政发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政府工作效能,通过强有力的政府来推动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加速现代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其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研究找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政府能力发展的途径即从宏观上提高政府的整体性能力,从微观上协调并处理好政府内部各能力之间的关系,使政府能力中的“硬能力”和“软能力”达到完美的“协同力”。  相似文献   

16.
政府作风影响政府运作,事关政府形象,政府作风是决定一个政府是“什么样”政府的一个根本问题。政府作风问题,除了受政府性质、公务员素质等这些决定性因素影响外,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在政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有其深刻的制度方面原因。当前,转变政府作风,除了加强公务员的自身教育外,更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相关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不良政风,树立和弘扬良好政风。  相似文献   

17.
创新政府管理模式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现阶段建设的伟大目标,和谐社会的建设关键是政府能力的提高,而政府能力的提高的核心在于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在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国情,分析现在政府管理模式的不足后,文章尝试提出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可持续发展型政府。可持续发展型政府管理模式在管理的理念、组织、方式、制度、功能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8.
郭蕾 《政法学刊》2008,25(6):5-9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权力对经济运行的干预不能泛化,且政府权力不应介入市场功能的有效边界内。在对政府及工作人员权力“软约束”无效的条件下,必须引入宪政框架对政府权力予以约束。这既是宪政国家内在的本质规定.又是我国政府权力运行的现实要求。针对我国政府权力制约面临的现实障碍与宪政困境,必须从政府权力法制化、重构三权关系运行等方面入手,建立有针对性的政府权力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公共场所群众自发聚集活动导致伤害在我国现行法律中难以找到相应的责任主体。美国一些州法的经验是:政府对其管理的区域的安全负责,对事故易发的区域应积极地、持续地开展研究,消除影响安全因素。法院确定政府负有安全注意义务,并采“有条件的豁免”原则。“有条件豁免”的审查以无“过失”为基本标准。中国可参照美国作法确立政府对发生在公共场所的群众自发聚集活动的安全注意义务,并在有过错的情形下承担赔偿责任。在衡量过错有无时应考虑政府是否是危险(事故)发生地的所有人或实际管理人,导致危险(事故)发生的原因中是否有政府因素,政府对危险(事故)的发生是否能够合理预计等因素。通过适用我国侵权责任法相关条文,辅以扩大解释,可以解决政府责任在我国的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晏扬 《政府法制》2010,(23):6-6
以下两条新闻有必要放在一起评议:一是,国务院11月8日发布《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防止“以权压法”、“以言代法”,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