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定金是履行合同的一种担保形式,具有担保性和惩罚性,它依合同双方的履约行为来最后确定归属。如果合同如约履行,定金就收回或抵作价款;如果合同未能如约履行,就将根据责任处置定金,或是给付定金一方无权收回定金,或是接受定金一方双倍返还定金。违约金分协议违约金和法定违约金。违约金是指  相似文献   

2.
有的学者认为,合同已经解除,一方无权要求对方负担原合同中规定的违约金、定金责任,因为违约金与定金条款均为原合同的一部分,不具有独立性,原合同被解除而终止,则违约金、定金条款亦随之终止,因此不能要求对方承当违约责任,只能追究缔约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3.
谢鸿飞 《法学》2023,(3):83-98
定金在我国交易实践中的重要性与其在理论上的受关注度不成比例。定金不是物上保证,也非独立的金钱担保,它和违约金均为债权的一般担保。定金责任作为违约责任方式的定位,为法律调控定金责任提供了逻辑前提。定金的固有功能决定了定金责任的惩罚性色彩通常比违约金责任更浓厚。我国《民法典》对定金责任的三种适用控制都存在问题:将定金合同定性为实践性合同缺乏理论依据,且实务上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合同标的额20%的上限有时使定金责任对违约补偿不足,有时又远高于违约损失;仅适用于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根本违约行为也与契约自由扞格,亦无法与定金的现代运用场景相匹配。定金与违约金功能的高度相似性决定了定金责任应类推适用违约金酌减规范。定金、违约金等违约赔偿约款确定的是第二次合同义务或转化义务,而非违约责任,通过惩罚性赔偿法定原则可限制其惩罚性,由此可统合各类违约赔偿约款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4.
违约金、定金、损害赔偿金(简称"三金")在司法实践中起着惩罚违约、最终解决纠纷的关键作用。除当事人之间的特殊约定,目前我国《合同法》对于违约金和损害赔偿金明确为补偿性质。但对定金的性质,法律尚未界定,学者的研究也十分匮乏。而定金性质不清导致了司法适用的不统一,影响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司法公正。文章通过分析实践中的案例;并回顾定金的特征;对比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从而明确定金的惩罚性质以及它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合同仲裁和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违约金能否减免、违约金是累计还是吸收、违约金与定金可否并罚等问题。而欲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首先弄清违约金的性质,澄清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6.
车辉 《河北法学》2000,(5):147-149
定金的担保作用是通过适用定金罚则来实现的,对定金罚则的适用条件该如何准确把握?另外,在适用定金罚则时能否与违约金或赔偿金并用以及该如何正确理解合同法第116条是本文着重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法律咨询     
如何选择适用违约金和定金?律师同志:赵某于2005年10月9日从一家房地产商处购得一套商品房,双方签订了合同,合同约定2006年4月正式交付住房,如一方违约应按房价的30%支付对方违约金。赵某在签订合同时按约支付了2万元定金。  相似文献   

8.
高怡南 《政法学刊》2001,18(1):33-34
定金的设立是为债的履行而确定的一种担保形式,它是违约金的预付.定金的法律关系的成立依靠定金的实际交付而确立.其标的只能界定为货币,并以最后实际交付时的定金数额来应用定金罚则,它和预付款有着根本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定金、违约金以及赔偿金是实际操作中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定金,是指台同一方当事人为证明合同的成立和保证合同的履行,在合同履行前,预先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相似文献   

10.
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形式主要有继续履行、赔偿损失、违约金、定金等,有时某个违约行为会引起适用两种以上的违约责任形式,此时不同违约责任方式能否并存,是司法实践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合同法企图解决这个问题,但许多规定并不明确,本文拟就不同违约责任方式的竞合适用作一探讨。 一、违约金与损害赔偿金 违约金与损害赔偿金是最常见的违约责任形式。赔偿金具有典型的补偿性质,二者能否并用取决于违约金的性质。关于违约金的性质,各国认识不同,大陆法系国家违约金既具有惩罚性又具有补偿性;而英美法系国家则是补偿性而非惩罚性。…  相似文献   

11.
1996年12月,甲公司与己公司签订了一份“工矿产品购销合同”,合同约定:乙公司(供方)按甲公司(需方)提供的样品,制作1000个文件包,并印上“。。会议”字样,于1997年1月15日前交货,供甲公司在1月15日召开的“。。会议”(为期5天)上田发用;供方每晚交一天货应支付违约金1000元;合同总价款为23000元.甲公司支付定金10000元后合同生效。后来,乙公司因原料短缺无法交货,甲公司邀于2月15日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依照合同支付逾期30天(1月16日~2月14日)的违约金30000元,并双倍返还定金计20000元。而乙公司对违约金和定金数…  相似文献   

12.
三、合同与担保问题《经济合同法》所规定的担保措施包括定金、违约金、保证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要把合同法规与《民法通则》的规定协调起来,增加抵押权等担保物权的内容,二是要把《经济合同法》已规定的担保措施加以充实,使之更加具体。本文仅就司法实践中反映较多的定金和保证制度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许德风 《法学》2024,(4):110-123
与合同中的本给付义务不同,支付违约金的义务系因违反本给付义务所产生的次给付义务。出于对意思自治的尊重,裁判者在判断应否酌减违约金时,应首先区分本给付义务与次给付义务,避免干涉当事人经充分协商后所达成的有关本给付义务的约定。酌减违约金的最终目的在于贯彻公序良俗与诚实信用等原则,维护合同公正。在具体判断标准上,应对合同进行体系解释,充分考虑违约金约定与合同其他条款的关系,维护非违约方关于合同履行的全部合法利益,对超过本给付义务总额的违约金和不区分情形一揽子适用的违约金给予特别关注。私法并不当然排斥惩罚,在确定违约金应否酌减时,裁判者既应维护合同公正,也应重视违约金预防、惩罚违约行为及鼓励守约的社会功能。对于法律特别允许的惩罚性措施如定金约定等,原则上不应干涉或调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金钱赔偿的角度论述了<合同法>第112条规定的赔偿损失、114条规定的违约金、 115条规定的定金的性质。并对以上三种金钱赔偿方式在实践中如何适用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5.
甲、乙双方签订了四百万条麻袋购销合同,总金额七百九十二万元。需甲方预付定金二万元。合同规定,如一方违约处以金额百分之一的违约金,该合同并经过公证机关的公证,为有效合同。结果供方乙到期无货可供,造成违约,甲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一、终止合同履行;二、乙方双倍返还定金两万元;三、按合同约定,由乙方偿付违约金七万九千二百元。  相似文献   

16.
论点摘要     
《中国审判》2010,(2):89-89
目前,发放VIP购房卡成为开发商促销商品房的重要手段。认购人按照开发商要求交纳一定数额的“诚意金”后即可获得VIP购房卡。从而可获得优先购房权和房价优惠。“诚意金”的性质如何认定?是定金?订金?还是违约金?  相似文献   

17.
私法自治要求尊重违约金约定的效力,违约金的预定特征又决定了债务人保护的必要性,因此,违约金司法酌减规则的价值基础在于平衡自治和公平。相应地,司法酌减规则属于强制性规范,适用于各类违约金,对失权约款和违约定金亦有类推可能。我国法上司法酌减之启动以债权人申请为必要,但释明规则的过分运用会冲击其处分主义立场。实际损失作为综合衡量的基础,应理解为违约造成的损失,包括预期利益,强调预期利益有助于重视当事人约定违约金的具体意图。考量合同履行情况和当事人过错程度,有益于对部分履行的酌减问题作一体规制,也便于处理故意违约与有过失等情况。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可以促进司法酌减规则与其他规范群的沟通,兼顾个案中有评价意义的其他客观情事。直至法庭辩论终结前的相关因素均应纳入考量,当事人就酌减与否或酌减多少之主张所涉情事各自承担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18.
经济合同的担保,是经济合同当事人按照法律规定或约定,为了保证经济合同的履行所采取的一定法律形式和手段。经济合同的担保也是我国债权担保的主要内容。我们国内和涉外的经济合同法和有关实施条例,除规定违约金之外,还明确规定了定金、保证、抵押等担保形式。按我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九条的规定,我国债权的担保有保证、抵押、定金、留置等四种形式。这些法律规定,对促进经济合同当事人自觉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起了一定的保  相似文献   

19.
浅论定金     
定金制度是一项古老的民法制度。早在罗马法中,就有关于定金的规定,罗马法学家把约定定金的从合同分为不完全定金附约和完全定金附约。前者指定金给付方可以通过牺牲定金,摆脱债的关系,即后来的解约性定金;后者指定金的收授,是合同存在的证据,这便是后来的证约性定金。定金制度经过上千年的沿革,不断丰富,日臻完善。定金制度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当然在于经济生活的需要,而其直接原因则在于定金制度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定金制度与抵押、保证同为有效的债的担保制度。但定金作为担保制度,较抵押制度节约、方便和安全,因为定金交付的主要是金钱,  相似文献   

20.
关于违约金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长期以来,我国民法学理论沿袭苏联民法的观点,认为违约金既是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又是担保债务履行的方式。我国《经济合同法》及随后颁布的一系列与之配套的合同条例按照这一理论确立了赔偿性违约金与惩罚性违约金、法定违约金与约定违约金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