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批评的境界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要使这个武器"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真诚。就是提意见、指出缺点和不足要真实,出发点要正确,与人为善,批评目的是为了改正错误、做好工作。但有的人在批评别人时存在"不真诚"的现象,出发点不正确,不是为了帮助别人,而是纠结于个人恩怨,泄私愤,故  相似文献   

2.
有的单位在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一些同志总喜欢习惯性地强调一句:"以上讲的这些问题,对事不对人??"对"对事不对人"这句话有个怎样理解的问题。如果理解正确,就能在批评中产生积极的作用,反之就会在批评中产生一些负面作用。"不对人"容易造成思想松懈麻痹。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各级党组织中,“批评难”的问题普遍存在。一是不愿批评。我们许多党的干部、党员,在原则问题上不愿表态,和稀泥。对自己的问题藏藏躲躲,讳疾忌医。二是不敢批评。有的单位和同志,口头上提倡,实际不敢较真。或轻描淡写,不痛不痒;或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或转弯抹角,如入迷宫;或模棱两可,不知所云。批评与自我批评名存实亡。三是不会批评。要么抓不住问题的关键,鸡毛蒜皮,恩恩怨怨,乱扯一通;,要么简单粗暴,动辄上纲上线,乱批一通。  相似文献   

4.
<正>平日里,常能见到这样的情形:上下级之间、党员干部之间开展相互批评时,有些人总爱作这样的"告示":"我的批评是对事不对人的。"乍听,这话似乎没有错。然而,细细琢磨,这话似乎只说  相似文献   

5.
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法宝,也是搞好“三讲”教育的有力武器。可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开展起批评和自我批评来却非常难。批评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冷冷清清,不愿批评。一些单位在总结工作、评选先进时总是热热闹闹,可开展批评却是冷冷清清。有的领导干部遇到不利于工作、有悖于团结的人和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愿去批评。 二是患得患失,不敢批评。在错误面前,怕字当头,畏首艮尾。批评领导怕打击报复,批评同级怕影  相似文献   

6.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谈批评是一门艺术,批评要讲究灵活与方式,不要太直白。我认为,批评固然要讲艺术、讲方式,但讲艺术并不意味着可以丧失原则。特别是支部成员间“绕弯子”的批评,不是爱护同志的做法,严重地讲是对那些有错误、有缺点同志的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7.
正"鞭打快牛"是民间的一句俗语,讲的是"快牛"干活快还要挨打,"慢牛"磨洋工却不挨打,最终"快牛"觉得太不公平脱犁而逃。现实中,有的单位也存在这种"快牛""慢牛"现象:干活多的人往往出错的概率也大,就容易受到批评或处罚;干活少甚至不干活的人几乎不出错,也就不会受到批评或处罚,久而久之,不但消磨了认真做事人的激情,还带坏了单位的风气。这种不良习气也成为当下一些人不作为、慢作为、假作  相似文献   

8.
正"耳根子软"是个贬义词,多用于批评人无主见。人们都知道耳根子软不可取,自己说了算才荣耀。为什么还是有人无主见呢?这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有人想自作主张,但是拿不出主意,只好听别人的;有人有自己的想法,但这想法是否正确、可行,不敢肯定,别人有点异议,就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耳根子软不为人赞赏,特别是当领导的,更为人轻视。那么,"耳根子硬"好不好呢?虽然有的名人、成功人士表示:"我这个人就是耳根子硬",不在乎一些  相似文献   

9.
正黑龙江省交通部门本打算除夕那天,免收省内高速费,但因为某东部地区同行说"黑龙江的做法是不讲政治",最终作罢。"不讲政治",这可是很大帽子,绝不是小事哦。最早的"不讲政治"是在1953年6月,时任组织部长饶漱石批评薄一波主持的财政部,说:"财政部不讲政治,没有政治,有财无政!"当时财政部为什么被批得这么重?  相似文献   

10.
<正>在工作中,一些人常用"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来引导和劝慰别人以此处事待人,搞好团结。乍一看字面,觉得言之有理,细细推敲这句话,有失偏颇。班子建设也好,个人从政也罢,不仅大事要讲原则,小事也要"讲原则"。"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是希望人们在原则问题和大事情上,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个人要以大  相似文献   

11.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永葆先进性的有效途径,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体现。然而,一个时期以来,不讲原则,放弃批评,取消斗争,以牺牲党的原则换取一团和气,历来为我们党所反对的“好人主义”,在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中挥之不去,时时在危害我们的事业,处处在腐蚀党的肌体,成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大敌。为此,各级领导者应该认清“好人主义”的表现、本质和危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一是要认清“好人主义”的三副面孔在官场上,“好人主义”的面孔是多变的,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有不同…  相似文献   

12.
论批评     
正批评是一种分析优点和缺点,评论是非与好坏,并以此帮助他人纠正错误的行为。开展健康的批评,一要讲原则,二要讲艺术,三要有氛围。讲原则敢于批评古人讲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讲忠言逆耳。为了别人的利益,冒着得罪别人的风险,去批评更乐意接受赞美的别人,首先需要批评的勇气。对组织负责,把个人得失放在一边。现代人大多生活和工作在某个组织之中,组织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不能顾虑  相似文献   

13.
一个时期以来,不讲原则,放弃批评,取消斗争,以牺牲党的利益以换取一团和气,历来为我们党所反对的好人主义,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挥之不去,时时在危害我们的事业,处处在腐蚀党的肌体,这个现象很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4.
<正>狠刹"四风"起到了正风肃纪、固本清源的效果。然而,一些干部面对"新常态"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或是感叹"为官不易",或是抱怨"官不聊生"。有的甚至以"多干多错"为借口玩起"大撒把",以"束手束脚"为理由赌气"撂挑子",不敢担当、不肯负责、不愿碰硬等"为官不为"现象有所抬头,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亟需治理。一、"为官不为"现象的症状表现"为官不为"是个老问题。面对驰而不息的作风建设、清风劲吹的政治生态,少数干部又给"为官不  相似文献   

15.
正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内容的民主生活会在各地如火如荼展开。批评终归是批评,不管是"避重就轻",还是"似曾相识",总还是能听到一些平时听不到的实话。比如,有人提出"当了一把手,脾气也大了",对于地方官员而言,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据说,这句话来自  相似文献   

16.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然而。现在一些领导在管理党员干部时,却靠“哄”。例如,见工作积极性不高,便多发奖金或物品;有人闹情绪,便在酒宴上推杯换盏安抚一番。还有,不愿在这儿干了,换个更好的地方;嫌官小了,抓紧提拔。评先进时,怕闹矛盾,就来个轮流坐庄,人人有份。  相似文献   

17.
正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经历了一次严格的党内生活和党性锻炼,为建立和完善党内政治生活长效机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破除思想障碍。批评难,主要是思想认识问题。一些党员干部不愿、不懂、不会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存在"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的顾虑。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把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放在  相似文献   

18.
在基层支部走访,发现一些怪现象:在一些单位中,群众有了烦恼或心里话,愿意向个人诉说,而不愿向党组织讲;个人入党、获奖或提职后,只是谢党组织个别负责人,而不是由衷地感谢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分析其原因,我认为是有的人把自己的进步仅仅看成是某个支部领导使了劲儿,把感恩记在了个人头上。也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把党组织赋予的权力,当作捞...  相似文献   

19.
呼唤批评     
一个时期以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批评被疏远了,批评的声音弱化了。有的人不愿批评,有的人不敢批评,有的人拒绝批评。批评尚且不易,自我批评就更难了。批评之难,原因何在?一是认识偏差。有的同志片面地认为,批评是运动、斗争的手段,现在不灵了;有的消极接受“文革”教训,既担心接受批评挨整,又担心开展批评被说成整人。二是“怕”字当头。批评上级,怕惹出麻烦,丢了位子;批评同级,怕影响关系,伤了感情;批评下级,怕失去人缘,丢了选票;批评别人,怕连带自己,引火烧身。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三是庸俗世故。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是非面前不开口,矛盾面前绕道走。四是口是心非。嘴上欢迎批评,但一动真的,马上改变面孔,心怀不悦,要么强词辩解,反唇相讥;要么心存芥蒂,耿耿于怀。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通报中不难看出,一些党员干部忘却了"我是组织的人"。有的对组织决定不执行、软抵抗,有的对组织原则不遵守、搞变通,有的对组织生活不上心、不参与。更有甚者,将"我是组织的人"异化为"我是有组织的人",打着组织的旗号谋取私利。这些都根源于没有厘清"我与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