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目前尚未见有关比较农村与城市青少年犯罪特点的报道,本文就此作一初步探讨。方法将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农村与城市违法青少年案卷资料逐一登记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多项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除了在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外,农村与城市青少年犯罪司法鉴定临床特点存在多处相似点。结论除了社会心理因素,生物医学因素也是引发农村和城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在一些地区青少年犯罪现象呈现出日渐恶化的趋势。不久前,笔者走访调查了 Y 市少年管教所,调阅了近百份少年犯罪档案,发现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有两大特点:一是犯罪年龄越来越小;二是恶性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剖析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除了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外,不良家庭因素是导致  相似文献   

3.
赵文婧 《法制与社会》2012,(34):288-290
作为当代中国犯罪比例最大的青少年犯罪是近年来所有犯罪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严重,性质恶化速度极快、类型也有所增加、犯罪手段的残忍程度不断升级,其趋势让人担心。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论述:简介青少年犯罪的特点、现状以及趋势;简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包括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最后,重点论述青少年犯罪的三种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存在诸多容易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不良因素,青少年犯罪的形势依然严峻。作为新兴制造业城市的代表,东莞独特的经济结构和人口构成使其青少年犯罪在数量、主体、类型等方面具有明显特征。"东莞式"青少年犯罪既有着青少年自身原因,也有着家庭与学校教育缺位以及不良文化冲击的影响,更有着产业结构形成的外来人口盲目涌入而造成的城市不适应性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聋哑青少年犯罪现象越来越多,严重地危害到社会治安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对聋哑青少年犯罪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对其犯罪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提出了预防和减少聋哑人犯罪的措施,希望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性的一大严重社会问题,而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除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直接关系外,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外界因素有重要关系。因此,如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我们所要面临的大事。本文将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青少年的犯罪成因、如何控制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王锐 《行政与法》2014,(1):109-114
转型期的中国各种社会矛盾十分突出,刑事犯罪呈动态化和复杂化态势,其中新生代农民犯罪问题备受社会关注.闲散青少年群体、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群体、流浪乞讨青少年群体、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被列为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如何促使其市民化是防控青少年犯罪的关键点.本文拟就青少年犯罪尤其是“新生代农民”违法犯罪问题进行社会归因研究,结合犯罪心理学、社会学、治安管理学等理论,就防控青少年犯罪以及如何促使其顺利完成城市社会化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范雯雯 《政府法制》2012,(28):46-47
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存的“三大公害”之一。青少年犯罪现象因为其对社会的危害性和巨大影响,一直是社会研究的重点,而青少年犯罪则更成为其中的一个重中之重。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正日益突出,犯罪率上升,主体低龄化、扩大化,犯罪现象复杂化、智能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分析其原因,有青少年自身的年龄特点、心理因素等个人原因,也有自身之外的原因,如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学校教育的缺失、家庭的因素等。而在这诸多原因中,家庭因素是最直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期。由于地区性的经济差异。大量外来青少年涌入大城市,成为“城市边缘青少年”,而城市的基础管理能力弱化,公共文化建设、教育资源不能满足每个青少年的需求,以及外来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城市就业困难等因素,使一部分追求物质享受的外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然而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法》中保护未成年人权益、预防朱成年人犯罪的条款是否适用“城市边缘青少年”?我国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针对“城市边缘青少年”是否有效、可行?笔者建议:首先政府应当建立专门的预防犯罪机构,组织、协调“城市边缘青少年”预防犯罪问题;其次增强基层社会营控力度和广度,将“城市边缘青少年”纳入所在地社区管理。同时政府投入资金。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保障基础教育,解决“城市边缘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再是加强城市人口调控,优化城市人口结构和素质等措施,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0.
《犯罪研究》2009,(5):21-26
时代高速发展的今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同时,城市犯罪率也节节攀升,而其中犯罪更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犯罪年轻化问题,特别是青少年犯罪,严重威胁了我国的正常运行,具有不可预计的潜在危害性,急需政府采取失当行为应对。究其原因,除了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外,更涉及社会制度、家庭管理和个人素质等各个层面的原因。政府在面对犯罪年轻化问题时,可通过完善社会制度、改善社会风气、强化各方监督体系等方面加强管理,以减少青少年犯罪为突破口,达到从源头上控制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罗锋 《法学研究》1986,(2):75-78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是研究青少年犯罪的首要问题。青少年犯罪的新特点是指近期青少年犯罪表现出的具有时代性的特征,本文拟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新特点作概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正> 目前,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激烈变动,农村青少年犯罪问题较为突出,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动向。深入研究和认识这些新特点与新动向,对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农村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发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农村社会结构中变动最快的是经济结构。农村实行承包,打破了原来的经济生产单位。生产力发展了,青少年犯罪亦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如盗窃生产资料——大牲畜、拖拉机、农船;故意毁坏他人承包的庄稼、山林;由邻居纠纷、土地纠纷而引起的犯罪增加;与本人的专长有联系的个体户、专业户的犯罪突出。比如,据调查浙江平阳县1984年提起公诉的犯流氓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我国青少年教育和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较低的。但是,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不仅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也给青少年自身和家庭带来灾难和不幸,这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对青少年犯罪的成因、特点进行了调查,对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些对策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当前,青少年…  相似文献   

14.
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促使当前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发生。青少年网络犯罪具有青少年网络犯罪者上网操作能力娴熟、网络犯罪几乎没有罪恶感以及网络犯罪强大的破坏性等特点。导致青少年进行网络犯罪的原因有青少年特殊年龄段的因素、自身的主观因素以及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应该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强化法制观念、丰富课外文化生活,加强课外指导和教育、切实加强技术手段,严格控制不良信息源头、完善网络管理,开辟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站以及建立健全网络法律体系,使青少年网络犯罪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一直是广受国内各方关注的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与我国国情相符的特点和趋势,应当引起重视。本文着重分析了社会中的竞争所引起未成年人主客观环境的种种变化,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并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杨春兰 《法制与社会》2010,(35):379-380
近年来,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注目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不仅人数增多,而且涉及面广,青少年犯罪已被国际社会列为世界第三大公害。我国青少年犯罪一直就是一个比较严峻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以及与之相伴生的失业、教育产业化、贫富差别悬殊等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寻觅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络时代在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由于不良信息等因素的影响,为社会增添了诸多不安定因素,与网络有关的青少年犯罪问题越来越突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必须对与网络有关的青少年犯罪进行严厉的控制和打击,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文将对与网络有关的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通过法律途径对青少年网络犯罪进行控制的方法,避免和减少与网络有关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产生。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除了具备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一般特征外,在犯罪主体、组织形式、犯罪行为方式、非法控制程度、经济实力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成因,除了犯罪主体的个人原因外,主要是由于在社会转型期,留守儿童存在社会化障碍,社会闲散人员的文化生活匮乏,弱势群体的广泛存在、利益主体的多层次性导致价值观多元化;同时,国家机关公信力下降,社会管理出现局部缺失,这些现象刺激了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武晓妍 《法制与社会》2010,(33):294-294
近年来我国女性犯罪比率逐年上升,而女性犯罪的主体多为农村女青少年,其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犯罪手段较隐蔽,而且犯罪类型与地区经济状况有关等特点。我国女性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探讨其预防对策的时候,即应从提高其自身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方面着手,又应从客观上,全社会共同努力,尊重女性、保护女性,主客观共同预防女性犯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关系到社会治安的稳定和国家民族的未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也在逐渐增多,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犯罪方式成人化、犯罪手段残忍化的趋势日益突出。作者针对青少年自身特点、结合犯罪现场勘查和检验,如何分析判断是青少年作案,为破案指明侦查方向进行了总结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